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級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是如何分工的?
我國有四級人民法院,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直轄市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區人民法院,不設區的市人民法院。
為了便于當事人進行訴訟,便于人民法院審判和執行,各級人民法院,以及同一級別的不同人民法院在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有不同的分工,該種分工,也稱人民法院對于案件的管轄。當事人必須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才能對該案件進行審理和判決。
管轄分為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級別管轄,是按照案件的性質、影響范圍、復雜程度,在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進行分工,確定由哪一級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地域管轄,是按照當事人的住所地、訴訟標的的所在地或者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法律事實所在地的關系在同級人民法院之間進行分工。
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除了法律規定應當由中級、高級或者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外,其他民事案件均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即爭議標的額大,或者案情復雜,或者居住在國外的當事人人數眾多的涉外案件。
2.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即案件的影響超出了基層人民法院的轄區,在中級人民法院轄區內產生了影響。
3.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主要有兩類,一是有關專利糾紛的案件,一是海事海商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1.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2.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二、專利糾紛案件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于1985年確定下列專利糾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1.關于是否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案件,關于宣告授予發明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發明專利權的案件,關于實施強制許可的糾紛案件,關于實施強制許可使用費的糾紛案件,均有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人民法院。
2.關于專利申請公布后,專利授予前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費用的糾紛案件,關于專利侵權的糾紛案件(包括假冒他人專利尚未構成犯罪的案件),關于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的合同糾紛案件,分別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各類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人民法院。各省、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根據實際需要,經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可以指定本省、自治區內開放城市或者設有專利管理機關的較大城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作為審理其轄區內的上列案件的第一審人民法院。
三、哪些案件由海事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于1989年確定海事法院受理我國法人、公民之間,我國法人、公民與外國或者地區法人、公民之間,外國法人或者地區法人、公民之間的下列案件:
1.海事侵權糾紛案件,包括:(1)船舶碰撞損害賠償案件,其中包括浪損等間接碰撞的損害賠償案件;(2)船舶碰撞海上、通海水域、港口的建筑物設施的損害賠償案件,其中包括船舶觸碰碼頭、防波堤、棧橋、船閘、橋梁,以及觸碰航標等助航設施和其他海上設施的損害賠償案件;(3)船舶損壞在空中架設或者在海底、水下敷設的設施損害賠償案件;(4)船舶排放、泄漏有害物質或者污水,造成水域污染或者他船及貨物損害的損害賠償案件;(5)海上或者港口建設、作業以及拆船造成水域、港口或者他船及貨物損害賠償案件;(6)船舶航行、作業損壞漁網、其他捕魚設施和水產養殖的損害賠償案件;(7)航道中的沉船、廢棄物、海上作業設施不當影響船舶航行造成損失的損害賠償案件;(8)海上運輸或者海上、通海水域、港口作業過程中的人身傷亡事故引起的損害賠償案件;(9)非法留置船舶和船載貨物案件;(10)其他海事侵權糾紛案件。
2.海商合同糾紛案件。包括:(1)水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案件,其中包括遠洋運輸、含有海運區段的國際多式聯運、沿海和內河運輸,以及水水聯運、水陸聯運等水上貨物運輸合同糾紛案件;(2)水上旅客和行李運輸合同糾紛案件;(3)船舶的建造、買賣、修理和拆解合同糾紛案件;(4)以船舶作抵押或者以船舶營運收入作抵押的借貸合同糾紛案件;(5)租船合同糾紛案件,其中包括海船的光船租賃、定期租船、航次租船合同,沿海、內河運輸船舶的租賃、承包合同糾紛案件;(6)船舶代理合同糾紛案件;(7)貨運代理合同糾紛案件;(8)供應船舶營運或者日常所需物品等合同糾紛案件;(9)海員勞務合同糾紛案件;(10)海上救助、打撈合同糾紛案件;(11)拖航合同糾紛案件;(12)海上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其中包括海運貨物保險、船舶保險、油污和其他保賠責任險、人身保險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13)海上運輸聯營合同糾紛案件;(14)其他海商合同糾紛案件。
