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尹*民
二○○九年一月一日
二○○九年一月一日
第一章
第一條為公正及時處理勞動、人事爭議(以下簡稱爭議),規范仲裁辦案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以下簡稱調解仲裁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本規則適用下列爭議的仲裁:
(一)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之間,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之間,因確認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二)實施公務員法的機關與聘任制公務員之間、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與聘任工作人員之間因履行聘任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四)社會團體與工作人員之間因除名、辭退、辭職、離職等解除人事關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五)軍隊文職人員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之間因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由仲裁委員會處理的其他爭議。
第三條仲裁委員會處理爭議案件,應當遵循合法、公正的原則,先行調解,及時裁決。
第四條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的爭議,或者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優先立案,優先審理。
仲裁委員會處理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應當按照三方原則組成仲裁庭處理。
第二章一般規定
第五條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仲裁;尚未建立工會的,由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產生的代表依法申請仲裁。
第六條發生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請求的,勞動者可以推舉三至五名代表人參加仲裁活動。
第七條代表人參加仲裁的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仲裁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仲裁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工傷認定流程規定有哪些
2021-01-27房屋買賣合同有擔保人嗎
2021-01-19公證在擔保法中的效力
2021-03-19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意義
2021-02-19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輕微剮蹭后逃逸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0-12-23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