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財產保險合同
?????第三十三條????財產保險合同是以財產及其有關利益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合同。
????本節中的財產保險合同,除特別指明的外,簡稱合同。
????[釋義]????本條是對財產保險合同定義的規定。
????財產保險是保險業務的兩大種類之一,財產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財產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財產保險合同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財產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是財產以及由財產所產生的有關利益。具體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有形的物質財產,如房屋、汽車、機器設備等;二是無形財產,主要包括由財產所產生的各種財產權利,如保險權、專利權、財產使用權等;三是損害賠償責任,這是指被保險人在因疏忽、過失等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使他人財產遭受損失時,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2.財產保險合同是一種補償性合同,它主要是以補償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遭受的經濟損失為目的訂立的合同。保險財產或者與財產有關的利益都有確定的價值,在保險事故發生后,可以由保險人評定被保險人的實際損失,支付保險賠償金,給予補償。訂立財產保險合同后,投保人以支付保險費為代價,取得了發生保險事故時得到經濟補償的權利;保險人則是根據收取的保險費,對保險標的遭受保險事故造成的損失承擔經濟補償責任。
????3.財產保險合同是以賠償實際損失為原則的保險合同。在財產保險合同中,應記載保險金額,這是根據保險標的的價值所確定的賠償保險金的最高限額。當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人應當以保險金額為限,按照保險標的的實際損失進行賠償。
????第三十四條????保險標的的轉讓應當通知保險人,經保險人同意繼續承保后,依法變更合同。但是,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另有約定的合同除外。
????[釋義]????本條是對因轉讓保險標的而變更財產保險合同的程序的規定。
????財產保險合同生效后,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財產及其有關利益,會由于買賣、贈與、繼承等情況的發生而轉移,保險標的轉讓后,保險利益當然會隨之轉移給保險標的的受讓人。由于投保人必須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所以,保險標的轉讓相應地會帶來保險合同主體的變更,而變更合同就需要履行法定的手續。
????在通常情況下,財產保險合同生效后,如果保險標的轉讓,應視為原投保人退出保險,該投保人與保險人之間的保險關系相對消滅,財產保險合同的主體發生變動。在這種情況下,要繼續保持保險關系,投保人在保險標的轉讓時,就應及時通知保險人,以便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受讓人的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受讓人對保險標的價值的估價以及他們具有的安全常識和對保險標的可能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況,以確定是否繼續承保。因此,應當將保險標的轉讓的情況通知保險人,經過保險人審核,同意繼續承保,就由保險人在原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批注后,即完成保險合同的變更。在履行法定的變更保險合同手續后,保險合同繼續有效。相反,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如果投保人轉讓保險標的而不通知保險人,則保險合同從保險標的轉讓時起即行終止。如果投保人與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就對因保險標的轉讓而變更合同主體的情況做出明確約定,保險合同當事人可以按照合同約定辦理。即在保險標的轉讓時,履行合同約定的手續。
????因保險標的轉讓而變更保險合同有一種特定情況,就是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轉讓,保險合同自動變更。貨物運輸保險,是對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發生而遭受的損失提供經濟補償的保險。在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保險標的是在運輸過程中的貨物。由于運輸中的貨物流動性大,特別是海上運輸,路程遙遠,在一般情況下,貨物在遠地易主,很難事先通知保險人,并取得保險人的同意。為了方便合同當事人的交易,避免他們錯過交易良機,國際上的保險慣例是只要保險合同沒有另作規定,凡運輸保險,其保單可隨貨物的轉移而背書轉讓。也就是說,除合同另有約定外,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標的的轉讓,投保人不必征得保險人的同意,保險合同隨保險貨物的轉讓而自動變更,原被保險人與保險人之間的保險關系即行消滅,受讓人與保險人之間新的保險關系隨即建立。
????第三十五條????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運輸工具航程保險合同,保險責任開始后,合同當事人不得解除合同。
????[釋義]????本條是對解除航程保險合同限制條件的規定。
????在財產保險中,以一次航程或運程來計算保險期間的為航程保險。貨物運輸保險屬于航程保險,運輸工具也有保航程險的。航程保險的保險期間不是按日期而是按航程或運程計算,保險責任的起訖一般采用“倉至倉”條款,就是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所負的保險責任,從保險單載明的起運地開始,到保險單載明的目的地為止。對于貨物運輸保險,保險人對保險貨物所負的責任,從保險單載明的起運港(地)發貨人的倉庫開始,到保險單載明的目的港(地)收貨人的倉庫為止。由于航程保險的保險標的是處于運動中的財產,保險期間是一次航程或一次運程,相對于定期保險來說,保險期間較短,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安全和使用情況等不易掌握,如果允許投保人在保險責任開始后解除合同,可能會出現道德風險。如果投保人在投保貨物等將要到達目的地時解除合同,不利于保護保險人的利益。因此,航程保險的保險責任一經開始,投保人不得解除合同。
