兩個人從相遇到相知,彼此熟悉后對雙方感覺都不錯。就會選擇以婚姻的形式在一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的感情不能夠維系兩個人在一起的關系時,這時就會選擇離婚。那離婚后怎樣不承擔債務都有哪些法律依據呢,下面小編就為你進行解答這類離婚問題。
一、根據《婚姻法》第19條第3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19條第3款情形除外。
二、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這實際上是為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確定了一條標準——該筆債務必須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實踐中,經常發生夫妻一方頻繁發生借款行為揮霍一空但另一方卻毫不知情,或者夫妻一方在提起離婚訴訟之前故意發生借款行為,以期通過離婚時對方償還部分欠款來獲取不正當利益等情形。如果一概將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發生的借款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而判決由雙方共同償還,顯然有悖法理,因此法院在處理婚姻期間的借款時,都會審慎地審查該債務發生的時間、原因以及用途,從而確定該筆債務的性質,最終判定債務的承擔者。
現實生活中,有些夫妻為避免婚姻生活中可能發生的某些糾紛,在結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對財產實行約定財產制,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AA制,約定個人財產和所負債務均與對方無關。現實中當事人出于種種考慮,往往將這種約定停留于口頭上,而不會簽訂書面的關于夫妻財產的協議。一旦發生訴訟,由于法律規定夫妻財產混同,法官往往會以沒有書面的婚內財產約定協議為由,不認可當事人之間存在這種約定。因此,法官提示,夫妻雙方如果對婚前或婚內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的,應當及時簽署書面協議,避免日后可能發生的不必要的紛擾。
以上的幾種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只要大家能夠證明產生的債務是由一方進行使用或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可以向有關機關和人民法院提出申請。大家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
離婚法律咨詢中最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手寫的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年最新離婚訴訟的收費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酒駕撞車逃逸怎么處理
2021-01-12批準環境影響報告書需要些什么步驟
2021-03-06什么是勞動監查,勞動監察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31公司調崗員工不同意解除合同可以索賠嗎
2021-03-22盜用他人攝影照片屬于侵權嗎
2021-03-26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