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王德雄訴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期貨交易糾紛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238人看過

云南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4)昆民四初字第13號

  原告王德雄,男,漢族,1964年9月7日出生,現住云南省昆明市環城南路498號。

  被告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住所:云南省昆明市青年路387號華一廣場17樓。

  法定代表人陳思雄,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謝明斌,友元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王德雄訴被告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期貨交易糾紛一案,本院于2003年12月23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1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德雄及被告的委托代理人謝明斌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德雄起訴稱:本人于2003年10月9日以前,就持有買進的4手(每手5噸)2004年5月份交貨的天然橡膠期貨品種。2003年 10月10日下午,因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本人的持倉保證金一度出現負值。按照與被告簽訂的合同第四節第二十九條及第三十條規定,被告方只能通知本人增加保證金,如果本人在第二個交易日9時前還未追加保證金,才有權利強行平倉。但是被告在當日第一次與本人電話聯系時,只字未提需追加保證金一事,只說持倉出現風險,保證金不夠,需要砍倉,并在沒有本人交易指令的情況下,強行以14420元/噸的價位平倉1手賣出5噸本人持有的合約(客戶下達交易指令,如果場內交易,本人必須在公司內才能下單,但當日下午我根本不在場,有兩位證人可證明我當時整天都與他們在云晨公司看行情,不可能在日盛公司下單;如果是網上交易,需申請并還要簽一份補充協議,取得網上交易資格,并設網上交易密碼,但本人從未申請過,未簽過該協議,也沒有網上交易資格。最后一個下單方式是電話委托,客戶必須報出帳號、密碼、合約品種、買賣方向、買賣數量、買賣價格、開倉或是平倉,同時公司方面必須作電話錄音,才能完成下單,而本人從未發出過這樣的指令,被告方也絕對提供不出錄音)。被告盤房第二次與本人聯系時,本人強烈要求說:“不平(倉),不平,3千元算什么,我加就是了。”接著對方就說: “我掛單了”,一會就說:“成交了,成交價14385”,即以14385元/噸的價格,又強行賣掉了我的1手5噸天然橡膠期貨合約。關于我接電話時的態度及我對對方說的話,有兩位在場的云晨公司的客戶可以作證,他們即非我的親戚,也非我的朋友,只是同在云晨期貨公司看行情的客戶。對于這種無理的搶錢行為,我真是義憤填膺,在下一交易日即10月13日(周一)即與他們進行交涉,但無結果,為減少損失,當日我就加了5千元人民幣想買回該合約,但因漲停板未買成。第三天即10月14日又分兩次共加了4千8百元資金,終以15480元/噸的價格買回2手該期貨合約。如果沒有被告前述不合理的嚴重違約行為,就不會使我以如此高的價格去買回該2手合約,因此,被告必須承擔因違約而造成本人的買賣價差損失共計:(15480—14420)×5(噸)+(15480— 14385)×5(噸)=10775元,同時還需承擔為賣出2手期貨合約所支付的交易費用50元,及為買回該期貨合約所支付的交易費用50元,即要求被告賠償價差損失及交易費用共計10875元,并承擔本訴訟的訴訟費445元。因此,訴至法院,提出如下訴訟請求:一、判令被告賠償因違約行為所造成的買賣價差損失及交易費用共計10875元;二、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共計445元。

  被告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答辯稱:2003年10月10日我方采取的強行平倉行為是根據雙方簽訂的期貨交易合同實施的。當時,由于原告方的持倉保證金不夠,在征得原告同意的情況下我方采取平倉措施,由此產生的損失根據合同約定應當由原告承擔。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請求依法予以駁回。

  綜合各方訴辨主張,本案各方當事人對以下問題存在爭議:一、2003年10月10日上午被告以14420元/噸的價格賣出原告持有的1手天然橡膠是否屬于強行平倉行為?二、2003年10月10日被告賣出原告持有的2手天然橡膠是否屬違約行為?

