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
印發《海南省游艇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修訂后的《海南省游艇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16年2月5日
海南省游艇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游艇的服務與管理,維護國家安全,促進游艇經濟發展,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游艇及其乘員在海南航行、停泊、出入境、轉港和游艇碼頭以及俱樂部(游艇會)的管理。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口岸查驗機關是指國家駐海南口岸的海關、檢驗檢疫、海事、邊防檢查等執法監督機關。
第二章 檢驗、登記
第四條 游艇在海南水域航行應持有有效的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檢驗證書或者國家認可的其他適航性證明文件。
游艇應當在其檢驗證書或檢驗報告所確定的適航范圍或相當的航區內航行。未持有上述檢驗證書或檢驗報告的境外游艇,可向海南船檢機構申請核發游艇適航性證明文件或檢驗報告。
第五條 對于持有國家認可的游艇產品認證證書和標志的進口游艇,檢驗時依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可免予提供圖紙資料。
第六條 住所不在海南的游艇所有人,依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可以在海南申請辦理游艇船舶登記手續。
第七條 游艇申請登記先由本地船檢機構現場勘驗游艇基本技術參數,報海事管理機構辦理識別號授予、船名核定、所有權登記,再經船檢部門進行游艇檢驗后,由海事管理機構辦理國籍登記。
第八條 游艇檢驗證書失效時,允許原技術證書簽發地的驗船師繼續簽發有效的船舶技術證書或文件。
第九條 加入海南游艇俱樂部的港澳臺籍游艇,可封存原登記機關簽發的游艇登記證書后,辦理臨時國籍登記。
第三章 安全保障
第十條 游艇駕駛人員應持有有效的游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方可在海南水域駕駛游艇。
持有境外海事主管當局或其授權機構頒發的游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的境外居民,依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可在海南水域短期內(7日)駕駛游艇,無需換證。
需長期在海南水域駕駛游艇的境外居民,應當依法向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辦理游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
第十一條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依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對境外游艇可不實行強制引航。
第十二條 境外游艇可以在經主管機關批準開放的港口、游艇碼頭、停泊點、海上游覽景區停靠,開展游覽觀光活動。不得在非開放的港口停靠并上下人員。
第十三條 在海南水域活動的游艇,應配備艇載定位識別等裝置,配備的裝置在航行或停泊期間應當保持正常工作狀態,不得擅自關閉、拆卸。
第十四條 游艇在航行中臨時停泊,應不妨礙其他船舶航行、停泊和作業,不得在主航道、禁航區、安全作業區及其他公布的禁止停泊水域停泊。
游艇駕駛員不得酒后駕駛、疲勞駕駛。
第十五條 游艇遇險或發生水上交通事故、污染事故,游艇駕駛員及其他乘員應立即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出入境游艇在發生水上交通事故等情況時,還應向邊防檢查機關報告。
第十六條 游艇供受油應遵守船舶供受油作業的有關規定,落實安全措施,確保供受油設備設施良好可用。
第十七條 游艇不得向水域排放油類物質、生活污水、垃圾、動植物廢棄物和有毒有害物質。
第十八條 鼓勵游艇所有人為游艇及游艇上的工作人員和乘員投保財產損害、人身傷害險。
第十九條 舉行游艇水上大型活動,組織單位應事先擬定活動計劃,提前向當地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治安部門和海事管理機構報備,向海事管理機構申請發布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
有境外游艇參與的活動,應同時向口岸綜合管理部門和其他口岸查驗機關報告。
第四章 出入境管理
第二十條 入境游艇在抵達口岸前,應當依法向擬抵達口岸的海事管理機構和其他口岸查驗機關報備,明確抵港時間、停靠碼頭及泊位,申報船舶、乘員及載運物品情況。
境外游艇進出海南水域,海事管理機構依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辦理一次進、出口岸手續,期間在海南各開放口岸之間航行,免予辦理進出口岸海事批準手續。
第二十一條 入境游艇應當依法在最先到達的開放口岸或經批準臨時辦理出入境手續的游艇碼頭或靠泊點接受檢查。
