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實施信托公司行政許可行為,明確行政許可事項、條件、程序和期限,保護申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務院的有關決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信托公司,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信托公司管理辦法》設立的主要經營信托業務的金融機構。
第三條 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照本辦法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對信托公司實施行政許可。
第四條 信托公司以下事項須經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行政許可:機構設立,機構變更,機構終止,調整業務范圍和增加業務品種,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國務院決定的其他行政許可事項。
第五條 申請人應按照《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信托公司行政許可事項申請材料目錄和格式要求》提交申請材料。
第二章 機構設立
第一節 信托公司法人機構設立
第六條 設立信托公司法人機構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銀監會規定的公司章程;
(二)有符合規定條件的出資人,包括境內非金融機構、境內金融機構、境外金融機構和銀監會認可的其他出資人;
(三)注冊資本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最低限額為3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處理信托事務不履行親自管理職責,即不承擔投資管理人職責的,最低限額為1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
(四)有符合任職資格條件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與其業務相適應的合格的信托從業人員;
(五)建立了有效的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
(六)建立了與業務經營和監管要求相適應的信息科技架構,具有支撐業務經營的必要、安全且合規的信息系統,具備保障業務持續運營的技術與措施;
(七)有與業務經營相適應的營業場所、安全防范措施和其他設施;
(八)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七條 境內非金融機構作為信托公司出資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設立,具有法人資格;
(二)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或有效的組織管理方式;
(三)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誠信記錄和納稅記錄;
(四)經營管理良好,最近2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經營記錄;
(五)財務狀況良好,且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六)最近1個會計年度末凈資產不低于資產總額的30%;
(七)入股資金為自有資金,不得以委托資金、債務資金等非自有資金入股;
(八)單個出資人及其關聯方投資入股信托公司不得超過2家,其中絕對控股不得超過1家;
(九)承諾5年內不轉讓所持有的信托公司股權(銀監會依法責令轉讓的除外),不將所持有的信托公司股權進行質押或設立信托,并在擬設公司章程中載明;
(十)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八條 境內金融機構作為信托公司出資人,應當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機制和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符合與該類金融機構有關的法律、法規、相關監管規定以及本辦法第七條(第六項除外)規定的條件。
第九條 境外金融機構作為信托公司出資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最近1年年末總資產原則上不少于10億美元;
(二)銀監會認可的國際評級機構最近2年對其作出的長期信用評級為良好及以上;
(三)財務狀況良好,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四)滿足所在國家或地區監管當局的審慎監管要求;
(五)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機制和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
(六)承諾5年內不轉讓所持有的信托公司股權(銀監會依法責令轉讓的除外)、不將所持有的信托公司股權進行質押或設立信托,并在擬設公司章程中載明;
(七)所在國家或地區金融監管當局已經與銀監會建立良好的監督管理合作機制;
(八)具有有效的反洗錢措施;
(九)所在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良好;
(十)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十條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企業不得作為信托公司的出資人:
(一)公司治理結構與機制存在明顯缺陷;
(二)關聯企業眾多、股權關系復雜且不透明、關聯交易頻繁且異常;
(三)核心主業不突出且其經營范圍涉及行業過多;
(四)現金流量波動受經濟景氣影響較大;
(五)資產負債率、財務杠桿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六)其他對信托公司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情況。
第十一條 單個境外機構及關聯方投資入股的信托公司不得超過2家,其中絕對控股不得超過1家。
第十二條 信托公司設立須經籌建和開業兩個階段。
第十三條 籌建信托公司,應由出資比例最大的出資人作為申請人向擬設地銀監局提交申請,由銀監局受理并初步審查、銀監會審查并決定。銀監會自收到完整申請材料之日起4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
第十四條 信托公司的籌建期為批準決定之日起6個月。未能按期完成籌建的,應在籌建期限屆滿前1個月向銀監會和擬設地銀監局提交籌建延期報告。籌建延期不得超過一次,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個月。
申請人應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屆滿前提交開業申請,逾期未提交的,籌建批準文件失效,由決定機關注銷籌建許可。
第十五條 信托公司開業,應由出資比例最大的出資人作為申請人向擬設地銀監局提交申請,由銀監局受理、審查并決定。銀監局自受理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核準或不予核準的書面決定,并抄報銀監會。