  針對以上爭議,原告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

  1、原告與被告簽訂的《網上期貨交易經紀合同》包括“客戶須知”、“期貨交易風險說明書”、“電子化(網上)期貨交易風險揭示”、“電子化(網上)期貨交易經紀合同”等部分,欲證明:雙方簽訂了合同;

  2、被告提交給原告的《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4張,欲證明:原告原持倉合約被被告強行平倉后,原告又以高價買回,造成手續費及買賣價差等損失;

  3、被告開具給原告的《客戶保證金收據》3張,欲證明:原告有追加保證金的能力,為買回該兩手合約原告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

  4、原被告之間在2003年10月10日就天然橡膠期貨平倉交易的電話談話錄音卡式磁帶,欲證明:被告未提及需追加保證金也未詢問或協商是否能追加保證金等事宜,屬違約行為;平倉并非根據原告指令,系被告強行平倉;在被告強行平倉前,原告已經明確表示不同意平倉而愿意增加保證金;

  5、被告將原告持有的天然橡膠期貨合約平倉后原告找被告進行評理交涉的錄音,欲證明:平倉系被告強行所為,對此已經向被告進行了交涉但未果;

  6、訴訟費發票,欲證明:原告預交的本案訴訟費數額。

  被告對原告提交的第1、2、3、4、6號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根據第1號證據雙方簽訂的《網上期貨交易經紀合同》第29、30條的約定,在原告保證金不足而又不及時追加的情況下,被告只能對原被告的期貨合約強行平倉。原告的第2號證據只反映了原告期貨合約在減倉措施之前和之后的情況,不能證實原告主張的損失情況。原告的第3號證據只能證實原告追加過保證金,不能證實原告主張的損失情況。原告的第4號證據是從被告公司翻錄出來的,被告同時也向法院提交了該部分錄音作為證據;該份錄音表明:(1)當時是被告公司的工作人員主動打電話給原告告知其保證金不夠,要求其減倉,被告已盡了通知義務;(2)采取減倉措施是當時可供選擇的措施之一,被告公司打給原告的第一個電話是2003年10月10日上午9:26,后三個電話是當日下午1:38 -1:40之間,原告如果對被告上午的減倉措施有異議,可及時追加保證金或向被告提出,但原告并未提出;(3)在上午的電話交談中原告是同意賣出其所持天然橡膠期貨合約采取減倉措施的,在下午關于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交易的電話交談中,原告雖然堅持說愿意追加保證金,而不賣出其所持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但當時原告在有時間完成追加保證金的情況下并未及時追加保證金,故被告只能采取減倉措施。原告的第6號證據是其預交的訴訟費發票,對于證實本案訴訟費數額被告無異議。原告的第5號證據是原告在未征得被告公司同意的情況下私自錄音的,從證據的取得形式到內容被告均不予認可。并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

  1、被告公司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經濟業務許可證》,欲證明:被告具備期貨經紀業務的法定資格;

  2、被告與原告簽訂的《網上期貨交易經紀合同》包括“客戶須知”、“期貨交易風險說明書”、“電子化(網上)期貨交易風險揭示”、“電子化(網上)期貨交易經紀合同”等部分,欲證明:原、被告之間建立了合同關系;

  3、2003年10月9日及10日原告名下的《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欲證明:原告買入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價格及被告賣出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價格;

  4、原被告之間在2003年10月10日就天然橡膠期貨平倉交易的電話談話錄音光碟及根據錄音光碟整理的書面材料,欲證明:平倉時原、被告之間的電話交談情況,即原告追認了2003年10月10日上午被告替其賣出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行為,2003年10月10日下午雖然原告始終不同意被告再賣出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但原告也并沒有按約及時追加保證金,故被告只能采取減倉措施;

  5、2003年10月9日、10日、13日及11月26日天然橡膠期貨價格變化K線圖,欲證明: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價格變化情況是不可預測的,原告提出所謂的損失完全是雙方不可能預期的,也不是必然出現的。

