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預售制越來越司空見慣,幾乎充斥著整個電商行業,這樣一種新玩法,并沒有給消費者帶來什么好感。現實生活中,一些商家采用預售制,拖延發貨、隨意更改發貨日期甚至單方面撤單、不接受退換貨。試想,這樣傲嬌的銷售模式,誰又會喜歡呢。
當前,隨著商品預售之風越來越風靡,商品的預售期也在不斷延長,從一開始的15天延長至45天再到90天甚至更長,個別消費者甚至等待商品的時間長達兩三個月,等東西收到,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雖然預售制是消費者集中“吐槽”的重災區,但還是有不少商家趨之若鶩。這背后的原因肯定不少,比如既可以減少庫存損耗,快速回籠資金,還能夠讓商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交易主動權”,在制定價格和確定發貨時間的問題上,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商家的安排,失去了“議價權”,商家也成功將風險轉嫁到了消費者身上。
此種行為著實令人氣憤,作為監管部門,理應強化約束,針對預售商品種類、發貨期限等問題制定統一規范,并讓平臺自查自糾,不讓預售成為侵權的一場陰謀。
商品超長預售迎來的會是一場空嗎?
?還有3天就‘618’了,又是一年狂購物的時間,如果遇到預售商品消費者還是會購買嗎?
相信還是會有很多消費者購買預售商品,因為有些東西是必須要買的,錯過了‘618’可能就要花更多的錢。
作為筆者,我是不會購買預售商品的。有過一次教訓就不敢在觸及。就今年3月份,天氣還很冷,我在抖音直播上購買了一件大衣,說是預售15天,我想15天也能接受,可想不到的是,我等了10天左右去看購買的商品,結果顯示還是15天,我就納悶了,為什么時間不動呢。我就找了他們的客服,客服說是因為商品發貨時間延長了。
在完全不通知我的情況下,延長發貨時間,讓我很是不爽,我要求退款,他們的客服卻說預售商品不能退款。我強忍著憤怒,繼續等待,結果一等就是2個月,等衣服收到的時候已經過了季節,穿不著了。
之后我就給了商家差評,大概意思是發貨實在太慢了,可誰曾想,他們的客服居然打電話把我說了一頓,說我為什么給差評,他們要扣錢之類的。
如此蠻橫的商家,我也是第一次見,預售寫的15天,一拖再拖,生生拖了2個月,延長時間也不跟我講一下,退款也不給退,給了差評還找消費者麻煩,這都什么商家啊。
筆者的朋友石某也遇到過這樣的事,買的狗糧預售7天,結果等啊等啊,一直都沒等到,退款也不給退,一直拖,拖到最后錢也沒了,狗糧也沒了。
商家不能為了規避自己公司的風險,損害消費者的權益
既然預售如此的令消費者不喜,為什么還會有這么多的商家前赴后繼,這究竟是一種無奈之舉,還是規避自身風險的投機行為呢?