????第三十六條????被保險人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生產、操作、勞動保護等方面的規定,維護保險標的的安全。
????根據合同的約定,保險人可以對保險標的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及時向投保人、被保險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隱患的書面建議。
????投保人、被保險人未按照約定履行其對保險標的安全應盡的責任的,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
????保險人為維護保險標的的安全,經被保險人同意,可以采取安全預防措施。
????[釋義]????本條是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的規定。
????各種財產都是人們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參加財產保險以后,人們可以在財產遭受損失時,獲得經濟補償,但是保險并不能完全避免災害事故的發生,這種災害事故造成的損失有時是無法挽回的。所以維護保險標的的安全,減少或者避免保險事故的發生,防止財產損失,對于保障被保險人和保險人雙方的利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保險法為此確立了維護保險標的安全的基本規則。
????按照保險法的規定,首先,被保險人應當遵守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生產操作、勞動保護等方面的規定,維護保險標的的安全。只要被保險人認真履行這種法定的義務,就有可能防止災害事故的發生或把災害事故的發生減少到最低程度。第二,投保人、被保險人未按照約定履行其對保險標的安全應盡的責任,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保險合同。為了促使投保人、被保險人維護保險標的安全,預防保險事故的發生,一般情況下,在訂立財產保險合同時,都要約定投保人、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安全應盡的責任。如果投保人、被保險人不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其對保險財產安全應盡的責任,則保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同時,保險人維護保險標的安全的責任就會加重、費用就會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保險人可以依法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保險合同。第三,保險人可以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對保險標的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及時向投保人、被保險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隱患的書面建議。第四,保險人為維護保險標的安全,經被保險人同意,可以采取安全預防措施。
????第三十七條????在合同有效期內,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的,被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有權要求增加保險費或者解除合同。
????被保險人未履行前款規定的通知義務的,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釋義]????本條是對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時被保險人通知義務的規定。
????保險合同訂立和履行過程中,保險標的的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如果發生保險事故的可能性增加,則視為是危險程度增加。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投保人或被保險人變更保險標的用途所致;二是保險標的自身發生意外引起物理、化學反應;三是保險標的周圍環境發生變化。由于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直接關系到保險人的利益,所以不管由哪種原因造成的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投保人、被保險人在知悉后,都應當及時通知保險人。通知的具體時間、方式和范圍可以由保險合同約定,投保人、被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危險通知義務。
????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被保險人履行了危險通知義務后,保險人可以采取兩種做法:一是要求增加保險費;二是解除保險合同。對于第一種情況,如果被保險人不同意增加保險費或者未按照約定的期限繳納增加的保險費,保險人也可以解除合同。但如果被保險人依法履行了危險通知義務,在一定時間內保險人既未提出增加保險費,也未提出解除保險合同的,仍按原保險合同執行。
????被保險人在保險標的危險程度增加時,未依法按合同約定履行通知義務,也就是未及時通知保險人的,很可能會給保險人的利益造成損害,應當承擔以下法律后果:一是被保險人未履行危險增加通知義務的,應承擔違約責任;二是被保險人沒有履行危險增加通知義務的,因危險程度增加而發生的保險事故所造成的保險標的損失,應由被保險人自行承擔責任,保險人不再向被保險人支付保險賠償金。當然,如果保險標的的損失是由正常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保險事故造成的,并不是由于危險程度增加引起的保險事故所造成,保險人仍然按保險合同承擔賠償責任。