第十六條 申請人應在收到開業核準文件并領取金融許可證后,辦理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
信托公司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6個月內開業。不能按期開業的,應在開業期限屆滿前1個月向擬設地銀監局提交開業延期報告。開業延期不得超過一次,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個月。
未在前款規定期限內開業的,開業核準文件失效,由決定機關注銷開業許可,發證機關收回金融許可證,并予以公告。
第二節 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內法人金融機構
第十七條 信托公司申請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內法人金融機構的,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
(二)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健全有效;
(三)具有良好的并表管理能力,并對已設立的附屬機構實施了有效的并表管理;
(四)符合凈資本管理的有關規定;
(五)權益性投資余額原則上不超過其凈資產的50%(合并會計報表口徑);
(六) 連續2年監管評級為發展類以上;
(七)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八)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十八條 信托公司申請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內法人金融機構按照被投資機構的相關行政許可程序辦理,由信托公司所在地銀監局出具監管意見書。
第三節 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外機構
第十九條 信托公司申請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外機構,申請人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控制健全有效,業務條線管理和風險管控能力與境外業務發展相適應;
(二)具有清晰的海外發展戰略;
(三)具有良好的并表管理能力;
(四)符合凈資本管理的有關規定;
(五)權益性投資余額原則上不超過其凈資產的50%(合并會計報表口徑);
(六)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七)具備與境外經營環境相適應的專業人才隊伍;
(八)最近3年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因內部管理問題導致的重大案件;
(九)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本辦法所稱境外機構是指銀監會認可的金融機構和信托業務經營機構。
第二十條 信托公司申請投資設立、參股、收購境外機構由銀監局受理、審查并決定。銀監局應自受理之日起6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
第三章 機構變更
第二十一條 信托公司法人機構變更事項包括:變更名稱,公開發行股份,變更股權或調整股權結構,變更注冊資本,變更住所或營業場所,修改公司章程,分立或合并,以及銀監會規定的其他變更事項。
第二十二條 信托公司變更名稱,由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受理、審查并決定。
銀監局或銀監分局自受理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由銀監局決定的,應將決定抄報銀監會;由銀監分局決定的,應將決定同時抄報銀監局和銀監會。
第二十三條 信托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分為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借殼上市和新三板上市。申請公開發行股份應符合國務院及中國證監會等有關規定條件,向中國證監會申請之前,應當向所在地銀監局申請,由銀監局受理、審查并決定。銀監局自受理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并同時抄報銀監會。
第二十四條 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的信托公司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內控制度、合規和風險管理機制;
(二)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最近1個會計期末凈資產不低于10億元;具有較為清晰的盈利模式和持續盈利能力,不存在未彌補虧損;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3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10億元;
(三)公司具有良好的成長性,業務在行業內具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力,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且在主營業務中至少有一項主要業務指標(包括但不限于信托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最近3年在行業內排名前15名;
(四)連續2年監管評級為發展類以上;
(五)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經營記錄;
(六)信托公司的主要股東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誠信記錄,資信良好,最近2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經營記錄;
(七)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二十五條 擬申請借殼上市和新三板上市的信托公司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符合上述第二十四條第(一)、(四)、(五)、(六)、(七)項有關要求;
(二)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最近1個會計期末凈資產不低于10億元。具有較為清晰的盈利模式和持續盈利能力,不存在未彌補虧損,最近3個會計年度至少兩年盈利,且3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億元;
(三)公司具有良好的成長性,業務在行業內具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力,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且在主營業務中至少有一項主要業務指標(包括但不限于信托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最近3年期間有兩年在行業內排名前30名。
第二十六條 所有擬投資入股信托公司的出資人的資格以及信托公司變更股權或調整股權結構均應經過審批,但關聯方共同持有上市的信托公司流通股份未達到公司總股份5%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 信托公司變更股權及調整股權結構,擬投資入股的出資人應具備本辦法第七條至第十一條規定的條件。
