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1988年4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號公布
第一條為了擴大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促進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以下簡稱外國合作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以下簡稱中國合作者)在中國境內共同舉辦中外合作經營企業(以下簡稱合作企業),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外合作者舉辦合作企業,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在合作企業合同中約定投資或者合作條件、收益或者產品的分配、風險和虧損的分擔、經營管理的方式和合作企業終止時財產的歸屬等事項。
合作企業符合中國法律關于法人條件的規定的,依法取得中國法人資格。
第三條國家依法保護合作企業和中外合作者的合法權益。
合作企業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不得損害中國的社會公共利益。
國家有關機關依法對合作企業實行監督。
第四條國家鼓勵舉辦產品出口的或者技術先進的生產型合作企業。
第五條申請設立合作企業,應當將中外合作者簽訂的協議、合同、章程等文件報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和地方政府(以下簡稱審查批準機關)審查批準。審查批準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四十五天內決定批準或者不批準。
第六條設立合作企業的申請經批準后,應當自接到批準證書之日起三十天內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合作企業的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該企業的成立日期。
合作企業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天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
第七條中外合作者在合作期限內協商同意對合作企業合同作重大變更的,應當報審查批準機關批準;變更內容涉及法定工商登記項目、稅務登記項目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稅務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八條中外合作者的投資或者提供的合作條件可以是現金、實物、土地使用權、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和其他財產權利。
第九條中外合作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合作企業合同的約定,如期履行繳足投資、提供合作條件的義務。逾期不履行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限期履行;限期屆滿仍未履行的,由審查批準機關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中外合作者的投資或者提供的合作條件,由中國注冊會計師或者有關機構驗證并出具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只有份合同法律生效嗎
2020-11-24罰金和罰款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公證過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1-01-11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設執行董事嗎
2020-12-28如何處理非機動車交通事故
2020-12-08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不同之處
2021-01-17行政處罰書下達多久可以執行
2021-02-26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