????第三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人應當降低保險費,并按日計算退還相應的保險費:
????(一)據以確定保險費率的有關情況發生變化,保險標的危險程度明顯減少;
????(二)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明顯減少。
????[釋義]????本條是對保險人降低保險費的規定。
????保險費是投保人向保險人交付的費用,作為保險人根據保險合同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代價。繳納保險費是投保人的基本義務,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與保險費緊密相連。在財產保險合同訂立后,投保人應迅速繳付保險費,否則將影響保險人所承擔的賠償責任。
????保險費是以保險金額乘以保險費率計算得出的,因此,保險費的多少,取決于保險金額的大小和保險費率的高低。投保人繳付保險費的數額和具體辦法,是在訂立保險合同時由雙方當事人約定的,不能隨意改變。但在財產保險合同生效后,影響保險費的一些因素可能發生變化,有時需要增加保險費,有時需要減少保險費。為保證保險合同的公平合理,更好地保護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利益,保險法對應當減少保險費的情形作出了明確規定,即在兩種情形下,除保險合同另有規定外,保險人應當降低保險費,并按日計算退還相應的保險費。第一種情形是據以確定保險費率的有關情況發生變化,保險標的危險程度明顯減少。保險費率是保險人以保險標的的損失率為計算基礎而規定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一定保險金額收取保險費的比例。在財產保險中,保險費率由保險人根據不同險種、不同財產、財產的不同占用性質及各種保險事故的損失率等因素事先確定并列表公布,只要投保人明確保險金額和保險種類,就可以依照相應的保險費率計算出保險費。由于這些因素的變化使得保險財產的危險程度明顯減少的情況下,保險費率相應降低,保險費則應當降低。第二種情形是保險標的保險價值明顯減少。保險價值就是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財產的價值。這是財產保險中的概念,對人身保險不適用,因為人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計量的。保險價值通常是保險財產在某個特定時期和特定地區的市場價格。由于財產保險以賠償實際損失為原則,保險人在發生保險事故時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的最高限額也就是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價值。一般情況下,保險金額應等于保險價值。保險金額是由保險價值決定的,而保險金額又是計算保險費的依據,所以保險價值的高低對投保人應繳付多少保險費有決定作用。如果保險合同訂立后保險價值明顯減少,發生保險事故時的財產損失必然會減少,保險人就應該相應降低保險費,否則對于投保人來說,權利義務不對等。以上兩種降低保險費的情形,是在財產保險合同沒有約定的情況下適用,如果投保人與保險人事先在保險合同中作出約定,就應按合同約定執行。
????保險費降低以后,保險人應當將相對多收的部分退還給投保人。保險費是按日計收的,也應當按日計算退還。
????第三十九條????保險責任開始前,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的,應當向保險人支付手續費,保險人應當退還保險費。保險責任開始后,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的,保險人可以收取自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期間的保險費,剩余部分退還投保人。
????[釋義]????本條是對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時如何退還保險費的規定。
????在保險合同中,投保人開始繳付保險費的時間與保險人開始承擔保險責任的時間可能是不一致的,通常都是投保人按照約定繳付保險費之后,保險人才按照約定承擔保險責任。所以保險責任開始的時間,是保險合同當事人相互開始承擔義務的時間。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要求解除保險合同,按照保險法的規定,應采用兩種不同的方式退還保險費。
????1.保險責任開始前,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的,應當向保險人支付手續費,保險人應當退還全部保險費。這是因為保險責任開始前,保險人還沒有開始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若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保險人應當將已經收取的保險費全部退還給投保人。但是,投保人應該向保險人支付必要的手續費。
????2.保險責任開始后,投保人要求解除合同的,保險人可以收取自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期間的保險費,剩余部分退還投保人。這是因為在保險責任開始后,保險人自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就承擔起保障保險財產的風險損失的責任。
????第四十條????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可以由投保人和保險人約定并在合同中載明,也可以按照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確定。
????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價值;超過保險價值的,超過的部分無效。
????保險金額低于保險價值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人按照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釋義]????本條是對確定保險價值的規定。
????保險價值,就是保險標的的價格,它是確定保險金額從而確定保險人所承擔賠償責任的依據,確定保險價值對于履行財產保險合同具有重要意義。按照保險法的規定,確定保險價值有兩種方法。
