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贛中民一終字第694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姚治平,男,1956年4月出生,漢族,住會昌縣莊口圩鎮。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會昌縣人民醫院。
法定代表人謝國良,該院院長。
委托代理人任永康,該院副院長。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代理人張華,江西昌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姚治平因醫療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會昌縣人民法院(2006)會民一初字第18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02年10月7日,原告因乘車不慎跌傷,左面部及左手多處挫傷出血,在會昌縣莊口鎮衛生院治療一天,于次日到會昌縣人民醫院中醫科入院治療。經CT檢查:1、左顳腦挫傷;2、左顳硬膜外少量血腫。醫生診斷為腦震蕩,左顳部硬膜外出血,全身多處軟組織挫裂傷。后主治醫生給予止血、抗炎等治療并每天靜脈滴注100mg的鹽酸川芎嗪氯化鈉。治療至10月11日,原告感覺頭腦加劇,且左眼流淚不止,認為是使用了鹽酸川芎嗪氯化鈉注射液,就于當天下午要求出院。10月12日,原告再次入住會昌縣人民醫院外一科。外科檢查顯示:左眼裂稍大,左瞼閉合不全,左鼻唇溝稍變淺,口角右歪,伸舌稍左偏。結合臨床表現診斷為:左顳葉腦挫傷并腦內血腫、左顳葉硬膜外血腫、左顱底骨折并左面神經損傷、腦脊液眼漏。治療26天后,原告傷情明顯好轉,經原告要求至莊口衛生院進行針灸治療,現已基本痊愈。治愈后,原告認為“鹽酸川芎嗪氯化鈉注射液”說明書上載有腦出血及出血傾向者禁用的字樣。藥理作用是:抗血小板集聚,并對已集聚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此外尚有擴張小動脈,改善微循環,從而產生抗血栓形成和溶血栓的作用。而其在入院治療后出現面神經損傷是被告會昌縣人民醫院中醫科為其治療時用藥不當所致,遂于此后直至2005年間多次向被告及其主管部門主張其權利,因未得到解決故訴至原審法院。另查明,外周神經操作的臨床表現是口角歪斜,眼瞼閉合不全,雙側額紋不對稱。面神經損傷遲發型者常于傷后5-7天出現面肌癱瘓,多因出血、缺血、水腫或壓迫所致,愈后較好。原告在外科治療時,主治醫生結合臨床表現診斷其有顱底骨折,這是導致原告出現外周神經損傷的原因。而顱底骨折主要是依靠臨床表現來診斷,因顱底骨質結構復雜,凹凸不平,又有許多裂孔,影像學上不能很好地反映,故原告所拍的X線并不能完全顯示。
庭審中被告提出鑒定申請:1、其在為原告所提供的治療中使用鹽酸川芎嗪氯化鈉注射液與原告出現面神經損傷是否具有直接的因果聯系;2、被告的醫療行為是否構成醫療事故。2006年6月8日,原審法院委托贛州市醫學會對此進行鑒定,經鑒定分析意見是:1、該患者腦挫傷并硬膜外血腫、顱底骨折并面神經損傷診斷成立。2、該患者出現遲發性面癱(左)系外周神經(左側面神經)受損,是患者本身的嚴重傷情所致;雖然醫方存在使用鹽酸川芎嗪氯化鈉的醫療缺陷,但與患者面神經損傷的損害后果無因果關系。結論:本病例不屬醫療事故。
一審法院認為,姚治平因乘車不慎跌傷,到被告會昌縣人民醫院進行治療,原、被告之間形成了醫療服務合同關系。在治療初期雖然被告具有不當使用鹽酸川芎嗪氯化鈉注射液的缺陷,但原告出現左眼裂稍大,左瞼閉合不全,左鼻唇溝稍變淺,口角右歪,伸舌稍左偏等癥狀,都是外周神經受損的臨床表現。而該神經受損發病期正好是傷后的第5天,屬于遲發性面癱和正常癥狀,與使用鹽酸川芎嗪氯化鈉注射液沒有必然因果聯系。隨后經外科診斷原告有顱底骨折,這點說明原告出現面神經損傷是由此所引起。贛州市醫學會所出具的鑒定結論是客觀真實,有科學依據的,對此予以采信。該結論也證實被告當時確定原告有顱底骨折診斷是成立的。故原告的面神經損害后果與被告不當用藥不具有因果聯系。在庭審中原告雖然對鑒定結論持有異議,但其沒在相對的時間內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視為對該權利的放棄。根據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原則,本案中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其主張,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108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2條之規定,作出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訴訟費900元,由原告負擔。