  原告對被告提交的全部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告的第3號證據中2003年10月10日原告名下的《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并沒有原告的簽字確認,因為原告不認可這個交易結果。被告的第4號證據與原告提交的第4號證據內容是一致的,但不同意被告欲證明的內容,該證據證實了原告欲證明的事實(詳見前文原告舉證部分)。被告的第5號證據表明的天然橡膠期貨合約價格變化情況是真實的,但不同意被告通過該證據欲證實的情況。對被告的第1、2號證據欲證實的事實無異議。

  因原告對被告提交的全部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故本院對被告提交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因被告對原告提交的除第5號證據之外的其余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故本院對原告提交的除第5號證據之外的其余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經審查被告的第1號證據中的工商登記材料并結合原、被告雙方的陳述,本院認為可以確認:被告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領取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并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的期貨經紀公司。原告的第1號證據及被告的第2號證據均證實:2003年6月2日,被告向原告出示了《客戶須知》、《期貨交易風險說明書》及《電子化(網上)期貨交易風險揭示書》等材料之后,原、被告之間簽訂《電子化(網上)期貨交易經紀合同》,約定了原告委托被告進行期貨交易的相關事宜。原告第2號證據及被告第3號證據中2003年10月9日原告名下的《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均證實:原告在2003年10月9日時持有4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其中3手是以14830元/手的價格買入,另1手是以14810元/手的價格買入,原告在該《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上簽字確認。原告的第4號證據及被告的第4號證據都是通過原告與被告工作人員之間在2003年10月10日的4次電話通話情況表明當時原、被告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其中雙方第1次電話通話(時間約為:當日9:28)涉及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交易情況,雙方第2、3、4次電話通話(時間約為:當日13: 38、13:39、13:40)涉及另外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交易情況;雙方第1次電話通話是被告工作人員打電話給原告,接通之后直接告知原告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價格下跌了,并且將要出現跌停版,因此原告的保證金不夠了,需要采取平倉措施,原告當即表示同意賣出其所持有的2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即此刻原告對被告公司工作人員告知的情況及提出解決保證金不夠這一問題的建議并無異議,之后原告的意思表示又發生了變化,先是同意賣出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后又連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都不同意賣出,即此刻原告確定的意思表示是不同意賣出其所持有的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但被告公司工作人員沒有遵照原告的指令進行交易,而是隨即強行賣出了原告持有的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雖然在此之后被告公司工作人員告知了原告賣出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數量為1手成交價為14420 元,而原告也回答“好嘛,好嘛”,但因為電話通話方式具有通話雙方不見面、交談時間短等特殊性,而且原告此刻話語的內容較為含糊,意思表示并不清楚,再綜合原告與被告公司工作人員在該次電話中的全部通話內容分析,故本院認為原告在此刻的話語并沒有對被告工作人員強行賣出原告持有的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行為作出了追認的意思表示,對被告主張的原告在此次電話通話中最終同意被告賣出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事實本院不予確認;在雙方第2、3、4次電話通話中,原告始終沒有同意被告再次賣出原告持有的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但被告再次強行賣出了原告持有的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本院對此事實予以確認。原告第2號證據及被告第3號證據中2003年10月10日原告名下的《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均證實:原告持有的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于2003年10月10 日分別以14420元/手的價格及14385元/手的價格各賣出1手,交易費用50元,原告沒有在該份《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上簽字確認。原告第2號證據中2003年10月14日原告名下的《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證實:原告于2003年10月14日以15480元/手的價格買入了2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交易費用50元,原告沒有在該份《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上簽字確認。原告第3號證據證實:原告分別于2003年10月13日增加保證金5000元,同月14日增加保證金4800元。原告的第5號證據,屬視聽資料證據類型,但因系原告在未征得被告同意的情況下單方進行錄音而取得的錄音磁帶,而被告又對原告取得該證據的形式及證據的內容均提出異議,故本院對該份證據不予采信。被告的第5號證據可以證明 2003年10月9日、10日、13日及11月26日天然橡膠期貨價格變化K線圖情況。

