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龍南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住所地:龍南縣龍南鎮龍泉大道32號。
法定代表人廖小瓊,該社理事長。
委托代理人何依群,江西仁天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執業證號:14971989111133。
被告曾紹軍,男,1951年6月4日生,漢族,廣東省揭西縣人,住(略)。
委托代理人林學文,江西客家人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執業證號:14971994111185。
原告龍南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與被告曾紹軍聯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龍南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委托代理人何依群,被告曾紹軍的委托代理人林學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04年3月6日,原告下屬城區信用社與被告簽定了《關于投資續建“龍南縣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下稱《協議書》)。該協議約定原龍南縣城區農村信用社以座落于龍南縣馬牯塘金水大道與105國道匯合處旁“新世紀大酒店”未竣工房屋按660萬元出資,被告投資該房屋的后期續建工程,并按三星級標準裝修,以審計評估的造價為出資額,合資續建“龍海大酒店”。雙方期限自2004年3月6日至2054年3月6日。該協議約定原告不參與經營,不承擔風險,每年收取固定回報32.01萬元。協議簽后,龍南縣城區農村信用社依約向被告交付了相關手續。被告即用“龍南縣龍海大酒店”的名義對外發包簽訂續建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合同等。后因被告后續資金困難,導致酒店的續建工程全面停工,協議約定的開業期間無法實現。被告為躲避債務于2006年初離開龍南,撂下該工程項目不再過問。經原告核查,被告在酒店續建期間,陸續與10多個工程隊(人)簽訂改建、裝飾合同,拖欠款項364.2萬元,并擅自將九間店面賣給他人,收取房款33萬元,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解除城信社與被告簽定的《協議書》,并由被告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497.2萬元。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辯稱:1、本案案由確定錯誤,本案原告與被告人之間并不是合資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而是合伙經營糾紛。2007年4月18日,由江西今日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帶資300萬元,完成后續裝修事務。原告卻通知被告不能安排裝修隊伍進場,并于2007年6月要求被告將相關房產證照交回,強行終止合同。原告對被告的投資返還問題一直無法達成協議,從而產生本案。2、雙方的合伙經營合同無法履行是原告的違約造成的。首先,原告用于與被告合伙的房地產在合同簽訂時不具有合法性。其次,2007年初,原告為到達解除雙方合同之目的而阻止裝修隊伍進場,致使裝修工程無法繼續。再次,原告將酒店相關房產證照收回,導致雙方合同無法履行。3、原告主張由被告賠償其損失497.2萬元沒有根據。雙方的投資應當從龍海大酒店現有財產中扣除。4、原告所說的為躲避債務而逃跑導致合同無法履行被告不認同,被告一直在履行自己的義務,是由原告單方終止合同所致。5、本案屬于合伙經營合同糾紛,解除合同后應當進行清算。應當將被告的投資全部返還。綜上所述,應當對合伙體財產進行清算,清算完畢后,歸還被告的全部投資后,同意解除雙方的合伙經營合同。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原告龍南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在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
1、2004年3月6日原、被告簽署的《關于投資續建“龍南縣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欲證明雙方協議中約定的項目情況。
2、龍海大酒店拖欠施工單位工程款明細表,欲證明被告欠款情況。
