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佛中法民一終字第130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鏡棠,男,1946年9月15日出生,漢族,住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三友崗60座108房。
委托代理人李軍,廣東天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廣東省佛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住所地: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中一路11座。
法定代表人何英,職務: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謝子奇,廣東群立弘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徐建民,男,1970年10月19日出生,漢族,戶籍所在地:湖北省監利縣大垸農場振興路142號。
上訴人陳鏡棠因勞動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石灣區人民法院(2003)佛石法民一初字第1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3年6月 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7月3日詢問了上訴人陳鏡棠及其委托代理人李軍、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徐建民。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原告陳鏡棠于1964年7月入職被告單位工作。雙方在1994年4月1日簽訂《勞動合同書》,合同期至退休。合同約定“一方違反勞動合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根據其后果責任大小,予以賠償,其違約金為1000至5000元”。從2000年5月開始,被告所屬的佛山市宏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業集團公司)按照佛山市石灣區人民政府的規定進行企業轉制。2001年9月12日,宏業集團公司召開中層干部意見咨詢會,對企業轉制的問題征詢意見。2002年6月13日,佛山市石灣區盈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宏業公司(含被告城鄉建設總公司)進行轉制。原在冊員工除年滿55周歲的男性干部、職工和年滿50歲的女干部以及年滿45歲的女職工外,其余干部、職工均按有關規定解除勞動關系,并按石府辦[2001]19號文標準計發經濟補償金。2002年6月30日,原、被告雙方達成協議,注明“企業轉制,從2002年7月1日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支付經濟補償金36個月,共25776元正。”該款原告已領取。訴訟中,原告陳述其解除勞動合同前三個月的平均工資為1299.99元,被告陳述原告的月平均工資為1220元。
原審判決認為:被告由于企業轉制,而需要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情形,在雙方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時,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三十天通知勞動者本人。這是情勢變更原則在本案中的體現,故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不構成違約,原告請求被告支付違約金5000元,缺乏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本案中,雙方已就解除勞動合同及有關的經濟補償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被告也按照協議金額予以了補償,原告已領取了補償款,因此原告陳述雙方未就經濟補償達成一致協議的主張,并以此請求被告繼續支付經濟補償金10720元,本院不予支持。訴訟中,被告雖然舉證證明有關解除勞動合同的事項已經過公告,但未能繼續舉證已按照法定形式以書面形式通知了原告本人,故依法應當支付原告當年一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的補償金。按照法律規定,關于勞動者工資標準的舉證責任歸于用人單位,由于訴訟中被告未能舉證證明原告關于工資標準的陳述不屬實,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故本院采信原告關于其工資為1299.99元的陳述,被告應支付的補償金為 1299.99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條,并參照《廣東省勞動合同管理規定》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判決:一、被告廣東省佛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應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陳鏡棠補償金1299.99元。二、駁回原告陳鏡棠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訴訟費50元由被告負擔。
宣判后,陳鏡棠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認為:一、被上訴人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嚴格按法律規定足額向上訴人支付經濟補償金。被上訴人以企業轉制導致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從而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法》第28條及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8條之規定,被上訴人應當按上訴人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因被上訴人企業月平均工資不低于1800 元,而上訴人勞動合同被解除前三個月的平均工資為1299.99元,故根據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11條之規定,被上訴人應按每月 1800元的標準向上訴人計付經濟補償金,這是我國法律對用人單位依情事變更原則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義務的強制性規定,用人單位不能以任何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或其他規范性文件,隨意降低對勞動者支付補償金的標準。