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條 納稅人按照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稅務登記證件不得轉借、涂改、損毀、買賣或者偽造。
【釋義】 本條是對稅務登記證件使用管理的規定。
一、稅務登記證件是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監制,各級稅務機關核發,表明納稅人已經履行稅務登記義務的書面證明。
根據本條和國家有關規定,稅務登記證件應當載明納稅人名稱、住所、經營地點、統一代碼、法定代表人、經濟性質、經營方式、經營范圍、經營期限和證件有效期限等登記事項。納稅人申請減稅、免稅、退稅、領購發票、辦理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及稅務機關要求辦理的其他稅務事項,必須持有并出示稅務登記證件。
二、稅務登記證件作為納稅人履行稅務登記義務的證明,應當按照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使用和保管;應當在其生產經營場所內醒目位置懸掛;固定業戶外出經營,應當攜帶稅務登記證副本或者稅務機關核發的其他證件,亮證經營,并接受稅務機關的查驗。稅務登記證件不得轉借、涂改、損毀、買賣或者偽造。轉借,是指納稅人有償或者無償地將稅務機關核發給其專屬使用的稅務登記證件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轉讓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行為。涂改,是指納稅人利用化學制劑涂改或者其他非法手段抹去或者改寫稅務登記證件載明的登記事項的行為。損毀,是指納稅人采用涂抹、刻劃、水洗、燒烤及其他破壞性手段,使稅務登記證件破損,難以辨認真實內容的行為。買賣,是指納稅人以營利為目的,將稅務登記證件賣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行為。偽造,是指納稅人未依法辦理稅務登記并領取稅務登記證件,而仿造稅務登記證件,以假充真的行為。
上述行為嚴重違反國家關于稅務登記證件使用管理的規定,不僅破壞稅收征收管理秩序,同時,也為不法分子偷騙稅款提供了方便,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對納稅人不按照國家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者轉借、涂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行為,由稅務機關依法予以查處。
三、為了加強對稅務登記證件的使用管理,目前,國家對稅務登記實行定期驗證和更換制度。納稅人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持有關證件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驗證或更換手續。納稅人丟失稅務登記證件的,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書面報告,公開聲明作廢并申請補發,經稅務機關核準后,予以補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6年修訂)
2016-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名單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市轄區土地審批權限問題的答復
1990-11-12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已修正]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2-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0-27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法規匯編編輯出版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2017-11-19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04-30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