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是指贈與人把自己的東西的所有權無償的轉移給受贈人,受贈人接受下的一種行為。這樣的行為實質上是一種財產所有權的轉移。常理來說贈與這一行為一般都要通過法律程序的要求來完成,即簽訂《贈與合同》(當然也有口頭合同或是其它形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章的規定 ,《贈與合同》(contract of gift)是指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不求回報的贈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贈與人的財產的一種合同,是標準的一種無償合同。《贈與合同》可以發生在多種不同的關系上,比如個人對國家機關、個人對企業公司等事業單位、個人對社會團體、企業公司等事業單位對國家機關等等不同個體上可以相互作用。贈與的財產不只局限于財產所有權的轉讓移交,如房地產抵押權、益物權等的這些權力也可以作為贈與物贈與給受贈人。《贈與合同》具有以下這些特征:
(1)《贈與合同》時轉移財產權時使用的一個合同。在《贈與合同》中,贈與人把他所享受的所有權的財產不計報酬的送給受贈人,這樣受贈人就有這個財產的所有權。
(2)《贈與合同》是一個單務合同,即受贈人享受權力而不用盡義務而贈與人要盡義務卻不想有權利的一種合同。但是在有附義務的贈與合同中,受贈人要盡合同簽訂的義務后才能享有獲贈權力,否則贈與人有權利把贈與的權力收回。但是一般來說,附義務合同中的受贈人義務往往小于獲得的權力。
(3)《贈與合同》是一個無償的合同。受贈人不用盡義務就是這種合同最主要的特征。受贈人得到財產的同時不用回報贈與人,贈與人也不能要求受贈人回報他。
(4)贈與合同同時擁有諾成合同跟實踐合同的雙重特點。一般來說,贈與合同在受贈人同意的那刻起就生效了,這就是為什么贈與合同有諾成合同的特點。但公民之間有時候會簽訂帶有附義務或特殊條件規定的受贈合同,這樣贈與合同就可以在受贈人執行義務或受贈條件后才生效,所以贈與合同又有實踐合同的特點。
“撤銷”,指撤退銷毀,主要偏向于把一個東西銷毀了。一般是指針對組織結構、組織行為這類的銷毀。隨著生產活動的精細分工誕生出很多資質證書、資格證書以及評價證書,針對這樣的證書、證件等,“撤銷”的含義即法律機構單位取消了對其所發放的證書、證件等有法律效用的行為,即所持證書證件再也沒有法律支撐。
贈與人在把財產所有權贈送給受贈人之前有權力可以對其贈送權力進行撤銷。根據《合同法》第192條的規定,如果有以下情況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1)受贈人嚴重侵害了贈與人或其親屬的人身權益。
(2)受贈人拒絕依規定執行在帶附義務合同中其所應盡義務,這時贈與人有權利收回贈與。
撤銷贈與的條件是什么
撤銷贈與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撤銷贈與合同的條件是什么?享有撤銷權的主體是哪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先訴抗辯權
2020-12-15農民在城市打工車禍致殘殘疾賠償金怎么算
2021-01-06冒名頂替勞動仲裁會受理嗎
2021-03-21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主合同到期后還能簽擔保合同嗎
2021-03-22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員工受傷申請調崗可以嗎
2020-12-01保險公司的拒保問題有什么原因
2021-01-14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