第二十八條 信托公司由于實際控制人變更所引起的變更股權或調整股權結構,由所在地銀監局受理并初步審查、銀監會審查并決定,銀監會自收到完整的申請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
信托公司由于其他原因引起變更股權或調整股權結構的,由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受理、銀監局審查并決定,銀監局自受理之日或收到完整的申請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并抄報銀監會。
第二十九條 信托公司申請變更注冊資本,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變更注冊資本后仍然符合銀監會對該類公司最低注冊資本和凈資本管理的有關規定;
(二)增加注冊資本涉及新出資人的,新出資人應符合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條件;
(三)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三十條 信托公司申請變更注冊資本的許可程序適用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變更注冊資本涉及變更股權或調整股權結構的,許可程序適用本辦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
第三十一條 信托公司變更住所,應當有與業務發展相符合的營業場所、安全防范措施和其他設施。
信托公司變更住所,由所在地銀監局受理、審查并決定。所在地銀監局自受理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并抄報銀監會。
第三十二條 信托公司修改公司章程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信托公司管理辦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三條 信托公司申請修改公司章程的許可程序適用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
信托公司因為發生變更名稱、股權、注冊資本、住所或營業場所、業務范圍等前置審批事項而引起公司章程內容變更的,應將依據批復修改后的章程向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報告。
第三十四條 信托公司分立應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信托公司分立,向所在地銀監局提交申請,由銀監局受理并初步審查、銀監會審查并決定。銀監會自收到完整申請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
信托公司分立后依然存續的,在分立公告期限屆滿后,應按照有關變更事項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行政許可。分立后成為新公司的,在分立公告期限屆滿后,應按照法人機構開業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行政許可。
第三十五條 信托公司合并應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信托公司吸收合并,由吸收合并方向其所在地銀監局提出申請,并抄報被吸收合并方所在地銀監局,由吸收合并方銀監局受理并初步審查、銀監會審查并決定。銀監會自收到完整申請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吸收合并方銀監局在將初審意見上報銀監會之前應征求被吸收合并方銀監局的意見。吸收合并公告期限屆滿后,吸收合并方應按照變更事項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行政許可;被吸收合并方應按照法人機構解散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行政許可。
信托公司新設合并,由其中一方作為主報機構向其所在地銀監局提交申請,同時抄報另一方所在地銀監局,由主報機構所在地銀監局受理并初步審查、銀監會審查并決定。銀監會自收到完整申請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主報機構所在地銀監局在將初審意見上報銀監會之前應征求另一方所在地銀監局的意見。新設合并公告期限屆滿后,新設機構應按照法人機構開業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行政許可;原合并機構應按照法人機構解散的條件和程序通過行政許可。
第四章 機構終止
第三十六條 信托公司法人機構滿足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解散:
(一)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時;
(二)股東會議決定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其他法定事由。
第三十七條 信托公司解散,向所在地銀監局提交申請,銀監局受理并初步審查、銀監會審查并決定。銀監會自收到完整申請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
第三十八條 信托公司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向法院申請破產前,應當向銀監會申請并獲得批準:
(一)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自愿或應其債權人要求申請破產的;
(二)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畢,依法負有清算責任的人發現該機構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應當申請破產的。
第三十九條 信托公司擬破產,應向所在地銀監局提交申請,由銀監局受理并初步審查、銀監會審查并決定。銀監會自收到完整申請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
第五章 調整業務范圍和增加業務品種
第一節 信托公司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業務資格
第四十條 信托公司申請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業務資格,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體系;
(二)有與開辦企業年金基金業務相適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及風險管理制度;
(三)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經營記錄;
(四)符合審慎監管指標要求,連續2年監管評級為發展類以上;
(五)有與開辦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業務相適應的合格專業人員;
(六)具有與業務經營相適應的安全且合規的信息系統,具備保障業務持續運營的技術與措施;
(七)符合凈資本管理的有關規定;
