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三)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十六條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追繳等措施的;(二)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罰金、沒收財產已經執行的。
第二十八條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下列規定處理:(一)處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征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返還財產;(二)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造成財產損壞或者滅失的,依照本條第(三)、(四)項的規定賠償;(三)應當返還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四)應當返還的財產滅失的,給付相應的賠償金;(五)財產已經拍賣的,給付拍賣所得的價款;(六)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七)對財產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986年4月12日)
第一百二十一條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一百三十四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賠償損失;(八)支付違約金;(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賠禮道歉。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派出所能隨便抓黨員嗎
2021-01-04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