3.其他海事海商案件。包括:(1)海運、海上作業(含捕撈作業)中重大責任事故案件;(2)港口作業糾紛案件,其中包括在港區內進行測量、勘探、建港、疏浚、爆破、打撈、救助、拖帶、水上水下施工、港口裝卸(裝卸、駁運、保管)和理貨作業等糾紛案件;(3)共同海損糾紛案件;(4)裝卸設備、屬具、集裝箱滅失賠償糾紛案件;(5)海洋開發利用糾紛案件,其中包括對大陸架的開發和利用,海岸帶的開發和利用,海洋漁業和水產品的養殖的開發和利用,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海洋水下工程、海洋科學考察等糾紛案件;(6)船舶共有人之間的船舶經營、收益、分配糾紛案件;(7)船舶所有權、占有權、抵押權,或者海事優先請求權的糾紛案件;(8)認定船舶及其他海上無主財產的案件;(9)涉及海洋、內河主管機關的行政案件;(10)海運欺詐案件;(11)法律規定由海事人民法院受理的和上級人民法院交辦的其他案件。
4.海事執行案件。包括:(1)內河主管機關依法申請強制執行的案件;(2)海事仲裁機構作出裁決,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對方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案件;(3)申請執行與船舶和船舶營運有關的公證機關確認的債權文書的案件;(4)依據1958年在紐約通過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規定,申請我國海事法院承認、執行外國或者地區的仲裁機構仲裁裁決的案件;(5)依照我國與外國簽訂的司法協助協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則協助執行外國法院裁決的案件。
5.海事請求保全案件。包括:(1)海事請求權人為保全其海事請求權,在訴訟前申請扣押船舶的案件;(2)海事請求權人依合同規定,在訴前申請扣押船載貨物或者船用燃油的案件。
四、哪些案件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作為被告的公民的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公民以其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地,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霸婢捅桓妗笔敲袷掳讣_定地域管轄的基本原則,除民事訴訟法規定由原告住所地管轄和實行專屬管轄的案件,絕大多數民事案件都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針對以被告住所地確定管轄中的一些特殊情況,最高人民法院規定了以下情況確定管轄的原則:
1.雙方都被注銷城鎮戶口的,由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2.當事人戶籍遷出后尚未落戶的,有經常居住地的,由該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戶籍遷出不滿一年的,由其原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超過一年的,由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3.離婚訴訟雙方當事人都是軍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團以上單位駐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4.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5.雙方當事人都被勞動教養或者被監禁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被勞動教養或者被監禁一年以上的,由被告勞動教養地或者被監禁地人民法院管轄。
6.不服指定監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五、哪些案件為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下列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1.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比如對居住在國外的當事人提起離婚、收養訴訟。
2.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下落不明指公民離開最后居住地后沒有音訊。宣告失蹤指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經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判決下落不明人失蹤。
3.對被勞動教養和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4.對被注銷城鎮戶口的人提起的訴訟。
5.非軍人對非文職的軍人提起的離婚訴訟。
6.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的,或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被告沒有經常居住地的,另一方提起的離婚訴訟。
7.追索贍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六、因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因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便于人民法院調查取證、傳喚被告到庭,也便于判決的執行。鑒于合同糾紛大多數發生在履行過程中,由履行地法院管轄有利于法院審判活動的進行。案件的種類不同,合同履行地點也不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履行地點的,以合同約定確定履行地,當事人沒有約定履行地點或者約定的履行地點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仍不能確定的,原則上給付貨幣的,接受貨幣的一方為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履行地、其他標的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履行地。買賣合同的履行地可依照下列原則確定:
1.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將標的物交給第一承運人的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2.標的物不需要運輸的,出賣人和買受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該地點為履行地;不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出賣人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為履行地。
七、因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當事人可以選擇管轄人民法院嗎?
