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其他好處或者玩忽職守,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釋義】
本條是關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違反本法有關規定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有以下四種。
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行為。這里所稱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的行為,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自己職務上主管、負責或者承辦的測繪管理工作所造成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歸個人所有的行為。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國家對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實行測繪資質管理制度。”“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依法取得相應等級的測繪資質證書后,方可從事測繪活動:(一)有與其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二)有與其從事的測繪活動相適應的技術裝備和設施;(三)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四)具備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對不符合這一條規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即構成“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的行為。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其他好處,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行為。這里所稱的“其他好處”是指財物以外的其他利益。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行為。這里所稱的“玩忽職守”,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紀律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工作馬虎草率,極端不負責任或者擅離職守,對自己應當負責的工作撒手不管,不傳達、不檢查、不報告等。本條規定的“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既是玩忽職守的表現,又是玩忽職守的后果。
4.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查處測繪違法行為是本法賦予他們的主要職責之一,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也是一種玩忽職守的行為,也要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兩種形式,即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
(一)行政責任。根據本條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有上述違法行為之一,但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和開除公職等方式。
(二)刑事責任。根據本條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有上述違法行為之一,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本條所涉及到的罪名主要有受賄罪和玩忽職守罪等。
1.受賄罪。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后果的,構成本罪。根據我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和第三百八十六條的規定,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輕重,分別給予下列處罰:(1)個人受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2)個人受賄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并處沒收財產。(3)個人受賄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受賄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4)個人受賄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對多次受賄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受賄數額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
2.玩忽職守罪。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不履行、不正確履行或者放棄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核發測繪資質證書,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構成玩忽職守罪。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構成玩忽職守罪應具備以下條件:(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具有玩忽職守的行為。所謂“玩忽職守”的行為是指不履行、不正確履行規定的職責的行為。不履行職責,即職責上的不作為,不盡自己應盡的職責或者擅離職守;不正確履行職責,即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嚴重不負責任、嚴重失職。(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的玩忽職守行為,導致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這是構成玩忽職守罪的重要條件。所謂“重大損失”,主要指造成的經濟損失數額巨大或造成的政治影響等。(3)玩忽職守的行為與重大損失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是由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的行為所造成的。如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雖然具有玩忽職守的行為,但是沒有給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雖然造成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但不是由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的行為造成的,都不能構成玩忽職守罪。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玩忽職守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2017-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一號
2013-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2004年修訂)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2008-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1999年12月20日至31日澳門公眾假日安排的決定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