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合同監(jiān)督條例
(2009年9月25日貴州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合同指導服務
第三章 合同監(jiān)督
第四章 格式條款監(jiān)督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合同監(jiān)督,規(guī)范合同行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qū)域內的合同指導服務、合同監(jiān)督和合同違法行為查處活動,適用本條例。
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合同以及勞動合同的相關活動,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和推進合同信用制度建設,督促合同當事人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公德。
第四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法律、法規(guī)和本條例規(guī)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履行合同監(jiān)督職責。
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國資、交通運輸、財政、農業(yè)、質監(jiān)、通信、金融監(jiān)管等有關部門應當分工負責,相互配合,共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第五條 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有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合同違法行為。
第二章 合同指導服務
第六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供下列合同指導服務:
(一)宣傳有關合同法律、法規(guī);
(二)指導法人和其他組織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組織培訓合同管理人員;
(三)指導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四)依申請調解合同糾紛。
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職責范圍內提供合同指導服務。
第七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職責范圍內向社會提供下列信息查詢服務:
(一)工商登記注冊基本情況;
(二)合同示范文本;
(三)經備案的含有格式條款的合同樣本;
(四)動產抵押及股權質押登記情況。
前款規(guī)定的信息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的,不得披露。
第八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積極推進經營者誠信建設,組織開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動,建立健全企業(yè)信用信息歸集披露制度。
第三章 合同監(jiān)督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過程中,有下列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予以查處:
(一)以賄賂、欺詐、脅迫手段侵占國有資產的;
(二)惡意串通侵占國有資產的;
(三)以低價折股、轉讓等方式侵占國有資產的;
(四)損害公共財物、污染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的;
(五)非法銷售國家專營、特許經營的商品和服務的;
(六)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國家任務規(guī)定的合同的;
(七)買賣國家禁止流通物品的;
(八)非法買賣國家限制流通物品的;
(九)違法分包、發(fā)包、轉包的;
(十)其他利用合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
第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損害對方當事人、第三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經受損害方申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予以查處:
(一)偽造合同、非法轉讓合同的;
(二)虛構標的、銷售渠道,謊稱包銷、回收產品等訂立合同的;
(三)虛構合同主體,盜用、借用他人名義訂立合同的;
(四)故意交付部分貨物(貨款)騙取全部貨款(貨物),或者騙取貨款(貨物)但拒不交付貨物(貨款)的;
(五)利用虛假廣告和信息訂立合同,騙取貨款(貨物)、定金、中介費、立項費、培訓費、質量保證金等;
(六)無正當理由中止履行合同,騙取定金、質量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材料款等;
(七)為合同當事人提供虛假擔保;
(八)無履約能力而與他人訂立合同。
第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正在實施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十條規(guī)定的行為時,為其提供證明、執(zhí)照、印章、憑證等便利條件。
第十二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合同違法行為舉報、投訴、查處申請時,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核實。對于不予立案的,應當予以告知并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查處合同違法行為,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按照規(guī)定程序詢問合同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證明人;
(二)查閱、復制與合同違法行為有關的協(xié)議、文件、單據、發(fā)票、憑證、賬冊、業(yè)務函電和其他有關資料;
(三)檢查與合同違法行為有關的場所、財物;
(四)查封、扣押與合同違法行為有關的資料、財物、工具等;
(五)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四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合同進行監(jiān)督檢查時,合同當事人應當配合,如實提供合同訂立、履行的有關情況和資料。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公務時,應當出示執(zhí)法證件。
第四章 格式條款監(jiān)督
第十五條 本條例所稱格式條款,是指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xié)商的條款。
商業(yè)廣告、通知、聲明、店堂告示、憑證、單據等的內容符合要約規(guī)定和前款規(guī)定的,視為格式條款。
第十六條 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格式合同提供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
對方要求對條款予以說明的,格式合同提供方應當按照要求予以口頭或者書面說明。
第十七條 格式條款不得含有免除格式合同提供方下列責任的內容: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責任;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責任;
(三)對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依法應當承擔的保修、承諾責任;
(四)因違約依法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
(五)其他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
第十八條 格式條款不得含有加重對方下列責任的內容:
(二)承擔應當由格式合同提供方承擔的經營風險責任;
(三)違反法律、法規(guī)加重對方責任的其他內容。
第十九條 格式條款不得含有排除對方下列主要權利的內容:
(一)依法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權利;
(二)請求支付違約金或者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
(三)解釋合同的權利;
(四)就合同爭議提起仲裁或者訴訟的權利。
第二十條 下列合同采用格式條款的,格式合同提供方應當在首次使用該格式條款訂立合同之日起5日內將合同樣本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一)建設工程施工(承包)、房屋買賣、租賃及其居間、委托合同;
(二)物業(yè)管理、住宅裝修裝飾合同;
(三)供電、供水、供熱、供氣合同;
(四)旅游、醫(yī)療合同;
