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仲裁或裁或訴規定是什么?
經濟仲裁或裁或訴規定是遇到經濟方面的糾紛,可以提起仲裁,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提起仲裁的原則如下所述:
爭議仲裁的調解原則。
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裁決前,可以先行調解,經過調解不能達成協議,應及時仲裁。之所以規定這一原則,是因為爭議的產生往往是雙方當事人對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認識、理解不一致,對爭議事實存在分歧和誤解等,通過宣傳法制、說服教育,疏導協商,爭議事項大都是可以解決好的。同時,調解還具有簡便、靈活、易行、迅速的特點以及緩和、改善雙方矛盾的作用。貫徹調解原則,應注意防止強行調解和久調不決的做法。強行調解違反了自愿原則,久調不決則違背了及時、迅速的原則。
爭議仲裁的及時、迅速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期限結案盡快地解決爭議。貫徹這一原則,是由勞動爭議的特點所決定。勞動爭議與企業的生產和職工的生活密切相關,久拖不決勢必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和生產、生活秩序的穩定。因此,勞動法明確了“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的要求。
爭議仲裁的回避原則。
是指仲裁委員會成員或仲裁員在仲裁勞動爭議案件時,認為具有法定回避情況不宜參加本案審理,或當事人認為仲裁員具有回避情節的,可能裁決不公,都可以申請更換他人,以保證仲裁公正順利進行。是否采取回避措施由仲裁委員會決定。
二、其他方面的原則包括有哪些?
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仲裁委員會由三方代表單數組成,仲裁庭則由三名仲裁員組成,均為多數人組成,難免意見有分歧,而仲裁委員會成員、仲裁員均有平等的表決權,為保證裁決不因少數成員意見的不一而難以作出,故以少數服從多數,簡單多數即可做出裁決。《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三條和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爭議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按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作出仲裁決定。
一次裁決的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每一起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一次裁決即行終結的法律制度。這是針對過去曾實行兩次裁決所存在的弊端而確立的一項重要原則。貫徹這一原則,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得再向上一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第二次仲裁,只能在收到仲裁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仲裁決定書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按仲裁決定履行。貫徹這一原則,有利于及時、迅速解決爭議事項,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仲裁在我們國家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解決爭端的方式,比如說很多經濟方面的糾紛可以通過仲裁法院進行解決,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減少了訴訟活動的產生,當然經濟糾紛也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解決。
勞動仲裁律師費是多少
涉外仲裁裁決的執行主要有什么程序
申請仲裁需要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承諾書怎么寫
2020-12-30醫療事故賠償糾紛
2020-11-24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離婚調解用出示證據嗎
2020-11-14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