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廊坊律師 張家港律師 張家口律師 香港律師 興山區(qū)律師 古塔區(qū)律師 臨漳縣律師 綏濱縣律師 凌河區(qū)律師
很多人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都會遇上前后合同簽訂的情況。那么前后兩份合同的效力該如何判定呢?后協議的履行會解除前協議嗎?問題的答案不是完全絕對的,在不同情況下有不同的解答,律霸小編通過解讀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你準備了以下介紹內容。
一、前后合同效力,以哪份為準
1、如果后一份合同是前一份合同內容的補充的話,往往我們將后一份合同認為是前一份合同的補充協議,此時,只要內容不沖突,那么兩份合同都是有效的。如果有沖突的話,則一般是以后一份合同為準。
2、原則上,在存在前后合同的情況下,我們都是要根據協議內容確定,一般以在后合同約定為準。
二、合同無效的情況
(一)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
(二)合同無效五種情形解讀:
(1)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之規(guī)定,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詐人因欺詐行為發(fā)生錯誤認識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礎上產生的。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9條的規(guī)定,所謂脅迫,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相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脅迫也是影響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條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損國家利益時,該合同才為無效。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謂惡意串通,是指當事人為實現某種目的,串通一氣,共同實施訂方合同的民事行為,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損害的違法行為。
惡意串通而訂立的合同,其構成要件是:
1、當事人在主觀上具有惡意性。即明知或者知其行為會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損害,而故意為之。
2、當事人之間具有串通性。串通是指相互串連、勾通,使當事人之間在行為的動機、目的、行為以及行為的結果上達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實現。在實現非法目的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后,當事人約定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實施該種合同行為。
3、雙方當事人串通實施的行為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惡意串通的結果,應當是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損害。法律并不禁止當事人在合同的訂立和履行中獲得利益。但是,如果雙方當事人在謀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時而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的時候,法律就要進行干預。
惡意串通所訂立的合同,是絕對無效的合同,不能按照《合同法》第58條規(guī)定的一般的絕對無效合同的原則處理,而是按照《合同法》第59條的規(guī)定,將雙方當事人因該合同所取得的財產,收歸國有或者返還集體或者個人。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也稱為隱匿行為,是指當事人通過實施合法的行為來掩蓋其真實的非法目的,或者實施的行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內容上是非法的行為。
當事人實施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當事人在行為的外在表現形式上,并不是違反法律的。但是這個形式并不是當事人所要達到的目的,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圖,而是通過這樣的合法形式,來掩蓋和達到其真實的非法目的。因此,對于這種隱匿行為,應當區(qū)分其外在形式與真實意圖,準確認定當事人所實施的合同行為的效力。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訂立的合同,應當具備下列要件:
1、當事人所要達到的真實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須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規(guī)所禁止的;
2、合同的當事人具有規(guī)避法律的故意;三是當事人為規(guī)避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而采用了合法的形式對非法目的進行了掩蓋。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規(guī)無明確規(guī)定,但合同又明顯地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時,可以適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條款確認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約目的、訂約內容都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合同法解釋》第4條明確規(guī)定:“合同法實施以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為依據。”
需要說明的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的合同,當事人在主觀上是故意所為,還是過失所致,均則非所問。只要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則就確認該合同無效。
上述內容是律霸小編對于“后協議的履行會解除前協議嗎”這一疑問的解答,綜上可知,一般來說,如果后協議的對前協議的補充,則兩份協議都有效,如果兩者有沖突,一般以后協議為準,所以根據具體情況有不同的裁決,如果您遇到困難,我們的專業(yè)律師隨時為您提供幫助。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泉州律師。
勞動合同補充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協議書內容有哪些?
解除合伙協議糾紛要如何規(guī)避?
沒簽時間的協議能隨時解除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務派遣合同必備知識
2020-11-14公司減資退股需要簽訂協議嗎
2021-01-28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對撤訴法院如何處理
2020-11-21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女職工哺乳期能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25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入職被發(fā)現畢業(yè)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試用期的特殊規(guī)定有哪些
2021-03-06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