入境游艇應當依法在抵達后24小時內辦理入境查驗手續。未辦理入境手續前,不得上下人員、裝卸物品。
第二十二條 進出境游艇應當依法接受海關監管,并辦理相關手續。上下進出境游艇的人員攜帶物品的,應當依法向海關如實申報,并接受海關監管。對進出境游艇及所載物品的監管,按照海關相關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在國內外無重大疫情的情況下,入境游艇可以依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申請電訊檢疫、錨地檢疫、靠泊檢疫,特殊情況下應接受指定地點檢疫。
不具備懸掛檢疫信號條件的境外游艇,依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經檢疫查驗合格后可入境。
缺失《船舶免予衛生控制措施證書/船舶衛生控制措施證書》的境外游艇,依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查驗入境后補辦證書。
第二十四條 從國內其他口岸進入海南的境外游艇,憑上一口岸查驗機關簽發的相關文件辦理進口岸手續。
第二十五條 出入境游艇駕駛員、工作人員、乘員,憑有效證件,依法辦理相應的入出境(港)手續。
第二十六條 依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境外游艇在港口停泊期間,登艇人員免辦《登輪許可證》;境外游艇邀請人員前往鄰近開放水域或臨時開放的海上游覽景區游覽并返回本港口的,應提前將登艇人員名單報邊防檢查機關,經邊防檢查機關同意后出港,登艇人員免辦《登輪許可證》;境外游艇邀請人員前往海南其他港口,應辦理《登輪許可證》。
第二十七條 游艇不得攜帶國家規定禁止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入境,境外游艇攜帶的禁止進境動植物、動植物產品和其他檢疫物,應由檢驗檢疫機構依法封存或作無害化處理。其他動植物及其產品經檢疫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二十八條 境外游艇在海南水域航行、停泊期間,發現受染病人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者有人非因意外傷害而死亡且死因不明的,應當依法立即向檢驗檢疫機構報告,接受臨時檢疫,并向邊防檢查機關報告。
第二十九條 出入境游艇在海南開放口岸或特許水域航行、停泊期間,不得擅自拆封、使用口岸查驗機關封存在艇上的物品。口岸查驗機關依法登艇檢查時,游艇應當予以配合。
第三十條 出入境游艇航行前應當事先向口岸查驗機關報備航行計劃。計劃如有變更,應當提前2小時重新報告。
境外游艇前往臨時開放的海上游覽景區游覽,如需停靠附近碼頭及上下人員、貨物,應提前報口岸檢查機關批準。
第三十一條 境外游艇在入境港附近開放水域游覽后返回原港口的,邊防檢查機關依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免予辦理進港手續。
境外游艇在海南各口岸之間轉港,應當向出入口岸的邊防檢查機關報告游艇的基本情況、擬前往的口岸、停泊地點、載運人員、預計抵達時間及載運物品等信息,經批準后方可轉港。
第三十二條 境外游艇前往省外的國內其他口岸,應依法向口岸查驗機關申請辦理出港手續。
第三十三條 游艇出境應當在最后離開的開放口岸或經批準可臨時辦理出入境手續的游艇碼頭或靠泊點依法辦理出境手續。
游艇應當提前向口岸查驗機關申請辦理出境手續,辦理出境手續后不得上下人員、裝卸物品,出現人員變動或者其他特殊情況24小時不能出境的,應重新辦理相關手續。
第三十四條 境內制造的游艇以自航形式在海南出口境外,可持有我國相關機構簽發的臨時國籍證書和檢驗證書或境外政府機構或其授權的機構簽發的登記和檢驗證書,也可持有境外政府機構或其授權機構認可的產品認證證明。
第五章 碼頭管理
第三十五條 游艇碼頭設施的規劃、建設、維護、經營、管理及其相關活動,由各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游艇碼頭和專用停泊水域的建設應符合有關技術標準和旅游、游艇碼頭布局等相關規劃,并和周邊沿海景觀相協調,且通過海事部門組織的通航安全影響論證或通航安全評估,并取得港口岸線使用審批許可。游艇碼頭在投入運營前,應經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竣工驗收合格或試運行備案。
第三十七條 游艇碼頭對外開放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并按規定程序辦理審批手續;游艇碼頭對外開放前,應按口岸開放相關規定提供必要的執勤、辦公場所和檢查檢驗條件,并經口岸綜合管理部門組織海關、檢驗檢疫、邊檢、海事等部門聯合驗收合格。
第三十八條 停靠境外游艇的碼頭,經營單位實施封閉管理,劃分相對集中的泊位停靠,建設境外游艇信息系統、門禁卡口、圍網、監控、報警等隔離安防和口岸監管設施。
第三十九條 游艇碼頭應當制定有關安全和防治污染的管理制度,按要求配備防治污染設備和器材,并依法經過驗收。
第四十條 游艇俱樂部(游艇會)應當將會所碼頭所在的岸線景觀通道向社會開放,不得封閉運營。
第四十一條 鼓勵國內外資金實力雄厚、管理經驗豐富的知名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公共碼頭建設,逐漸完善游艇管理服務體系,提供游艇的航道服務、維護保養、培訓、代管、陪駕、租賃、應急救助等服務功能。