3、相關判決書: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7)贛中民二終字第160號民事判決書、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贛中民一初字第34號民事判決書、龍南縣法院(2005)龍民一初字第340號民事判決書、龍南縣法院(2006)龍民二初字第283號民事判決書。欲證明債權人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法院判決了原告承擔連帶責任。
4、賣店房清單,欲證明被告賣房情況,被告已收取賣房款33萬元。
5、賣店房合同,欲證明被告賣房情況。
6、執行和解協議,欲證明原告對法院已判決和已查清的相關債權人的工程款在進行付款。
7、付款憑證,欲證明原告方于2008年4月10日替被告付款524480.58元。
8、相關付款依據和數額:龍南縣人民法院(2007)龍民二初字第349號民事判決書及和解協議、支付憑證、龍南縣人民法院(2007)龍民二初字第336號民事判決書及和解協議、支付憑證、龍南縣人民法院(2007)龍民一初字第357號民事判決書及和解協議、支付憑證;龍南縣人民法院(2008)龍民二初字第281號民事調解書、和解協議、支付憑證;龍南縣人民法院(2005)龍民一初字第340號民事判決書及和解協議、支付憑證;原告與贛州鴻豪水電安裝公司達成的和解協議及支付憑證;原告與蔡武壯達成的和解協議及支付憑證。欲證明原告于2008年4月10日替被告付款524480.58元后,原告又替被告付款1500232.5元。
9、2007年6月24日對龍海大酒店停建后債權債務的負擔等情況的會議記錄,欲證明債權債務的承擔、善后問題的處理。
被告曾紹軍在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供了以下證據:
1、2004年3月6日原、被告簽署的《關于投資續建“龍南縣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欲證明原、被告之間系合伙經營關系。
2、龍南縣政府辦批[2003]289號文件,欲證明龍南縣政府在原、被告簽訂協議書前準備將房地產轉讓給被告,后因法院查封,原告即轉為與被告合伙經營。
3、龍南縣內資企業備案登記通知書,欲證明原、被告的共同投資經營取得了合法性。
4、個體信息,欲證明原、被告合伙關系已經法律所確定。
5、新世紀大酒店產權證移交清冊,欲證明原告已開始履行合伙之義務。
6、房產登記證(三份),欲證明原告履行了部分義務。
7、龍南縣人民法院(2007)龍民二初字第336號、349號民事判決書,(2007)龍民一初字第349號民事判決書,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7)贛中執字第14號民事裁定書,欲證明原、被告合伙經營之事實和被告具體實施相關裝修事務。
8、龍南縣房龍他字第二00一(195)號證書,欲證明原告在履約中存在不當。
9、關于酒店建筑項目消防審驗情況的報告,欲證明原告在履行合同時存在不當。
10、嚴重影響投資信心問題的請示,欲證明原告在與被告合伙前隱瞞真相。
11、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贛中法執字第119-2號民事裁定書,欲證明原告隱瞞事實真相。
12、照片三組,欲證明被告組織人員裝修過房地產。
13、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合同及相關資料,欲證明被告在履行酒店裝修事務。
14、電梯工程合同,欲證明被告履約之事實。
15、建筑裝修工程承包合同及相關補充合同等,欲證明被告履約之事實。
16、移交清單及房屋所有權證移交清單,欲證明原告違約解除合同之事實。
17、房地產估價報告,欲證明原、被告共同合伙投資經營的龍海大酒店現有財產價值人民幣1400余萬元,雙方沒有虧損,在支付完所欠的債務后,可以把各自的投資返還。如果通過拍賣能高出評估價,屬于共同收益,雙方按評估價所確定的比例進行分配。
18、龍海大酒店債務明細表,欲證明雙方共同合伙經營的龍海大酒店的負債情況。
經庭審質證,合議庭對上述證據作如下認定:
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一、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三性均無異議,合議庭對上述八組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予以確認。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二的關聯性沒有異議,對其真實性、合法性均持異議。合議庭評議認為,該明細表中所列部分項目沒有證據印證是否屬實,且被告對真實性、合法性持有異議,故對證據二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不予確認。
