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樹立全民誠信觀念,努力創建信用城市。誠實信用是安身立業之本,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基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文明的核心,我們要進一步加強信用東營建設,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樹立全民誠信觀念,不斷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遵紀守法意識,使政府成為群眾信賴滿意的政府,企業成為社會公認、放心的企業,個人成為“明理守信”的公民。
(二)強化金融部門內部管理,依法規范信貸活動。一要嚴格貸前審查,依法放貸。信貸人員在發放貸款前,要嚴格執行有關審批和審查制度,切實按照《商業銀行法》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規范貸款行為,提高貸款質量,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還貸能力和擔保人的實際擔保能力及主體資格要認真加以考察,以保證貸款的安全性和按時收回;對確無還貸能力的借款人,決不能盲目采取“以貸還貸”的轉貸方法解決還貸問題。二要加強貸后監督,依法管貸。金融部門發放貸款后,對貸款用途和使用情況要加強監督,防止借款移作它用或用于不正當活動,以保證貸款的使用效益;三要杜絕“三款”現象,抵制行政干預。金融部門要切實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對信貸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強其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意識,從根本上杜絕“人情款、關系款、好處款”現象,對于信貸人員以貸謀私的,要依法予以懲處;同時還要堅決依法自覺抵制行政干預,對行政部門搞地方保護主義,只顧本地方、本部門一時利益,不顧貸款投向和安全性,利用行政命令形式干預金融部門放貸的應堅決予以抵制。四要增強法律意識,依法收貸。金融部門對于借款人貸款到期不還的,應盡早向法院起訴,積極依靠法律手段依法收貸。發生借款糾紛,只有及時訴諸法律,才能避免損失的擴大,同時也便于法院及時采取司法手段解決“收貸難”問題。
(三)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切實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一要加快辦案節奏,認真及時審理好金融部門訴至法院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對借款方主體變更的案件,要依法正確確定承擔還貸義務的主體;要及時運用法律手段,幫助金融部門解決“收貸難”問題。二要加大執行力度,迎難而上,努力多辦案,辦好案。對此類案件的執行,既要緊緊圍繞維護社會穩定這一大局,又要注重社會效益,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執行措施,切實妥善解決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執行難”問題,以維護法律尊嚴,保護金融部門的合法權益。三要結合案件實際積極提出司法建議,幫助金融部門“建制堵漏”,完善信貸制度,規范信貸活動,嚴肅借款手續,以有效地預防和減少此類糾紛的發生。四要選擇典型案件,以案示法,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提高借款人和擔保人依法借款、按時還貸與依法擔保的責任性和自覺性,增強“重合同守信用”意識,從根本上減少此類案件的發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事爭議處理決定適用于什么人事爭議
2021-02-15軍人結婚需要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8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毆打他人怎么處罰
2021-02-25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有產權公寓可以抵押嗎
2021-02-22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