第六章 俱樂部(游艇會)管理
第四十二條 設立游艇俱樂部(游艇會)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相應的游艇停泊碼頭和設施;
(二)擁有專業的管理隊伍;
(三)具有對游艇進行日常檢修、維護、保養的服務設施和安全保障能力;
(四)具有游艇廢棄物、殘油、垃圾的回收和處理能力;
(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符合要求的應急預案和落實措施;
(六)辦理游艇出入境業務的國際游艇俱樂部(游艇會),在相應的游艇停靠碼頭配備出入境查驗設施和安全信息管理系統。
第四十三條 游艇俱樂部(游艇會)企業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憑營業執照向交通管理部門審核后,向海事管理機構備案。涉及出入境游艇業務的,還應向其他口岸查驗機關和省口岸綜合管理部門備案。
第四十四條 外商全資或參股設立的游艇俱樂部(游艇會)企業,經商務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注冊。
第四十五條 游艇俱樂部(游艇會)應當承擔下列責任和義務:
(一)對游艇操作人員和乘員開展游艇安全、應急反應和出入境手續申辦的宣傳、培訓,督促游艇人員遵守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規、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污染管理規定,并落實相應措施;
(二)提供游艇航行所需的氣象、水文和通告、警告等信息,遇有不適合出航的情況,應當阻止游艇出航并及時通知已經出航的游艇返航;
(三)記錄游艇及其操作人員的持證情況,記錄游艇出航、返航以及乘員情況,游艇出航前,將操作人員和乘員的名單及應急聯系方式向當地公安邊防機關報備,并向有關口岸查驗機關報告境外游艇出入港等相關情況;
(四) 游艇俱樂部要認真履行配合協管義務,按照查驗機關要求對游艇停泊、出入港、上下人員等實施管理監督,督促或協助游艇安裝艇載定位識別系統、辦理出入境口岸查驗等相關手續;
(五)游艇俱樂部應當與會員或游艇所有人簽訂安全和防污染委托管理協議,明確雙方在游艇航行、停泊期間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責任;
(六)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七)出現突發事件時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并及時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涉及境外游艇的,應同時報告其他口岸查驗機關和口岸綜合管理部門;
(八)妥善安排游艇防臺風工作。
第四十六條 組織水上旅游活動的游艇俱樂部(游艇會),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相關規定,不得安排參觀或者參與違反我國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的項目或者活動。
第四十七條 鼓勵支持和引導游艇行業協會的建設和發展。游艇行業協會應當制定行業規范,加強行業自律,開展誠信服務。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八條 本辦法所稱游艇是指游艇所有人、游艇俱樂部(游艇會)及其會員用于游覽觀光、休閑娛樂等活動的具備機械推進動力裝置的船舶,包括具有機械輔助動力的帆艇。無機械輔助動力的帆船可參照本辦法管理。
第四十九條 游艇從事營業性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營運船舶的管理規定,辦理船舶檢驗、登記和船舶營運許可等手續。
第五十條 本辦法未規定的事項,按照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具體規定執行。
第五十一條 本辦法自2016年2月5日起施行,《海南省游艇管理試行辦法》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2018修正)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09年修正)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修訂)
2012-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孫際泉、牛克乾等的任免)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90修訂)
1990-04-04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修正)
1998-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1-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已修定]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