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法定繼承人是指在沒有有效遺囑依照法定繼承方式繼承遺產的人。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所謂配偶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與其保持婚姻關系的人,即被繼承人的妻子或丈夫。所謂子女是指與被繼承人有最近血緣關系的直系血親,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撫養義務的,也屬于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與子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父母是子女的在血緣上最近的直系尊血親,對子女的遺產享有繼承權。但是子女被他人收養后,生父母與生子女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隨即解除,生父母和生子女之間,互相不再享有繼承權,父母的范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繼父母。與繼子女形成扶養教育關系的繼父母,對繼子女的遺產享有繼承權,同時對生子女的遺產也享有繼承權。兄弟姐妹之間是血緣關系最近的旁系血親,其范圍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其中繼兄弟姐妹因扶養關系的存在而相互繼承遺產的,不影響兄弟姐妹繼承其親兄弟姐妹遺產的權利。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指被繼承人的二親等的直系尊血親。在所有上述法定繼承人中,我國《婚姻法》又分別將其劃入不同的繼承順序,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第二順序的法定繼承人。被繼承人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存在時,其遺產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或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或喪失繼承權時,第二順序的繼承人方能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主責死亡賠償如何談判
2020-12-23補充協議主體與主合同主體要一致嗎
2020-12-07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否包括拆除建筑物
2020-12-22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幾年的交通事故還能重新訴訟嗎
2021-03-01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