  另外,歸納原、被告訴辨主張及庭審中雙方無爭議的事實是:

  2003年10月10日,因天然橡膠期貨價格下跌,原告委托被告進行期貨交易的資金出現了“可用資金”為負值,且權益持倉比小于交易所保證金收取比例的情況。2003年10月10日是星期五,下一交易日為13日(因為11、12日是星期六、星期日屬節假日,期貨交易市場不開市交易)。 2003年10月13日,天然橡膠期貨價格出現了漲停版的情況。

  根據庭審和質證,綜合以上分析,本院確認如下事實:

  被告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領取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并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的期貨經紀公司。2003年6月2日,被告向原告出示了《客戶須知》、《期貨交易風險說明書》及《電子化(網上)期貨交易風險揭示書》等材料之后,原、被告之間簽訂《電子化(網上)期貨交易經紀合同》,約定:下達交易指令人及資金調撥人均是原告王德雄本人(該合同第八條內容);乙方(被告)的交易結果不符合甲方(原告)的交易指令或者強行平倉不符合約定條件,乙方有過錯并給甲方造成損失的,應當在下一交易日閉市前重新執行甲方交易指令,或者恢復被強行平倉的頭寸,并賠償由此造成的直接損失(該合同第十五條);雙方商定,乙方采用下述方式來控制甲方期貨交易的風險,甲方保證自覺遵守:乙方以“可用資金”來結算甲方的期貨交易風險,“可用資金”為甲方實際權益減去其持倉保證金后的資金金額,當甲方的“可用資金”為正值時,甲方可正常交易,當“可用資金”為負值,但權益持倉金額比大于交易所保證金收取比例時,甲方不能開新倉,當“可用資金”為負值,且權益持倉比小于交易所保證金收取比例時,乙方將向甲方發出追加保證金的通知(該合同第二十九條);甲方因交易虧損或者其他原因,交易風險達到第二十九條約定的需追加保證金的條件時,乙方將按照本合同的三十四條的約定方式向甲方發出追加保證金的通知,甲方應在下一交易日開市前及時追加保證金或者采取減倉措施,否則乙方有權在不通知甲方的情況下,對甲方的部分或者全部未平倉合約強行平倉,直至甲方的“可用資金”為正值,甲方承擔強行平倉的手續費及由此發生的損失(該合同第三十條);甲乙雙方商定,乙方采取下述方式向甲方發出追加保證金通知書、強行平倉通知書:1、在乙方營業場所當面通知;2、電話通知,甲方制定聯系電話6615601;甲方同意,當乙方采用上述方式均不能與甲方及時取得聯系時,乙方有權采取強行平倉措施,由此造成的損失由甲方自擔(該合同第三十四條)等內容。在2003年10月9日,原告持有 4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其中3手是以14830元/手的價格買入,另1手是以14810元/手的價格買入。2003年10月10日,因天然橡膠期貨價格下跌,原告委托被告進行期貨交易的資金出現了“可用資金”為負值,且權益持倉比小于交易所保證金收取比例的情況。隨即被告工作人員打電話與原告取得聯系,雙方之間就原告保證金情況及是否采取減倉措施等事宜通過4次電話通話進行了協商交談,其中雙方第1次電話通話(時間約為:當日9:28)涉及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交易情況,雙方第2、3、4次電話通話(時間約為:當日13:38、13:39、13:40)涉及另外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的交易情況。雙方的第 1次電話通話中原告既沒有指令被告賣出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也并沒有對被告工作人員強行賣出原告持有的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行為作出了追認的意思表示。在雙方第2、3、4次電話通話中,原告始終沒有同意被告再次賣出原告持有的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但被告再次強行賣出了原告持有的1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2003 年10月10日原告名下的《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表明:原告持有的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于2003年10月10日分別以14420元/手的價格及14385元/手的價格各賣出1手,交易費用50元,原告沒有在該份《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上簽字確認。2003年10月14日原告名下的《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表明:原告于2003年10月14日以15480元/手的價格買入了2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交易費用 50元,原告沒有在該份《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客戶交易報表》上簽字確認。