因此,被上訴人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即負有按上述規定向上訴人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強制性義務,被上訴人應嚴格按上述規定履行法定義務,立即向上訴人補發應支付的經濟補償金。二、原判決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就勞動合同解除及有關的補償問題達成了一致,沒有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一)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勞動合同是由被上訴人單方解除的,并非雙方協商一致解除。被上訴人以企業轉制為由,于 2002年6月27日向上訴人出具《石灣區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職工(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單方解除與上訴人的勞動合同,并承諾按規定發給上訴人 36個月生活補助費,上訴人雖不同意被上訴人解除勞動合同,但被上訴人稱企業轉制是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勞動合同必須解除,如上訴人不愿意解除合同,自 2002年7月份起,被上訴人將停發工資,同時,如上訴人不在勞動合同上簽名同意解除勞動合同,被上訴人將不再向上訴人發放分文經濟補償金,上訴人在沒有任何選擇余地的情況下,被迫于2002年6月30日在勞動合同上簽名。因此,本案勞動合同的解除并非上訴人的真實意愿,更不是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協商解除,原審法院對上訴人被迫解除勞動合同之事實未進行任何調查,而僅憑上訴人在勞動合同的簽名即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協商解除合同,明顯屬于認定事實錯誤。(二)被上訴人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給上訴人的經濟補償金完全是根據石灣區政府有關文件確定的,并非與上訴人協商一致確定的。被上訴人解除勞動合同,按每月 716元的標準向上訴人計算經濟補償金,這完全是根據石灣區人民政府辦(2001)19號文《關于調整企業轉制中職工經濟補償金標準意見的通知》確定的,對于這一事實,被上訴人在原審中反復重申,并企圖以此為由免除其法定義務。原審法院沒有對被上訴人援引政府規范性文件是否得當以及援引的該文件是否與我國法律法規沖突進行審查和認定,也不顧上訴人在勞動合同解除時所處的弱勢地位及被上訴人強制解除勞動合同的客觀事實,僅以上訴人在勞動合同上簽名為由,錯誤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就經濟補償金進行了協商并達成了一致,這明顯有違《勞動法》確定的“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基本原則。(三)原審法院以上訴人領取部分經濟補償金為由認定上訴人自愿接受被上訴人的補償方案,沒有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①上訴人在勞動合同上簽名不能免除被上訴人法定義務。雖然上訴人在勞動合同上的簽名屬實,但對于被上訴人提出的補償方案,上訴人沒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更沒有表示接受被上訴人提出的補償方案,上訴人簽名只是對被上訴人以轉制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確認,并不影響上訴人依法律途徑向被上訴人追償少支付的經濟補償金。同時,勞動合同受《勞動法》的調整,而《勞動法》對勞動合同的解除,用人單位應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有強制性規定,如果用人單位違反該強制性規定,即使勞動者在簽署勞動合同時作出了有違真實意愿的意思表示,也不能因此而免除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原審法院以上訴人在勞動合同上簽名為由,認定上訴人自愿接受被上訴人單方提出的補償方案,屬于認定事實錯誤。②上訴人接受被上訴人支付的部分經濟補償金并不能免除被上訴人的法定義務。本案勞動合同被解除后,因生活困難,上訴人領取了被上訴人支付的部分經濟補償金,這并不能代表上訴人接受被上訴人的補償方案,被上訴人依法負有向上訴人足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法定義務,被上訴人向上訴人支付的部分補償金只能視為其向上訴人履行了部分義務,上訴人領取該筆經濟補償金也只能視為上訴人接受被上訴人部分履行,但義務人部分履行義務不能免除其全面履行義務,權利人接受部分履行更不會導致權利的喪失。上訴人在接受被上訴人部分履行后,通過法律途徑要求被上訴人按法律規定全面履行義務,完全符合法律規定,更符合我國法治建設的要求。原審法院完全不顧上訴人在勞動合同解除后生活上遭遇的實際困難,以上訴人領取了被上訴人支付的部分經濟補償金為由,認定上訴人自愿接受被上訴人的補償方案,不僅沒有任何事實依據,而且有違我國勞動法的立法精神。三、被上訴人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按約向上訴人支付違約金,原判決認定被上訴人單方解除合同不構成違約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根據勞動合同第七條對違約責任的規定,一方違反勞動合同,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應根據其后果責任大小,予以賠償。本案勞動合同解除雖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但被上訴人未按法律規定提前通知上訴人,并沒有按法律規定向上訴人足額支付經濟補償金,即違反了勞動合同,構成了違約,應按約向上訴人支付違約金。原判決認定被上訴人單方解除合同沒構成違約因而不應向上訴人支付違約金沒有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綜上所述,上訴人請求:1、撤銷原審判決第二項,依法改判被上訴人立即向上訴人支付經濟補償金42642元、違約金5000元;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