????其一,保險價值由投保人和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約定,并在合同中明確作出記載。合同當事人通常都根據保險財產在訂立合同時的市場價格估定其保險價值,有些不能以市場價格估定的,就由雙方當事人約定其價值。事先約定保險價值的合同為定值保險合同,采用這種保險合同的保險,是定值保險。屬于定值保險的,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時,不論所保財產當時的實際價值是多少,保險人都要按保險合同上載明的保險價值計算賠償金額。
????其二,保險價值可以在保險事故發生時,按照當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確定。在保險事故已經發生,需要確定保險賠償金額時,才去確定保險價值的保險,是不定值保險,采取不定值保險方式訂立的合同為不定值保險合同。對于不定值保險的保險價值,投保人與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并不加以確定,因此,不定值保險合同中只記載保險金額,不記載保險價值。
????在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金額十分重要,它是保險人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最高限額,也是投保人繳付保險費的依據。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關系非常緊密,根據保險法的規定,二者的基本法律關系是,保險價值是確定保險金額的依據,保險金額可以低于保險價值,不得高于保險價值,保險金額超過保險價值的,超過的部分無效。具體講,在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關系可以有三種狀態:一是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相等。這是足額保險,在這種保險中,如果保險標的發生保險事故而受到損失,被保險人可以得到與實際損失價值相等的保險金賠償。二是保險金額超過保險價值。這是超額保險,這種狀態主要是由于投保人和保險人對保險財產的實際價值未能準確掌握,或者保險合同訂立后保險財產的實際價值下降,或者是投保人故意虛報保險財產價值等原因而形成的。對于超額保險,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對保險金額超過保險價值的部分,都是無效的,被保險人不得獲得超額的經濟補償。三是保險金額低于保險價值。這是不足額保險,在這種保險中,保險人是按照保險財產的實際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最高不超過保險金額。
????第四十一條????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當將重復保險的有關情況通知各保險人。
????重復保險的保險金額總和超過保險價值的,各保險人的賠償金額的總和不得超過保險價值。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各保險人按照其保險金額與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
????重復保險是指投保人對同一保險標的、同一保險利益、同一保險事故分別向二個以上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的保險。
????[釋義]????本條是對重復保險的規定。
????重復保險,是指投保人對同一保險標的、同一保險利益、同一保險事故分別向二個以上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的保險。重復保險有兩個特點:其一,投保人與兩個以上的保險人訂立了保險合同;其二,在投保人與不同的保險人分別訂立的保險合同中,保險標的、保險利益、保險事故都是相同的。這兩個特點也是構成重復保險的必要前提,不同時具備這兩個前提條件,就不是重復保險。如果是一個保險人訂立了數個保險合同,或者是若干個保險人共同訂立一個保險合同,不屬于重復保險。如果是就一個保險標的,具有不同的保險利益,或者約定了不同的保險事故,也不屬于重復保險。
????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當將重復保險的有關情況通知各保險人。這是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當履行的一項重要的法定義務。保險法規定這項義務的目的,是防止投保人利用與不同保險人分別訂立保險合同的方式,進行保險欺詐,謀取不正當利益。通知的對象是參加重復保險的各個保險人,通知的內容為訂立重復保險合同的有關情況。
????投保人進行重復保險后,雖然每一個保險合同中的保險金額不超過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但由于各個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都相同,各個保險合同的保險金額累計起來,其總和就會超過保險價值,形成超額保險。由于財產保險以賠償金額不超過實際損失為原則,因此,保險法明確規定了一項基本原則,即:重復保險的保險金額超過保險價值的,各保險人的賠償金額的總和不得超過保險價值,這是重復保險賠償的基本原則。規定這項原則,可以防止被保險人利用重復保險獲取超過保險標的實際損失的賠償金。
????根據重復保險賠償的基本原則,在發生保險事故時,各個保險人可以按兩種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是按比例分攤賠償責任。這就是將各保險人承保的保險金額的總和計算出來,再計算每個保險人承保的保險金額占各個保險人承保的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每個保險人分別按照各自的比例分攤損失賠償金額。
????二是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承擔賠償責任。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可以由各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約定。不管是各個保險人共同約定,還是由投保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與各保險人分別約定,只要有合同約定,保險人就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二條????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有責任盡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減少損失。