原告2003年10月14日買入2手天然橡膠期貨合約時的價格均高于其所持有的天然橡膠期貨合約在同月10日分別賣出2手的價格,其間差額為10775元「(15480元/手-14420元/手)×5噸+(15480元/手- 14385元/手)×5噸」,該2次交易的交易費為100元,以上共計10875元。原告曾經分別于2003年10月13日增加保證金5000元,同月 14日增加保證金4800元。2003年10月9日、10日、13日及11月26日天然橡膠期貨價格都各不相同,都在變化之中。另外,2003年10月 10日是星期五,下一期貨交易日為13日(因為11、12日是星期六、星期日屬節假日,期貨交易市場不開市交易)。2003年10月13日,天然橡膠期貨價格出現了漲停版的情況。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通過簽訂合同建立了委托代理期貨交易法律關系,原告是委托人,被告是受托人,原告委托被告的事項是進行期貨交易,原、被告在此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應受雙方簽訂之合同條款內容及相關法律規定的約束。因本案中原告并未指令被告代其賣出天然橡膠期貨合約,即被告是在沒有原告指令的情況強行將原告持有的天然橡膠期貨合約賣出2手,屬被告的強行平倉行為。按照雙方的合同約定條款,當原告委托被告進行期貨交易的資金出現了 “可用資金”為負值,且權益持倉比小于交易所保證金收取比例的情況時,原告應當及時追加保證金或者采取減倉措施,追加保證金的最后期限為下一交易日開市前;否則,被告有權對原告持有的期貨合約強行平倉,直至原告的“可用資金”為正值。即雙方合同約定的被告可以采取強行平倉措施的必備條件之一是在被告通知原告需追加保證金之日的下一交易日開市之前原告沒有及時追加保證金。而本案中,被告在告知原告保證金不夠的當日既采取了強行平倉措施,該行為違反合同關于被告采取強行平倉措施的相關約定,屬于被告強行平倉不符合合同約定條件、時間的情形。被告應對該不當行為按約承擔相關民事責任。被告認為原告在此情況下應該立即追加保證金,否則被告立即有權采取強行平倉措施的訴訟觀點,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根據雙方合同約定,在此情況下,被告應當在下一交易日閉市前重新執行甲方交易指令,或者恢復被強行平倉的頭寸,并賠償由此造成的直接損失。而原告主張的其自行買入與被告強行平倉同種類同等數量期貨合約而高于被告強行平倉的成交價款的差額部分及相關交易費,確系本案中原告損失,且該損失并沒有超出按照雙方合同約定被告應承擔違約責任的范圍,故原告的該訴訟請求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

  據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及最高法院《關于審理期貨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十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被告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給原告王德雄違約損失人民幣10875元。

  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45元,由被告云商日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于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雙方當事人均服判的,本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若負有義務的當事人不自動履行本判決,享有權利的當事人可在本判決規定履行期限屆滿后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向本院申請強制執行:雙方或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為一年;雙方均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申請強制執行的期限為六個月。

  審 判 長 陳 林

  代理審判員 陳寒梅

  代理審判員 代曉明

  二○○四年二月十七日

  書 記 員 楊 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吳妙瓊

吳妙瓊

執業證號:

14405201711995463

廣東樂群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吳妙瓊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川市| 武强县| 南昌市| 区。| 油尖旺区| 罗定市| 宁河县| 江阴市| 沽源县| 伊吾县| 西昌市| 青神县| 莲花县| 宁城县| 讷河市| 平乡县| 郴州市| 广元市| 阜城县| 湘潭县| 武乡县| 淮阳县| 邛崃市| 遂溪县| 兴国县| 济宁市| 平湖市| 普兰店市| 闽清县| 开鲁县| 岱山县| 韩城市| 哈密市| 综艺| 大同市| 若尔盖县| 永宁县| 综艺| 岳西县| 临澧县|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