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滿城縣律師 唐海縣律師 秀洲區律師 斗門區律師 金牛區律師 三水區律師 清苑縣律師
醫患雙方發生醫療糾紛,患者為了避免因對相關法律、醫療程序不了解而損失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多了解在相關醫療糾紛場景下,患者應該如何做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如怎樣在法律有效期內保護證據不受人為的損壞,以及要了解作廢醫療事故相關法律,否則因自己不了解而放棄自己應得權益就太可惜了。下面由律霸小編為大家介紹醫療糾紛訴訟技巧。
患方在糾紛發生后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對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的不良后果的,應立即會同醫方一起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并立即請相關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2、對某些死亡原因不明的案件應在48小時之內提出尸體解剖的申請。
3、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為防止證據滅失或得到其他上級醫療機構診療行為的佐證,應立即轉院。
4、收集門診,急診,住院病史及醫患糾紛相關的其他書證。
5、第一時間復制客觀病史資料(加蓋醫院章并注明復制的頁數)并封存主,客觀病史資料。
6、及時向公安機關或人民法院提起證據保全,調取的申請。
7、及時找尋同病房病友及其陪護人等與患方沒有利害關系的現場證人,保留好他們的聯系方法。
不是醫療事故,也能獲得賠償
構成醫療事故的鑒定不能成為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的理由。
患者在接受診療的過程中,一旦因為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導致生命或者身體健康受到了損害,醫院就應當對患者受到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有時,雖然患者的身體因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受到了損害,但經過醫學會鑒定確又不構成醫療事故。這種情況下,不能因為醫療機構的過錯行為不構成醫療事故,就不對受害人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醫療機構仍應當對患者身體受到的損害承擔醫療過失致人損害的民事賠償責任。
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人的最基本的權利,尊重保護人的權利是我國憲法和法律確定的基本原則。不論什么性質的侵權行為,只要損害了公民的生命、健康,就應當給予經濟賠償,這既是我國法律給受害人最基本的救濟方式,也是憲法中關于保護人的基本權利的具體體現。
在現實的審判實踐中,《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這一條款已因違反上位法的規定而作廢不用了,患者不應輕易放棄維權。
遇到糾紛,切莫隨便簽協議
在處理醫患糾紛的過程中,患者一定要多向專業人士請教,切忌盲目信任,只看眼前一點小利而放棄了更大的權益。拿錢、簽字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因為法律規定,患者一旦在醫方起草的“協議或辦法”上簽字就意味著患者已經對自己的權利義務做出了處分,就不能再反悔了。
雖然我國法律上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訂立時顯失公平的合同和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但是在訴訟過程中要求主張撤銷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也就是要患者拿出證據證明醫方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這往往是無法舉證的。
固定依據,需花銷確定后再索賠
大多數的醫療侵權所造成的損害后果是不適合一次性處理的,損害也不是一次或幾次手術就能治療終結的,患者遭受的損害也有可能是現有醫療技術水平無法治愈的。
這類患者,不宜抱著不切實際的想法,一次性要求醫院賠償幾十萬、上百萬,這在現實中與審判實踐中都是不可能的。這就要求患者對那些醫療尚未終結、損害結果尚不能固定、實際尚未發生的損失可以保留訴權,等產生費用后再行起訴。
再另行起訴,患者必須提侵權訴訟。如果早已超過訴訟時效,必然是敗訴。而通過起訴,雖然表面上看賠不了多少錢,但生效的判決是后面實際發生了后續治療時索賠的基礎,也是法院再次審理時認定侵權事實的依據。
人身損害賠償,起訴的最佳理由
出于訴訟技巧的考慮和對醫療事故鑒定體制的不信任,患者多方放棄作再次鑒定,并于接到鑒定書后向法院提出醫療差錯司法鑒定申請。但辦案法官卻可以案由不能變更為由拒絕司法鑒定申請。
如果當事人是以法律援助緩交訴訟費的方式立案,撤訴不會造成經濟損失。患者切忌以醫療事故賠償為由起訴,除了走彎路加大訴訟成本外一點好處也沒有。
另外,依經驗來看:由于賠償額難以確定等問題,不論醫療事故鑒定結論是否構成醫療事故,都對醫方有利對患方不利。
上述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療糾紛訴訟技巧相關內容。醫患發生醫療糾紛,患者首先應該保存相關就醫及醫患糾紛證據。其次,如果糾紛不構成醫療事故,但因為醫療機構失誤導致患者生命或者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也能獲得賠償。如果起訴,起訴等相關費用需要自己承擔,起訴成功后才能要求對方支付相關費用。其他具體問題,請咨詢律霸的律師。
醫療糾紛訴訟的絕對時效是多久?
醫療糾紛處理要哪些程序?
如何進行醫療糾紛鑒定,要做哪些準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撞死人判刑嗎
2021-01-19開庭前調解對原告有利嗎
2021-03-20向海里傾倒廢棄物需要向哪些單位提出申請
2021-02-05怎么要求產品侵權責任的賠償
2021-01-28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