????保險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為防止或者減少保險標的的損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保險人所承擔的數額在保險標的損失賠償金額以外另行計算,最高不超過保險金額的數額。
????[釋義]????本條是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的規定。
????在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有一項重要的責任,就是盡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減少保險財產的損失。這是一項法定責任,被保險人應當認真履行這項責任。保險事故發生后,一旦發生保險財產損失,盡管被保險人可以從保險人那里獲得經濟補償,但仍然會對其生產或生活帶來不利影響。對保險人來說,須支付保險賠償金,經濟上也要受損失。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不積極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影響蔓延,財產損失擴大,對被保險人和保險人都不利,所以被保險人也應擔負起防止或減少保險財產損失的責任。一般情況下,被保險人對保險財產的性能、保險事故現場及其周圍情況比較了解,被保險人如果盡力采取措施,對于防止損失的擴大或者減少損失的程度是有很大幫助的。所謂“必要的措施”,是指為防止保險事故的擴大而對保險財產進行搶救、保護和整理等措施。
????被保險人為防止或者減少保險財產損失而采取施救、保護、整理等措施,必然要有一定的費用支出。由于被保險人的財產已經投保,從某種意義上說,被保險人的這些費用是為保險人的利益而支出的。因此,保險法規定,被保險人為防止或者減少保險標的損失而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應當由保險人來承擔。由于被保險人的這種費用支出與其保險財產因保險事故所遭受的損失具有不同的性質,并且這種性質的費用支出不應超過保險財產的損失數額,所以,對被保險人這種費用支出,保險人所承擔的數額在保險標的損失賠償金額以外另行計算,最高不得超過保險金額。
????第四十三條????保險標的發生部分損失的,在保險人賠償后三十日內,投保人可以終止合同;除合同約定不得終止合同的以外,保險人也可以終止合同。保險人終止合同的,應當提前十五日通知投保人,并將保險標的未受損失部分的保險費,扣除自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終止合同之日止期間的應收部分后,退還投保人。
????[釋義]????本條是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規定。
????保險事故發生后,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財產有的全部滅失,有的只發生部分損毀或滅失。保險標的發生部分損失時,被保險人可以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要求保險人履行賠償責任。保險人按照保險財產的實際損失支付保險賠償金后,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以下情形:
????其一,如果是不足額保險,保險賠償金又已經達到全部保險金額,則保險合同自行終止。
????其二,如果保險賠償金未到保險金額,投保人可以終止保險合同。在這種情況下,投保人只需向保險人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而無須征得保險人的同意,合同效力即行終止。
????其三,如果合同中沒有不得終止合同的條款,保險人在履行了賠償保險金責任后,也有權終止合同。但是保險人若要終止保險合同,應當通知投保人,在向投保人發出終止合同的通知十五日后,才可能終止合同。
????其四,在保險人支付賠償金后,如果保險期限尚未屆滿,合同也沒有終止,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未受損失的部分,仍然承擔保險責任。
????如果投保人已經履行了支付整個保險期間的保險費的義務,那么,在保險期限屆滿前終止合同,應將一部分保險費退還給投保人。由于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終止合同之日止期間,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未受損部分也承擔了保險責任,這一期間的保險費是投保人應該支付的。因此,在保險期間內,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部分損失進行賠償以后,要終止保險合同的,應該先計算整個保險期間內保險標的未受損失部分的總的保險費,再計算自保險責任開始之日起至終止合同之日止的應收部分,以總的保險費減去應收部分,就是應該退還給投保人的保險費。
????第四十四條????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人已支付了全部保險金額,并且保險金額相等于保險價值的,受損保險標的的全部權利歸于保險人;保險金額低于保險價值的,保險人按照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比例取得受損保險標的的部分權利。
????[釋義]????本條是對保險標的殘值權利歸屬的規定。
????保險事故發生后,造成保險標的全部滅失的情況較少,大多數受損的保險標的還會留有殘值。保險標的殘值的權利歸屬根據保險人履行保險賠償責任的情況確定。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支付保險賠償金后,可以取得受損保險標的殘值的所有權。這是因為財產保險以賠償實際損失為原則,保險財產遭受損失時,被保險人最多只能獲得相當于保險標的實際價值的保險賠償金,不能因參加財產保險而取得額外利益。當保險人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全部保險賠償金后,理應取得受損保險標的殘值的所有權,否則被保險人就會獲得這部分財產的雙重利益。保險人取得保險標的殘值所有權的情況有兩種:其一,在足額保險情況下,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人支付了全部保險金額的,受損保險標的的全部價值歸屬于保險人;其二,在不足額保險的情況下,也就是保險金額低于保險價值的情況下,保險人按照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比例取得受損保險標的的部分權利。
