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的異同點
財產的繼承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形式。兩者之間的區別主要是:
一、法定繼承是指按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分配原則進行的繼承。遺囑繼承是指按被繼承人生前所立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繼承其遺產所進行的繼承。法定繼承是按法律規定的范圍、順序來進行的;而遺囑繼承則是按財產所有人生前的意思來繼承的。
二、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根據所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和贍養扶養情況來確定的;遺囑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財產所有人在遺囑中確定的;
三、遺囑繼承人必須是屬于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而法定繼承人不一定都是遺囑繼承人。因為在遺囑繼承中,根據財產所有人的生前意愿,遺囑繼承人既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也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中的若干人。哪些法定繼承人能夠繼承遺產,這要取決于遺囑的內容。
四、我國實行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的原則;也就是說,對公民個人遺產的繼承,如果財產所有權人生前立有遺囑,只要該遺囑是合法有效的,7必須按遺囑繼承,而不能按法定繼承。
案例一:遺囑內容違法財產分割無效。
2005年底,濰坊市有一對老年夫妻,丈夫在臨終前立了一份自書遺囑,主要內容包括:“由長子全權處理自己的后事,所余錢物由兩個兒子平分。住房已經買下,戶主也是本人,我老伴兒對此房只有居住權,可在此居住至終老,房子最后由長子繼承……”遺囑中沒有涉及妻子季某的繼承份額。老伴兒去世后,季某越想越不對勁,找兒子協商重新進行財產分割也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季某訴至法院,要求把住房判歸自己,同時要求將自己與丈夫的共同財產依法分割。法庭上,母親和兩個兒子展開了激烈辯論。季某懷疑遺囑是假造的;兒子則辯稱,父母結婚37年,母親一直沒有工資收入補貼家里,現在的積蓄全部是父親的。但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都不能充分證明自己的主張。法院經過詳細審查,認定原告及被繼承人生前的住房以及名下的存款、國庫券、家具均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共有,而且雙方未就財產問題進行事先約定,因此應屬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據此,法院依法作出如下判決:1、住房產權的一半歸季某所有,另一半歸長子所得;2、被繼承人名下存款的一半歸母親,另一半扣除長子墊付的喪葬費后由兩個兒子平分;3、家中家用電器等物品一半歸季某,另一半由兩個兒子平分。
點評: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把遺囑當作分割家庭財產的重要依據,一般不會發生爭議。即使引起訴訟,法院也會把遺囑作為處理家庭財產繼承糾紛的重要書證來對待。通過確認遺囑是否有效,依法進行審理和判決。本案中,老人臨終前留下了一份遺囑,但遺囑的內容卻違犯了法律規定。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睆倪@一規定可以看出,本案中遺囑的內容顯然侵犯了季某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合法權利,因而這部分內容是無效內容,不具有法律效力。基于此,法院在處理此案時,沒有完全按照遺囑去分割財產,而是在查明這對老夫妻雙方既無婚前財產,又未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約定財產歸一方所有,也無其他財產應當歸夫妻一方的情況下,認定這部分財產屬夫妻二人的共同財產,并用判決的形式依法分割家庭共有財產的一半給原告。這一判決是合法合理的。
在現實生活中,訂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遺囑應當符合四個條件:一是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18周歲以上以及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精神健全的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亦即具有遺囑能力。二是遺囑必須是遺囑人真實意思的表示。也就是要求最終由遺囑表現出來的內容與立遺囑人內心關于財產及相關事務處分的想法相一致。三是遺囑的內容必須合法。如果遺囑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抵觸(包括法律規定的程序),或者根本不符合法律規定,這樣的遺囑就是無效遺囑。如果遺囑的內容部分有效、部分無效,則應按有效的部分進行財產分割。四是遺囑必須符合法定形式。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公民可以采用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五種形式之一訂立遺囑。否則,即使內容合法,遺囑也會因形式不合法而歸于無效。本案中的遺囑即屬于部分無效的遺囑,該遺囑中遺囑人有權支配的只是夫妻共同財產的一半,其余的一半家庭財產依法應歸季某所有,對于季某的這份財產,丈夫在遺囑中無權支配。
遺囑繼承和法律繼承兩者之間的差別是比較多的,例如繼承范圍、繼承份額等等方面的差別。遺囑繼承出現的問題會比較多,法定繼承相對遺囑繼承來說就沒有那么麻煩。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暫住證過期3個月怎么辦
2020-11-14哪些人可以向行政機關要求賠償
2021-01-18認繳期限未屆至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19撤銷仲裁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8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土地流轉主要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26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遼寧房子動遷補償標準
2021-03-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1-01-29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征地補償標準
2021-03-21農村征地補償款怎么分配農民能分到哪些補償
2021-01-13土地征收協議書范本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