(八)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四十一條 信托公司申請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業務資格,應向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提交申請,由銀監局或銀監分局受理、銀監局審查并決定。銀監局自受理之日或收到完整申請材料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并抄報銀監會。
第二節 信托公司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機構資格
第四十二條 信托公司申請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機構資格,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低于5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且最近3年年末按要求提足全部準備金后,凈資產不低于5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
(二)自營業務資產狀況和流動性良好,符合有關監管要求;
(三)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經營記錄;
(四)有良好的社會信譽和經營業績,到期信托項目全部按合同約定履行完畢;
(五)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信托業務操作流程和風險管理體系;
(六)有履行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機構職責所需要的專業人員;
(七)具有與業務經營相適應的安全且合規的信息系統,具備保障業務持續運營的技術與措施;
(八)符合審慎監管指標要求,連續2年監管評級為發展類以上;
(九)符合凈資本管理的有關規定;
(十)已按照規定披露公司年度報告;
(十一)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四十三條 信托公司申請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機構資格,應向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提交申請,由銀監局或銀監分局受理、銀監局審查并決定。銀監局自受理之日或收到完整申請材料之日起1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并抄報銀監會。
第四十四條 獲得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機構資格的信托公司發行資產支持證券前應將產品情況向所在地銀監局報告。
第三節 信托公司受托境外理財業務資格
第四十五條 信托公司申請受托境外理財業務資格,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低于1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
(二)經批準具備經營外匯業務資格,且具有良好的開展外匯業務的經歷;
(三)符合審慎監管指標要求,連續2年監管評級為創新類;
(四)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符合凈資本管理的有關規定;
(五)最近2年沒有受到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
(六)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機制,且執行良好;
(七)配備能夠滿足受托境外理財業務需要且具有境外投資管理能力和經驗的專業人才(從事外幣有價證券買賣業務2年以上的專業管理人員不少于2人);設有獨立開展受托境外理財業務的部門,對受托境外理財業務集中受理、統一運作、分賬管理;
(八)具備滿足受托境外理財業務需要的風險分析技術和風險控制系統;具有滿足受托境外理財業務需要的營業場所、安全防范設施和其他相關設施;在信托業務與固有業務之間建立了有效的隔離機制;
(九)具有與業務經營相適應的安全且合規的信息系統,具備保障業務持續運營的技術與措施;
(十)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四十六條 信托公司申請受托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許可程序適用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第四十七條 信托公司取得受托境外理財業務資格后,開辦受托境外理財業務前應向銀監局、銀監分局報告,并抄報銀監會。
第四節 信托公司股指期貨交易業務等衍生產品交易資格
第四十八條 信托公司申請股指期貨交易業務資格,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符合審慎監管指標要求,且連續2年監管評級為創新類;
申請開辦以投機為目的股指期貨交易,應已開展套期保值或套利業務一年以上;
(二)具有完善有效的股指期貨交易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管理制度;
(三)具有接受相關期貨交易技能專門培訓半年以上、通過期貨從業資格考試、從事相關期貨交易1年以上的交易人員至少2名,相關風險分析和管理人員至少1名,熟悉套期會計操作程序和制度規范的人員至少1名,以上人員相互不得兼任,且無不良記錄;期貨交易業務主管人員應當具備2年以上直接參與期貨交易活動或風險管理的資歷,且無不良記錄;
(四)具有符合本辦法第四十九條要求的IT系統;
(五)具有從事交易所需要的營業場所、安全防范設施和其他相關設施;
(六)具有嚴格的業務分離制度,確保套期保值類業務與非套期保值類業務的市場信息、風險管理、損益核算有效隔離;
(七)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四十九條 信托公司開辦股指期貨信托業務,IT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備可靠、穩定、高效的股指期貨交易管理系統及股指期貨估值系統,能夠滿足股指期貨交易及估值的需要;
(二)具備風險控制系統和風險控制模塊,能夠實現對股指期貨交易的實時監控;
(三)將股指期貨交易系統納入風險控制指標動態監控系統,確保各項風險控制指標符合規定標準;
(四)信托公司與其合作的期貨公司IT系統至少鋪設一條專線連接,并建立備份通道。
第五十條 信托公司申請股指期貨交易業務資格的許可程序適用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第五十一條 信托公司申請除股指期貨交易業務資格外的其他衍生產品交易資格,應符合銀監會相關業務管理規定。
第五節 信托公司發行金融債券
第五十二條 信托公司發行金融債券包括公開發行債券和定向發行債券。
第五十三條 信托公司公開發行債券,除應當符合《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健全的股東會、董事會運作機制及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具備適當的業務隔離和內部控制技術支持系統;
(二)符合審慎監管指標要求,連續2年監管評級為創新類;
(三)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符合凈資本管理的有關規定;
(四)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經營記錄;
(五)資產未被具有實際控制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及其關聯人占用;