?據一名女服裝店的老板說,他們可以借由預售提前測試市場反應,及時調整生產,按需向工廠下單,從而將倉儲成本降到最低,消費者也能因此享受到一定優惠。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有業內人士表示,一些網紅店鋪是一點風險都不想承擔,為了自己雙贏,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商家可能針對某件商品,預售的是一百件,但實際生產的卻只有七八十件,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消費者退貨,導致商品積壓,如果設置超長預售期,可以分批次發貨,把上一批顧客退的貨補到下一批顧客。若是商家發現預售的數據不太理想,可能會編造一些理由單方面撤單。
這些商家完全把消費者當成了試錯的小白鼠,如此行為,著實令人氣惱。他們利用自己的經營優勢地位,制造一場預售的盛宴,將產品備貨的庫存成本、時間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此種行為實質上就是不公平經營行為。
筆者認為消費者既然購買了預售商品,商家就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發貨,若是無故拖延發貨時間、單方面撤銷訂單、拒不退款發貨等都應該按照違法行為來處罰,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商家需為此承擔退款、退還預付款并且支付利息、合理費用等法律責任。
中消協也點名超長預售。對于部分商家設置預售商品不退換、預付金不退等不公平格式條款,中消協援引相關法規稱,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
“預售不能凌駕于消費者合法權益之上,商家理應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說。
相關規則應進一步明確完善,切勿讓不法商家鉆了空子
?近年來,隨著網購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去線下實體店購物,而是選擇網上購物,網上購物不但方便還便宜,只是網購在給廣大的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安全隱患。謝燕平說,“在預售模式下,目前只有商品房預售規則趨于完善,在普通商品領域,尤其是針對網絡交易形式,法律并未做出明確限定。”
謝燕平表示,監管部門應發布合規指引,明確預售商品的種類要求,并根據商品類別,對預售期限做出限制性規定;加強對平臺和商家的監督,重點打擊“隱瞞預售”“強制退款”“貨不對板”等鉆空子行為,通過信用檔案、黑名單等方式對商家進行管理,進一步提高違法失信成本,也為消費者選擇提供參考。
目前,也有一些平臺對此做出了規定,維護平臺安全有序。
交易的過程中,消費者貌似一直處于劣勢地位,很多時候都任由商家決斷,若是平臺都能設置更便捷的投訴和糾紛解決通道,讓消費者更有底氣維護自己的權益,相信消費體驗才會和諧穩定。
雖說大多數的情況下,消費者是認可商家的預售模式,但作為商家,也應當誠信經營,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若是商家不信守諾言,只會令消費者寒心,店鋪經營也不會好到哪里去。另外,作為平臺,也應該制定規則約束商家行為,對商家推出的預售模式加強監管。同時,還有必要出臺相應的規范性文件,更好遏制預售模式亂象。
以上就是關于商品預售的相關法律知識,若您有相關法律問題,可咨詢律霸專業律師。本文來源于優寶杖平臺,歸優寶杖、律霸平臺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匯票付款法律規定
2020-03-10兼職勞務協議了解一下
2020-03-25借款合同中借款人需要履行哪些權力義務?
2020-04-07全方位了解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二)
2020-04-09出納人員需要具備哪些職業道德?
2020-04-09商業地產糾紛處理
2020-04-15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處罰
2020-04-16危險物品肇事罪的認定
2020-04-16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表現形式
2020-04-20買來衣服洗了褪色,能不能退貨?
2020-04-282020年人身損害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04-28離婚孩子撫養權如何確定?
2020-04-30最新支付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8夫妻個人債務應該如何認定?
2020-04-29離婚子女撫養費數額標準多少錢?
2020-04-29什么人可以申請婚姻無效?
2020-04-30必須做筆跡鑒定之法律規定
2020-04-30哪些情況下交通違法會處罰
2020-05-06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是什么?
2020-04-30離婚后戶口如何遷出?需要什么程序?
2020-05-01妻子懷孕期間丈夫出軌能離婚嗎?
2020-05-01房屋買賣雙方私下公正是否有效
2020-05-01辦理繼承權公證需要哪些證件和材料?
2020-05-01軍人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5-02子女撫養費強制執行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03離婚咨詢律師需要交費嗎
2020-05-03離婚以后變更子女撫養權合法嗎?
2020-05-04夫妻離婚應該如何爭奪子女撫養權?
2020-05-04辦理離婚手續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0-05-05二手房過戶費用一般是多少
2020-05-28合同內容違反法律,合同有效嗎
2020-05-07離婚以后還能不能起訴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8商標申請具體流程是什么
2020-05-08校園侵權民事責任如何進行賠償
2020-05-08婚內出軌導致夫妻離婚財產分割需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5-09結婚以后房產贈與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派生分立了解一下
2020-05-09夫妻分居以后房貸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10離婚前對方故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處理?
2020-05-10破產清算和解散清算的區別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