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仲裁時效還有訴訟時效對嗎
對,但是我國勞動爭議實行“先裁后審,仲裁前置”制度,即勞動仲裁是訴訟的必經前置程序,這意味著,如果確已喪失了仲裁時效,那么即使進入了訴訟程序,也喪失了勝訴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三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勞...
勞動爭議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一、勞動爭議申訴時效怎么算 一般人都知道勞動爭議的申訴時效是一年,即《勞動法》第82條所劃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但怎樣理解“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題...
勞動爭議工傷賠償仲裁時效的問題有哪些
目前我國對工傷賠償仲裁時效的有關規定 我國先后制定的有關勞動方面的法律,對仲裁時效期限的規定措辭有所不同。 1、1993年7月6日國務院頒布的《企業條例》第23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工傷索賠的常規程序
工傷索賠的常規程序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等法規的規定,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就工傷發生爭議,要想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必須先申請工傷認定,而認定工傷的前提必須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認定工傷后,還需要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最后職工才能提起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待遇。提...
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一、關于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問題1、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從何時起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由此可見,仲裁時效應從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打勞動爭議官司的技巧
如今,隨著法律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勞動者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由于許多勞動者對勞動法律法規知識缺乏全面的了解,又沒有訴訟經驗,所以往往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權益。筆者通過以下幾個案例,給勞動者提個醒兒:打勞動爭議官司要講究技巧。技巧一:慎重提...
手受傷單位可以隨便辭退嗎
章-強2006年來南京打工,當年10月開始,一直在南*達其貨架制造有限公司從事貨架沖壓工作,單位的工資也正常支付。這樣的狀態一直延續到2008年1月23日,章-強在工作時左手受傷,傷好后已不能勝任原工作,這時單位表示不能再用他了,理由很簡單:雙方沒有簽訂過任何書...
國際商事仲裁裁決撤銷制度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有人認為,在國際商事仲裁中,由于仲裁地選擇的隨意化,由仲裁地法院撤銷仲裁裁決的程序已無存在必要,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原因主要是,仲裁裁決撤銷程序和裁決的承認與執行程序,兩者的功能不一樣,前者是對雙方當事人的主動救濟,而后者只有在勝訴方啟動裁決的承認與執行程序時,敗...
工傷鑒定的流程有哪些
工傷鑒定的流程有哪些工傷鑒定什么的流程有哪些第一步,工傷認定程序,從工傷發生之日起,一般骨折大約為3個月。1.發生工傷后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的,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