????第四十五條????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
????前款規定的保險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已經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賠償保險金時,可以相應扣減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已取得的賠償金額。
????保險人依照第一款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不影響被保險人就未取得賠償的部分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
????[釋義]????本條是對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的規定。
????代位求償權,是指保險人可以用被保險人的名義向負有責任的第三方請求賠償的權利。這種權利存在于財產保險中,在人身保險中不適用代位求償制度。形成代位求償權有兩個必要條件:其一,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存在保險合同關系。正是由于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存在合同關系,保險人承擔了在發生保險事故后賠償保險金的責任,對保險標的損失作了賠償,才產生代位求償的法律關系,保險人也才成為代位請求賠償權利的主體。如果雙方沒有建立保險合同關系,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就不會有代位行使賠償請求權的基礎。其二,被保險人對第三方享有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在導致保險標的損害的保險事故是由第三方造成的情況下,被保險人才享有向該有責任的第三方請求賠償的權利。有了這項權利,才有保險人代位求償的基礎。如果不存在被保險人對第三方責任人的賠償請求權,當然不存在權利的轉移,保險人也就沒有代位求償的必要和可能。
????第四十六條????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人未賠償保險金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的請求賠償的權利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
????保險人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后,被保險人未經保險人同意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的,該行為無效。
????由于被保險人的過錯致使保險人不能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的,保險人可以相應扣減保險賠償金。
????[釋義]????本條是對因被保險人的故意或過錯行為致使保險人不能行使代位求償權法律后果的規定。
????在發生了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的保險事故以后,被保險人同時享有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的權利和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如果被保險人先向第三者進行索賠,第三者承擔了賠償責任,支付賠償金,對于已獲得賠償的損失,被保險人不能再向保險人索賠。也就是說,第三者賠償的金額如果等于或大于保險財產的實際價值,保險人就不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發生保險事故后,如果被保險人是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人支付了保險賠償金,則被保險人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依法應由保險人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只對未取得保險賠償的部分享有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法律賦予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是為了使有過錯的第三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體現了社會公平原則。由此可見,代位求償權的施行,具體體現了財產補償原則和社會公平原則。保險事故發生后,保險人未賠償保險金之前,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的,保險人就會失去代位求償權,有過錯的第三者就會逃避法律上的賠償責任,保險人的合法權益也會受到損害。為了制約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的行為,本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了這種行為的法律后果,這就是,被保險人將喪失從保險人取得保險賠償金的權利,其保險財產損失不能從保險人處得到賠償。
????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是法定權利,在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支付了保險賠償金后,被保險人所享有的向有過錯的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自動轉移,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隨之產生。只是由于保險人須要以被保險人的名義行使代位求償權,所以,被保險人只在名義上享有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因此,要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應該經保險人的同意,未經保險人同意,被保險人放棄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的行為,是無效的。