(五)有線電視、郵政、電信合同;
(六)消費貸款合同;
(七)運輸合同;
(八)拍賣、招標、典當合同;
(九)農產品訂單合同;
(十)省人民政府規(guī)定應當備案的其他含有格式條款的合同。
前款規(guī)定的合同根據適用的地域范圍報主要經營地相應的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超出本省范圍的報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已備案的合同樣本,格式合同提供方變更格式條款內容的,應當自啟用含變更后格式條款的合同之日起5日內將合同樣本重新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已備案的含格式條款的合同樣本,應當在其明顯位置加注已備案標記。
格式合同樣本的備案,不排除提供方因格式合同損害對方當事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的相應責任。
第二十一條 合同當事人一方認為格式條款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至第十九條規(guī)定,損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第二十二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報備案的格式合同樣本,應當在10日內審查完畢。對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和本條例第十七條至第十九條規(guī)定的,應當向社會公布;對違反本條例第十七條至第十九條規(guī)定或者有其他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情形的,應當書面通知格式合同提供方予以修改。
第二十三條 格式合同提供方對修改通知無異議的,應當在接到修改通知之日起15日內按照要求進行修改,并將修改后的格式合同樣本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格式合同提供方對修改通知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修改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書面提出復核申請或者聽證申請。
第二十四條 格式合同提供方對修改通知提出書面復核申請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進行審查并作出復核決定。
第二十五條 格式合同提供方提出書面聽證申請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書面聽證申請之日起15日內組織聽證,并在舉行聽證的7日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格式合同提供方和其他有關當事人。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聽證時,應當根據格式合同的內容邀請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消費者協(xié)會、行業(yè)組織、專家學者、新聞媒體、消費者等方面的代表參加。
合同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認為格式合同與自身有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聽證。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聽證舉行次日起20日內作出是否維持修改通知的決定。
第二十六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經復核或者聽證仍決定修改的,格式合同提供方應當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出決定之日起30日內修改,并將修改后的格式合同樣本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十七條 其他行業(yè)主管部門或者行業(yè)組織提供的格式條款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提請有關行業(yè)主管部門或者行業(yè)組織予以修改。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九條、第十一條,法律、法規(guī)已有行政處罰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未作規(guī)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法律、法規(guī)已有行政處罰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法律、法規(guī)未作規(guī)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5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對于買賣的國家禁止流通物品、非法買賣的國家限制流通物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予以沒收。
第二十九條 合同當事人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拒不履行法定義務和接受監(jiān)督檢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并可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格式合同提供方違反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未報備案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向社會公布未備案的單位名稱、合同名稱、內容等。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不按照規(guī)定修改或者逾期不作修改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將其違法情況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二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查處合同違法行為時,對涉嫌犯罪的案件,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第三十三條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合同監(jiān)督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泄露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
(二)違法實施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處罰;
(三)違反法律規(guī)定,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失效]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文化合作協(xié)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zhí)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1999修訂)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塞浦路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xié)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5-04-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yè)企業(yè)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已修正)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yè)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城市房地產開發(fā)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關于印發(fā)《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8-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wěn)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2政府參事工作條例
2009-11-02森林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2-0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200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