上訴人姚治平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稱,一、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判決錯誤。一是原審認為上訴人面神經經損傷是由顱底骨折引起及被上訴人用藥不當的明顯過錯與上訴人的損害后果不具有因果關系,是認定事實錯誤。二是原審判決由上訴人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違反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適用法律不當。二、主治醫生超類別、超范圍無證執業,屢次違反診療規范、常規,未盡注意、說明、告知義務,侵害了上訴人的知情同意權、生命健康權。三、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形式違法、內容錯誤,被上訴人的證據自相矛盾。鹽酸川芎嗪氯化鈉注射液的首要藥理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并解聚已聚集的血小板。如果腦外傷出血患者使用此藥無疑是火上加油、雪上加霜,擴張小動脈壓迫患部面神經并造成損傷,何況連續重復使用4天。如果沒有被上訴人的屢次過錯行為的發生,上訴人自身傷病的發生發展演變,不會必然產生患部面神經損傷的損害后果。由此可以推定被上訴人的醫療過錯行為與上訴人的損害后果存在法律上的相當因果關系。本案起訴的是醫療損害賠償而不是醫療事故糾紛。雖然鑒定書認為不構成醫療事故,但并不等于被上訴人在診療過程中沒有過錯,也不等于不屬于醫療損害,事實已證明被上訴人在診療過程中存在過錯,其過錯與損害后果有關聯性,已構成醫療損害。因此,要求撤銷原審判決,確認被上訴人主治醫生無證非法行醫,確認被上訴人未盡注意、說明、告知義務,侵害上訴人知情同意權,確認被上訴人屢次使用禁用藥的過錯侵害上訴人生命健康權,確認本案所涉《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違法無效,判定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醫療費3635.8元、誤工費2385元、護理費530元(53天×10元/天)、交通費200元(處理訴訟事宜的開支)、精神撫慰金6000元,合計12750.8元。
被上訴人會昌縣人民醫院辯稱,一、上訴人的面神經損傷與被上訴人的用藥沒因果聯系是經法定的醫療事故鑒定機構認定的,上訴人稱面神經損傷與被上訴人的用藥有因果聯系的說法不能成立。二、一審時,上訴人沒有提交任何證據證明其主張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等各項經濟損失的存在,所以原審判決其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是完全正確的。三、上訴人對醫學會的鑒定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重新鑒定,應視其對該鑒定認可。四、上訴人稱被上訴人醫院主治醫生超類別、超范圍無證執業、違反醫療常規等不符合客觀事實。其主張的未盡告知義務,侵害其知情、同意權的說法不能成立。五、上訴人稱被上訴人用藥不當,存在醫療過錯,應承擔民事責任。因鑒定機構已經證明被上訴人的用藥與上訴人的損害后果無因果聯系,所以,上訴人的該主張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因此,要求維持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的上訴。
?
審 判 長 曾 軍
審 判 員 袁 海
代理審判員 胡碧華
二0 0七年 一月五日
書 記 員 賴淇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冉X華與XX市人民政府其他二審行政判決書
2020-05-08回避申請書(刑事)
2020-10-14刑事卷宗(封面)
2020-10-14人民法院報送上(抗)訴案件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擔保人保證書
2020-10-14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健康檢查筆錄
2020-10-14偵查實驗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回避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
2020-10-14罪犯暫不收監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