????代位求償權的成立必須具備一個基本條件,即:保險事故的發生是由于第三者的過錯所引起的,如果保險事故的發生并非是第三者的責任,就不存在代位行使權利的問題。被保險人是保險事故的直接受害者,應該掌握有關第三者責任的證據。如果因被保險人的疏忽大意,造成證據遺失,保險人就難以代位行使請求第三者賠償的權利。由于這是被保險人的過錯所致,被保險人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保險人可以扣減應該支付給被保險人的保險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除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故意造成本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保險事故以外,保險人不得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
????[釋義]????本條是對保險人不得行使代位求償權的范圍的規定。
????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是指作為自然人的被保險人,其配偶、子女、父母以及與被保險人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系的人。被保險人的組成人員,是指作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被保險人,其內部工作人員。一般情況下,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對保險標的具有與被保險人共同的利益。如家庭財產遭受損失,不僅被保險人的利益受損害,所有家庭成員的生活及工作都會受到影響;企業財產遭受損失,企業的生產和效益以及職工的利益也會受影響。因此,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通常不會故意造成保險標的的損失,一旦他們造成保險事故,實際上是給他們自己帶來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法律不必再追究他們的責任。因此,對于過失造成保險標的損失的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或者其組成人員,保險人不得行使代位求償權。
????第四十八條????在保險人向第三者行使代位請求賠償權利時,被保險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必要的文件和其所知道的有關情況。
????[釋義]????本條是對被保險人為代位求償權利的行使應盡責任的規定。
????在保險事故是由于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的情況下,保險人在賠償保險金后,才能取得代位向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第三者的損害與保險事故的發生具有因果關系,是代位求償權成立的要件,保險人必須取得第三者造成保險事故發生的有關證明,才能夠行使代位求償權,并從第三者處得到賠償。被保險人是保險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又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對于保險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應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被保險人應當將其所知道的有關保險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等情況告訴保險人,向保險人提供行使代位求償權所必要的有關證明文件。
????被保險人如果怠于履行這項法定責任,致使保險人不能行使代位求償權的,保險人可以按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相應扣減保險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保險人、被保險人為查明和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
????[釋義]????本條是對保險人承擔保險事故勘驗費用的規定。
????保險事故的性質,是指事故與保險人責任的關系。查明事故的性質,就是為了確認事故是否為合同中載明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對于保險責任范圍以外的事故造成的損失,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保險事故的原因,是指保險事故發生的直接誘因,查明保險事故的原因,可以確定保險人的除外責任。如,對于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造成的事故,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是指以貨幣計算的保險標的損失的數量和金額。查明保險標的損失程度,是為了確定應該支付的保險賠償金的數額,履行賠償責任。
????查明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是保險人明確承擔的責任范圍、劃清除外責任、最終確定應該支付的保險賠償金數額所必須履行的程序,是保險人理賠工作的一部分,不查明這些情況,保險人無法進行合理的賠付。因此,為查明本條規定的上述情況所支出的費用,是理賠所必須的,理應由保險人承擔。被保險人對于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沒有調查的義務,但是,被保險人可以協助保險人進行上述調查,這樣有助于縮短理賠時間,使被保險人能及時獲得賠償,盡早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利于社會的發展。所以,為了鼓勵被保險人幫助進行調查,對于被保險人為查明上述情況而支出的費用,也規定由保險人承擔,只是保險人承擔的費用應當是被保險人支付的合理的、必要的費用。
????第五十條????保險人對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的損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
