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
(2007)滬二中民二(民)終字第337號
?
上訴人張正平
被上訴人陳賢忠
被上訴人上海南房(集團)有限公司
上訴人張正平因房屋租賃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2006)黃民四(民)初字第107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系爭本市學前街19號底層6室(面積7.1平方米)房屋原系陳愈勛(系張正平的外祖父、陳賢忠祖父)生前承租的公有住房。張正平于1989年12月6日遷入戶籍,并居住至今,陳賢忠于1973年7月10日遷入戶籍,但居住在外。2001年7月27日,陳愈勛報死亡。2002年11月22日,陳賢忠向公房出租人上海南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房集團)提交《變更租賃戶名申請書》,要求變更其為系爭房屋承租人,該申請書上加蓋同住人張正平印章。同時,陳賢忠向南房集團出具一份《具結書》,內容為:由于我父母雙亡,并且我父輩直系上海無人,現將我祖父陳愈勛承租房屋過戶給我,若有虛假,本人承擔法律責任。嗣后,南房集團將系爭公房的承租人變更為陳賢忠。2006年3月,張正平訴至法院,請求判令確認陳賢忠與南房集團變更系爭房屋承租人的行為無效。
原審法院認為,系爭房屋原承租人陳愈勛去世后,張正平與陳賢忠均屬可以繼續履行租賃合同的同住人,根據有關規定,兩人應協商確定新的承租人。張正平認為陳賢忠未與其協商而私刻印章擅自更戶的意見,原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但張正平并未提供證據證明《變更租賃戶名申請書》上加蓋的印章系陳賢忠私刻,故對張正平的該項主張不予采納。另南房集團在庭審中明確表示,即使兩人未曾協商,比較張正平與陳賢忠的具體情況也應指定陳賢忠為新的承租人。綜上所述,張正平的訴訟請求,依據不足,難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條之規定,判決如下:駁回張正平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由張正平負擔。
張正平不服原審法院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陳賢忠向南房集團提交的《變更租賃戶名申請書》上的“張正平”的印章系陳賢忠私刻,與副食品價格補貼上的印章不符。2005年6月,張正平申報女兒戶口時才得知系爭公房的承租人已變更為陳賢忠。原審法院判決有誤,要求依法改判,支持其原審時的訴訟請求。
陳賢忠未作答辯。
南房集團辯稱,南房集團是根據規定程序審核陳賢忠提交的《變更租賃戶名申請書》,該申請書上加蓋張正平印章,應認為同住人已協商一致,且系爭房屋的租金一直是張正平支付,租賃戶名變更后,房屋租金帳單收據上的戶名已變更為陳賢忠,現張正平稱不知曉租賃戶名已變更,不合情理。原審法院判決正確,要求維持原判。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事實無誤,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南房集團根據陳賢忠提交的《變更租賃戶名申請書》,依據相關規定及程序,經審核后確認系爭房屋承租人變更為陳賢忠,并無不當。且租賃戶名變更后,房屋租金帳單收據上的戶名已變更為陳賢忠,而系爭房屋的租金一直由張正平支付,現張正平稱其對變更租賃戶名并不知曉,理由不能成立。張正平的上訴請求,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由上訴人張正平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海邑
代理審判員 張 松
代理審判員 鄔 梅
?
?
二○○七年二月九日
?
?
書 記 員 朱丹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事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樣式一)
2020-10-14民事起訴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報告(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卷內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回執)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擔保人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補充偵查報告書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