上訴人陳鏡棠在二審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被上訴人廣東省佛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答辯認為:一、上訴人已在解除勞動合同書上簽名,并領取了經濟補償金,所以雙方已經就解除勞動合同達成一致意見。二、被上訴人已按規定支付了經濟補償金。依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5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依此規定,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的補償已大幅超過12個月的補償標準,上訴人收取經濟補償金后,單方認為未就補償達成一致協議,而向法院請求支付經濟補償金是無法律根據的。三、被上訴人不存在違約問題。由于企業經營困難,面臨破產。石灣區政府經區委、區政府聯席會議討論通過,并經石經貿(2002)25號文批準,對企業進行轉制,依《勞動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上訴人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經協商上訴人亦同意終止合同,按規定收取了經濟補償,被上訴人的行為符合《勞動法》的有關規定,不存在單方違約問題。綜上所述,被上訴人已按勞動法規定履行了自己的義務,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上訴,維持原判。
被上訴人廣東省佛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二審期間未提交新的證據。
經審查,上訴人對原審確認的“2001年9月12日,宏業集團公司召開中層干部意見咨詢會,對企業轉制的問題征詢意見”有異議,認為此事實不存在;對 “2002年6月13日,佛山市石灣區盈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宏業公司(含被告城鄉建設總公司)進行轉制”有異議,認為根本沒有發布公告;對 “ 2002年6月30日,原、被告雙方達成協議”有異議,認為雙方沒有達成協議。其余事實無異議。對上訴人無異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即具有法律效力。本案中,上訴人和被上訴人于2002年6月份在雙方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的變更合同記錄欄中分別簽名或蓋章確認了記錄欄中所記載的有關解除勞動合同和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內容,應視為雙方已經就解除勞動合同和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問題達成了一致意思,且該意思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合法有效的協議,依法應受法律保護。被上訴人已依約支付了經濟補償金,上訴人亦領取了約定的經濟補償金,所以,雙方之間有關經濟補償金的權利義務關系已因雙方的履約行為而得以消滅,上訴人不再享有要求被上訴人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權利,被上訴人也不再負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義務。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補發應支付的經濟補償金的主張無理,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認為其在以上變更合同記錄欄中的簽名并非是對經濟補償金問題的確認,而只是對解除勞動合同的確認,本院認為上訴人該項主張明顯與事實不符,因為解除勞動合同和支付經濟補償金同是變更合同記錄欄中所記載的內容,依一般生活經驗,上訴人在內容底下簽名的行為應視為對全部內容的確認而不能理解為只對其中一項內容確認。上訴人認為在變更合同記錄欄中簽名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但上訴人并未能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當時存在欺詐脅迫或重大誤解等導致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形。所以,本院對上訴人的以上主張不予支持。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已構成違約,應按約向上訴人支付違約金,但是否構成違約不能根據勞動關系由一方先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即認為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因為在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過程中,應是由一方先行提出解除勞動關系,但最后只要雙方就解除勞動合同的有關問題達成了一致意思,即不屬于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本案解除合同雖由被上訴人首先提出,但隨后雙方已就解除勞動合同和支付經濟補償金問題達成了合意,故不屬于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而屬于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支付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金無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陳鏡棠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黃 學 軍
代理審判員 羅 睿
代理審判員 奉 慕 明
二○○三年七月四日
書 記 員 周 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減刑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用)
2020-10-14刑事自訴狀(自訴案件用)
2020-10-14解除強制措施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抗訴(上訴)案件出庭檢察員意見書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刑事賠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公安局處理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隨案移交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公安局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刑事偵查卷宗
2020-10-14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