????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釋義]????本條是對責任保險的定義及賠償方式的規定。
????責任保險,又稱為第三者責任保險,是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時,由保險人承擔其賠償責任的一種保險。訂立責任保險合同的目的,實際上是由保險人擔負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責任。
????責任保險的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在法律上應該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這與以某一具體的物質形態的財產為標的的保險有所不同。但是,由于發生民事賠償責任,就需要向受損害的第三者支付金錢或者實物作為賠償,所以,這種保險實際上是以被保險人的全部財產為保險標的的一種保險,也應屬于財產保險的范疇。
????在責任保險中,保險人的保險責任構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被保險人對于第三者在法律上應承擔的賠償責任;二是受損害的第三者必須向保險人請求賠償。缺少其中一個條件,保險人就可以不承擔保險責任。而以具體財產為保險標的的保險,保險責任的構成較為簡單,保險財產因保險事故而造成毀損滅失的,保險人即負有賠償責任。責任保險的目的是為了免除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責任,而以具體財產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目的在于補償被保險人自己的財產因保險事故所遭受的損失。
????投保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時,保險人可以直接向受損害的第三者支付保險金。這是由責任保險的目的決定的。責任保險合同具有免除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責任的法律效力。在責任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間內,一旦發生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損害的保險事故,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損害賠償責任,由保險人代為承擔,因此,保險人不必先將保險賠償金支付給被保險人,而可以直接向受損害的第三者賠償保險金。保險人履行賠償責任的具體方式,支付保險賠償金的時間、地點、金額,應按照民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執行。責任保險的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在法律上的損害賠償責任,而不是具體的財產,所以,責任保險合同中都沒有也不可能有保險金額,但可以規定保險人的賠償限額。本條第一款所指的合同,不僅指保險合同,還包括被保險人與受害的第三者協議約定的賠償金額。如果協議約定的賠償金額大于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人的賠償限額,則保險人只須按照賠償限額支付保險賠償金,其余部分由被保險人自己負責賠償。
????第五十一條????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給第三者造成損害的保險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訴訟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由被保險人支付的仲裁或者訴訟費用以及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
????[釋義]????本條是對保險人承擔仲裁或者訴訟費用的規定。
????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后,如果雙方不能達成賠償協議,則需要提起仲裁或訴訟,由仲裁機構或法院裁定或判決,否則賠償金額無法確定。由此可見,在被保險人與受損害的第三者不能達成賠償協議的情況下,仲裁或者訴訟是確定賠償金額所必須經過的程序。仲裁費用或者訴訟費用,是查明事故性質、原因及受損害的第三者損失程度所必須支出的費用,這項費用應該由保險人承擔。況且責任保險的保險人的責任范圍,包括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所負的一切賠償責任。仲裁費或訴訟費是為了使受損害的第三者盡快獲得賠償而必須支出的費用,由被保險人支付仲裁費用或訴訟費,也可以算作被保險人對受損害的第三人承擔的一種賠償責任,所以,仲裁費用或訴訟費應該由保險人承擔。本條規定的由保險人承擔,是指最終由保險人負擔這些費用。如果被保險人已經支付了仲裁或者訴訟費用,其可以向保險人請求給付。如果被保險人尚未支付這些費用,則可以由保險人代為支付。本條規定的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費用,是指因賠償糾紛引起的,為分清責任、確定賠償金額所必需支出的費用,如律師費等,也包括保險人同意支付的其他為處理賠償糾紛而發生的費用。
????如果保險合同中有不同的約定,應按照合同約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7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1988-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修正)
1986-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今年國債和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方案的決議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票據管理實施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新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3-07-18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