(六)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五十四條 信托公司定向發行債券,除應當符合《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符合第五十三條第(一)、(二)、(四)、(五)、(六)項規定要求,且最近1個會計年度末的凈資產不低于10億元。
信托公司定向發行債券只能向合格投資者發行。本條所指合格投資者指具備債券投資分析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且符合下列條件的投資者:
(一)依法設立的法人或投資組織;
(二)按照規定和章程可從事債券投資;
(三)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或者經審計的凈資產在2000萬元以上。
第五十五條 信托公司申請發行金融債券的許可程序適用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第六節 信托公司開辦外匯業務
第五十六條 信托公司申請開辦外匯業務,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依法合規經營,內控制度健全有效,經營狀況良好;
(二)有健全的外匯業務操作規程和風險管理制度;
(三)具有與外匯業務經營相適應的安全且合規的信息系統,具備保障業務持續運營的技術與措施;
(四)有與開辦外匯業務相適應的合格外匯業務從業人員;
(五)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五十七條 信托公司申請開辦外匯業務的許可程序適用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第七節 信托公司開辦其他新業務
第五十八條 信托公司申請開辦其他新業務,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
(二)經營狀況良好,符合凈資本管理的有關規定;
(三)有有效識別和控制新業務風險的管理制度;
(四)具有與業務經營相適應的安全且合規的信息系統,具備保障業務持續運營的技術與措施;
(五)有開辦新業務所需的合格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
(六)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經營記錄;
(七)銀監會規章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前款所稱其他新業務,是指除本章第一節至第六節規定的業務以外的現行法規中已明確規定可以開辦,但信托公司尚未開辦的業務。
第五十九條 信托公司開辦其他新業務的許可程序適用本辦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第六十條 信托公司申請開辦現行法規未明確規定的業務,由銀監會另行規定。
第六章 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第一節 任職資格條件
第六十一條 信托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獨立董事和其他董事等董事會成員須經任職資格許可。
信托公司的總經理(首席執行官、總裁)、副總經理(副總裁)、風險總監(首席風險官)、財務總監(首席財務官)、總會計師、總審計師(總稽核)、運營總監(首席運營官)、信息總監(首席信息官)、公司內部按照高級管理人員管理的總經理助理(總裁助理)和董事會秘書,須經任職資格核準。
未擔任上述職務,但實際履行前兩款所列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職責的人員,應按銀監會有關規定納入任職資格管理。
第六十二條 申請信托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擬任人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守法合規記錄;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聲譽;
(四)具有擔任擬任職務所需的相關知識、經驗及能力;
(五)具有良好的經濟、金融從業記錄;
(六)個人及家庭財務穩健;
(七)具有擔任擬任職務所需的獨立性;
(八)能夠履行對金融機構的忠實與勤勉義務。
第六十三條 擬任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視為不符合本辦法第六十二條第(二)項、第(三)項、第(五)項規定的條件,不得擔任信托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一)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犯罪記錄的;
(二)有違反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造成惡劣影響的;
(三)對曾任職機構違法違規經營活動或重大損失負有個人責任或直接領導責任,情節嚴重的;
(四)擔任或曾任被接管、撤銷、宣告破產或吊銷營業執照的機構的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但能夠證明本人對曾任職機構被接管、撤銷、宣告破產或吊銷營業執照不負有個人責任的除外;
(五)因違反職業道德、操守或者工作嚴重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的;
(六)指使、參與所任職機構不配合依法監管或案件查處的;
(七)被取消終身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或受到監管機構或其他金融管理部門處罰累計達到2次以上的;
(八)不具備本辦法規定的任職資格條件,采取不正當手段以獲得任職資格核準的。
第六十四條 擬任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視為不符合本辦法第六十二條第(六)項、第(七)項、第(八)項規定的條件,不得擔任信托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一)截至申請任職資格時,本人或其配偶仍有數額較大的逾期債務未能償還,包括但不限于在該信托公司的逾期貸款;
(二)本人及其近親屬合并持有該信托公司5%以上股份,且從該信托公司獲得的授信總額明顯超過其持有的該信托公司股權凈值;
(三)本人及其所控股的股東單位合并持有該信托公司5%以上股份,且從該信托公司獲得的授信總額明顯超過其持有的該信托公司股權凈值;
(四)本人或其配偶在持有該信托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單位任職,且該股東單位從該信托公司獲得的授信總額明顯超過其持有的該信托公司股權凈值,但能夠證明授信與本人及其配偶沒有關系的除外;
(五)存在其他所任職務與其在該信托公司擬任、現任職務有明顯利益沖突,或明顯分散其在該信托公司履職時間和精力的情形。
第六十五條 申請信托公司董事任職資格,擬任人除應符合第六十二條至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外,還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5年以上的經濟、金融、法律、財會或其他有利于履行董事職責的工作經歷,其中擬擔任獨立董事的還應是經濟、金融、法律、財會等方面的專家;
(二)能夠運用信托公司的財務報表和統計報表判斷信托公司的經營管理和風險狀況;
(三)了解擬任職信托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公司章程以及董事會職責,并熟知董事的權利和義務。