民事訴訟法雖然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也同時賦予了當事人對合同糾紛管轄人民法院的選擇權。合同雙方當事人選擇解決合同爭議的人民法院應符合以下條件:
1.應當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在口頭合同中選擇管轄人民法院的無效。
2.應當選擇與合同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3.協議選擇不得違反民事訴訟法關于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當事人選擇了解決合同糾紛的管轄人民法院的,按照當事人的約定確定管轄人民法院。
八、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之間關于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的協議。保險合同糾紛指投保人與保險人或者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與保險人因保險標的、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保險期間和保險責任開始時間、保險價值、保險金額、保險費以及支付辦法、保險金賠償或者給付辦法、以及違約責任等引起的糾紛。保險標的物,指投保人投保保險的財產,比如某建筑物、某運輸工具等。
九、因票據糾紛提起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因票據糾紛提起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票據支付地指憑票據付款的付款人的所在地。這里的票據,指以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為基本效能的有價證券。包括匯票、本票、支票。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本票是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票據糾紛一般是票據的發票、流轉、承兌過程中,發票人、受款人(或者持票人)、付款人之間發生的糾紛。由于票據可以代替現金作為支付工具,提高貨幣流通效率,可以避免攜帶現金的不便和風險,成為安全可靠、迅速簡便的匯兌工具,有些遠期票據還可以起到調劑資金暫時短缺的作用,因此,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票據的使用日益廣泛,在使用過程中票據糾紛也時有發生。
十、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運輸合同糾紛提起訴訟,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運輸合同糾紛,指在訂立、履行運輸合同過程中產生的糾紛。運輸始發地,指旅客運輸、貨物運輸的出發地。運輸目的地,指根據運輸合同約定的旅客、貨物最終到達地。
十一、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侵權行為指不法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產權(含知識產權)的行為。包括:侵害公民人身造成傷害或者死亡,侵害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飼養動物造成他人損害,因正當防衛、緊急避險造成損害,侵害公民、法人的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的發生地和結果地。比如某化工廠的工業廢水污染了5公里外的農民魚塘,該工廠所在地為侵權行為發生地,而農民的魚塘為侵權行為的結果地。受損害的當事人可以在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中選擇其一提起侵權訴訟。
十二、因鐵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以侵權為由提起訴訟的,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當事人可選擇其中之一提起訴訟。
鐵路、公路、水上、航空事故,指在履行運輸合同的過程中,因承運人的過錯或者發生意外事件致使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發生運輸事故,受害人可以基于合同關系提起訴訟,也可以選擇請求承運人承擔侵權責任。
十三、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損害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損害事故提起訴訟,由船舶碰撞地、碰撞船舶最先到達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這類訴訟一般都由海事人民法院管轄。目前,我國已在上海、廣州、青島、大連、天津、武漢、寧波、廈門、海口設立了海事人民法院。當事人可以在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中選擇其一提起訴訟。
十四、因共同海損提起的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因共同海損提起的訴訟,船舶最先到達地、共同海損理算地或者航程終止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原告可以選擇其一提起訴訟。
共同海損,指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貨物和其他財產遭遇共同危險,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支付的特殊費用。例如,船舶因風浪遇險,船長命令開艙拋貨,避免沉船,此種被拋入海中的貨物損失,屬于共同海損中的物質犧牲。船舶擱淺,又不能自行脫淺,請拖船協助拖帶或卸貨過駁,所有拖船、駁船的費用,屬于共同海損中支付的特殊費用。船舶因意外、犧牲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而損壞時,為了安全完成本航程,駛入避難港口、避難地點或者駛回裝貨港口、裝貨地點進行必要的修理,在該港口或者地點額外停留期間所支付的港口費,船員工資、給養、船舶所消耗的燃料、物料,為修理而卸載、儲存、重裝或者搬移船上貨物、燃料、物料以及其他財產所造成的損失、支付的費用,也應當列入共同海損。
十五、因房屋、土地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不能由當事人協議改變。不動產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是世界各國民事訴訟管轄的通例,主要是為了便于對不動產的調查、勘驗,便于判決的執行。
房屋、土地屬于不動產,不動產還包括山林、水庫、水塔、游泳池等附著于土地上不能移動或者移動后將減少其價值的財產。
十六、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被繼承人生前可能有不同的住所,比如一個是戶籍所在地,一個是經常居住地;其財產也可能置于不同的地方,比如房產在上海,存款在北京,家具、電器等日常用品在天津。為了便于確定繼承開始的時間、繼承人與被繼承人生前的關系、遺產的范圍和分配等問題,使繼承遺產的糾紛得到正確解決,民事訴訟法規定,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專屬管轄。也就是說,被繼承人有兩個以上住所的,在哪個住所內死亡,該住所地的法院對繼承糾紛有管轄權。主要遺產所在地,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確定,比如,主要是對存款的繼承發生糾紛,存款地應為主要遺產地,存款在不同的地方的,數量最多的存款地為主要遺產所在地;如果是對家具、家用電器等動產繼承發生糾紛,這些財產的相對集中的放置地為主要遺產地。當事人應當在對繼承糾紛有管轄權的法院之間選擇其中一個法院起訴。有時,主要遺產地不好確定,可以在被繼承人死亡時的住所地法院起訴。根據民事訴訟法關于專屬管轄的規定,如果繼承糾紛涉及的是房屋等不動產,只能在不動產所在地法院提起繼承的訴訟。
十七、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怎么辦?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十八、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怎么辦?
