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條 林業建設實行以營林為基礎,普遍護林,大力造林,采育結合,永續利用的方針。
【釋義】 本條是對林業建設方針的規定。
一、根據本條的規定,我國林業建設的方針是,“實行以營林為基礎,普遍護林,大力造林,采育結合,永續利用”。所謂“以營林為基礎”,是指要把營林、造林工作作為林業建設的基礎,把培育、發展森林資源放在林業建設的首位。所謂“普遍護林”,是指要提高全社會的護林意識,要求社會各方面都要認真、切實地保護現有的森林資源,使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要履行保護森林資源的職責。所謂“大力造林”,是指要在認真保護現有森林資源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培育新的森林資源,擴大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覆蓋率。所謂“采育結合”,是指要把采伐森林和培育森林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互為促進,互為條件,在不斷擴大森林面積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采伐森林。在有計劃采伐森林的同時,不斷地擴大森林面積。所謂“永續利用”,是指在合理利用森林的基礎上,通過培育新的森林資源,使森林資源保持平衡及穩定的發展狀態,達到能連續不斷地滿足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永續利用實際上就是林業可持續發展。
二、由于林業建設包括培育、保護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內容,而且在現代社會的森林利用不僅是采伐利用,所以林業建設的方針,由培育森林和利用森林兩個方面的內容所組成的。培育森林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整個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利用森林則是把人們培育森林的勞動轉化為人們所需要的林產品和生態眼務,在這個培育與利用森林的過程中,發揮了森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所以培育森林和利用森林之間是互為聯系、互為制約、互為依存的關系。如果只強調培育而不允許利用,則失去了培育的目的和意義;如果只強調利用而忽視培育,則就難以永續利用,只能滿足短期利益,長此以往,也就失去了利用的前提條件。因此,林業建設方針是一個內容互為聯系、互為制約的統一整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已失效]
195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的決定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設置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條例(2019修正)
2019-05-30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旅行社條例
2009-02-20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4-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遼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9-03-28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法定節假日有關規定的通知
20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