第六十六條 擬任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信托公司獨立董事:
(一)本人及其近親屬合并持有該信托公司1%以上股份或股權;
(二)本人或其近親屬在持有該信托公司1%以上股份或股權的股東單位任職;
(三)本人或其近親屬在該信托公司、該信托公司控股或者實際控制的機構任職;
(四)本人或其近親屬在不能按期償還該信托公司貸款的機構任職;
(五)本人或其近親屬任職的機構與本人擬任職信托公司之間存在因法律、會計、審計、管理咨詢、擔保合作等方面的業務聯系或債權債務等方面的利益關系,以致于妨礙其履職獨立性的情形;
(六)本人或其近親屬可能被擬任職信托公司大股東、高管層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以致于妨礙其履職獨立性的其他情形。
(七)本人已在其他信托公司任職的。
第六十七條 申請信托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任職資格,擬任人除應符合第六十二條至第六十五條的規定外,還應分別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從事金融工作5年以上,或從事相關經濟工作10年以上(其中從事金融工作3年以上)。
第六十八條 申請信托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擬任人除應符合第六十二條至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外,還應分別具備以下條件:
(一)擔任總經理(首席執行官、總裁)、副總經理(副總裁),應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從事信托業務5年以上,或從事其他金融工作8年以上;
(二)擔任運營總監(首席運營官)和公司內部按照高級管理人員管理的總經理助理(總裁助理)、董事會秘書以及實際履行高級管理人員職責的人員,任職資格條件比照總經理(首席執行官、總裁)、副總經理(副總裁)的任職資格條件執行;
(三)擔任財務總監(首席財務官)、總會計師、總審計師(總稽核),應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從事財務、會計或審計工作6年以上;
(四)擔任風險總監(首席風險官),應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從事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工作3年以上,或從事其他金融工作6年以上;
(五)擔任信息總監(首席信息官),應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從事信息科技工作6年以上。
第六十九條 擬任人未達到第六十七條至第六十八條規定的學歷要求,但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視同達到規定的學歷:
(一)取得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院校授予的學士以上學位;
(二)取得注冊會計師、注冊審計師或與擬(現)任職務相關的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且相關從業年限超過相應規定4年以上。
第七十條 擬任董事長、總經理任職資格未獲核準前,信托公司應指定符合相應任職資格條件的人員代為履職,并自作出指定決定之日起3日內向監管機構報告。代為履職的人員不符合任職資格條件的,監管機構可以責令信托公司限期調整。信托公司應當在6個月內選聘具有任職資格的人員正式任職。
第二節任職資格核準程序
第七十一條 信托公司申請核準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向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提交申請,由銀監局或銀監分局受理、銀監局審查并決定。銀監局自受理之日或收到完整申請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核準或不予核準的書面決定,并抄報銀監會。
第七十二條 信托公司新設立時,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申請,按照該機構開業的許可程序一并受理、審查并決定。
第七十三條 擬任人在同一法人機構內,同類性質平行調整職務,或改任較低職務的,不需重新申請任職資格。在該擬任人任職前,應向擬任職機構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提交離任審計報告或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及有關任職材料。擬任職機構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應向原任職機構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征求監管評價意見。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擬任職機構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應書面通知擬任人及其所在信托公司重新申請任職資格:
(一)未在擬任人任職前提交離任審計報告或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及有關任職材料;
(二)離任審計報告或經濟責任審計報告結論不實或顯示擬任人可能存在不適合擔任新職的情形;
(三)原任職機構所在地銀監局或銀監分局的監管評價意見顯示,該擬任人可能存在不符合本辦法任職資格條件的情形;
(四)已連續中斷任職1年以上。
第七章 附 則
第七十四條 獲準機構變更事項的,信托公司應自許可決定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有關法定變更手續,并向所在地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獲準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擬任人應自許可決定之日起3個月內正式到任,并向所在地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
未在前款規定期限內完成變更或到任的,行政許可決定文件失效,由決定機關注銷行政許可。
第七十五條 信托公司設立、終止事項,應在完成有關法定手續后1個月內向銀監會和所在地銀監會派出機構報告。
第七十七條 本辦法中的“日”均為工作日,“以上”均含本數或本級。
第七十八條 除特別說明外,本辦法中各項財務指標要求均為合并會計報表口徑。
第七十九條 本辦法由銀監會負責解釋。
第八十條 本辦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
2012-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2009年)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失效]
1978-03-04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已修正]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戒毒條例
201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