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一般指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遇到了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行使管轄權,比如,遇到了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等,不能行使管轄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比如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東城區的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
十九、當事人認為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對案件沒有管轄權怎么辦?
目前,受地方保護主義影響,在司法實踐中出現了一些爭管轄的情況,有的人民法院對案件本無管轄權,但卻立案受理。對此,當事人可以在人民法院受理后,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向受訴人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人民法院裁定駁回管轄權異議的,當事人可以上訴。但上訴后仍裁定駁回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在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進行訴訟。
二十、因海難救助費用提起的訴訟,由哪個人民法院管轄?
因海難救助費用提起的訴訟,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海難救助費用,指救助一方對遇難船舶、貨物或者人的生命進行營救后,根據救助事實,請求被救助一方給付一定的報酬。
二十一、兩個以上的人民法院對案件都有管轄權的,當事人可以選擇管轄人民法院嗎?
從民事訴訟法關于管轄的規定看,幾乎所有的民事糾紛都存在兩個以上法院都可以管轄的情況。兩個以上人民法院對案件都有管轄權時,當事人應當選擇其一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起訴的,比如侵權糾紛既向被告所在地,又向侵權行為的結果地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先立案的人民法院不得將案件移送給另一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立案前發現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不得重復立案;立案后發現其他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先立案的,裁定將案件移送給先立案的人民法院。
來源:中國人大網 2000年12月14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印花稅
2020-04-10怎樣的借條才算有效
2020-04-13交通意外相關的賠償標準
2020-04-16法定節假日加班,加班費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04-21夫妻離婚后,不要小孩不給撫養費是否犯法
2020-04-23離婚夫妻共同債務怎么認定?
2020-04-30訴訟離婚的過錯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0-04-29交通糾紛案件開庭時間是多久
2020-04-29哺乳期撫養費應該如何計算?
2020-04-29如何收集證據更有利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4-29離婚訴訟在登記地是否有權管轄立案
2020-04-30爭奪子女撫養權應該怎么樣取證?
2020-05-01法院起訴離婚都需要哪些手續?
2020-05-01丈夫婚外情怎么樣合法取證?
2020-05-01私生子有沒有權利享受繼承權?
2020-05-02離婚以后可以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嗎?
2020-05-02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02新婚姻法離婚債務是怎么分割的?
2020-05-02夫妻辦理離婚通常需要哪些手續?
2020-05-03夫妻離婚以后子女撫養權問題怎么解決?
2020-05-03機動車超速如何進行罰款
2020-05-03個人租房合同需注意哪些
2020-05-04銷售“假藥”,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6哪些情況可以拒交物業費
2020-05-06銷售假冒注冊商標,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7婚前存款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和如何保護?
2020-05-08夫妻婚后在房產證上加名字流程怎么走?
2020-05-10遺產的繼承程序是什么?遺傳的繼承比例是多少?
2020-05-11訴訟的有效期
2020-05-21合同陷阱有哪些?
2020-05-14房屋預告登記證明的辦理流程看過來!
2020-05-14怎么確定明星歌曲版權
2020-05-14企業雇傭童工會受到哪些處罰?
2020-05-15未成年人是否享有著作權
2020-05-15離婚后可以改變子女的姓氏嗎
2020-05-15資本市場上市會被公司帶來哪些好處和壞處?
2020-05-17員工涉嫌犯罪是否可以開除?
2020-05-18企業加班工資怎么計算以及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05-18刑事責任包括哪些?承擔刑事責任年齡是什么?
2020-05-19用人單位雇傭童工致其受傷如何處罰?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