原告對被告提供的證據一、三、五、六、七、十二、十三、十八的三性均無異議,合議庭對上述八組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予以確認。原告對被告提供的證據二、四、八、九、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的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對其關聯性持有異議。合議庭對這些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確認;對這些證據是否有關聯性,合議庭結合其他證據分析評議認為,被告提供的證據二、九、十一、十四、十五與本案不具有關聯性,對證據二、九、十一、十四、十五的關聯性不予確認。被告提供的證據四、八、十六、十七則與本案涉及的問題具有關聯性,對證據四、八、十六、十七的關聯性予以確認。原告對被告提供的證據十的三性均有異議,合議庭評議認為,該證據系復印件,且無相關證據印證,與本案也無關聯,故對證據十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不予確認。
綜上對證據的分析與認定,合議庭對本案事實作如下確認:2004年3月6日,原告下屬城區農村信用社與被告經協商簽訂了《關于投資續建“龍南縣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雙方約定:原龍南縣城區農村信用社以座落于龍南縣馬牯塘金水大道與105國道匯合處旁“新世紀大酒店”未竣工房屋按660萬元出資,被告投資該房屋的后期續建工程,并按三星級標準裝修,以審計評估的造價為出資額,合資續建“龍海大酒店”;雙方期限自2004年3月6日至2054年3月6日;原告不參與經營,不承擔風險,酒店營業后每年收取固定回報32.01萬元。協議簽訂后,原告下屬城區信用社向被告交付了相關手續,被告即用“龍海大酒店”的名義對外發包簽訂續建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合同等, 被告曾紹軍還于2004年10月15日至11月2日期間,擅自將九間店面賣給了他人,并收取了房款33萬元。因種種原因,酒店的續建工程至2006年底基本停工,酒店無法開業 。被告曾紹軍在酒店續建期間,陸續與多個工程隊及個人簽訂改建、裝飾合同,拖欠了大量工程款,已有多個工程隊及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均判決原告承擔連帶歸還拖欠的工程款責任。2007年6月24日,原告與被告曾紹軍就龍海大酒店有關問題協商,達成了以下協議:一、乙方曾紹軍因投資資金困難主動放棄投資權益后向甲方提出中止合同,從2007年1月1日起。二、在裝修“龍海大酒店”期間發生的債務經有相關中介部門評估確認后由曾紹軍承擔。三、中止續建“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以后,所遺留的債務由雙方協商解決,如協商達不成一致意見,以法院判決為準。四、乙方曾紹軍至2007年10月1日前完成全部裝修工程的決算工作,并經三方認可,以有權中介部門評估審計為準。五、乙方曾紹軍售出的“龍海大酒店”靠金水大道的九間店面的合同、收據要在2007年10月1日前移交給甲方,所造成的損失由乙方曾紹軍承擔。六、甲方移交給乙方曾紹軍的房產證、土地證等,乙方要在2007年10月1日前全部交回甲方,證數以移交清冊的證數為準。之后,被告曾紹軍離開龍南。因被告所拖欠的工程款均由原告承擔連帶責任,原告已替被告支付了大量拖欠的工程款,故原告訴至本院要求解除《關于投資續建“龍南縣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并由被告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497.2萬元。在庭審中,被告方同意解除雙方簽訂的《關于投資續建“龍南縣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但提出要求對龍海大酒店資產進行清算并提交了申請書。而原告則不同意進行清算。
另查明,截至2008年5月20日止,原告已替被告曾紹軍支付了裝修期間拖欠的工程款2024713.08元。
本院認為,原告下屬龍南縣城區信用社與被告曾紹軍于2004年3月6日簽訂的《關于投資續建“龍南縣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及2007年6月24日雙方達成的協議均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被告在裝修續建龍海大酒店期間所拖欠的工程款按合同及協議的約定,應由被告自己承擔,原告替被告支付的工程款理應由被告歸還,被告擅自出賣店面收取的房款也應歸還給原告。原告提出解除《關于投資續建“龍南縣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的請求,因2007年6月24日雙方達成的協議載明被告主動放棄投資權益后提出中止合同,且被告方在庭審時也同意解除《關于投資續建“龍南縣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故本院對原告這一請求予以支持;原告提出要求被告賠償497.2萬元損失的請求,因原告提供的證據只有于2008年5月20日前替被告支付了2024713.08元工程款及被告出賣店面收取房款330000元這些損失,其余損失則無證據證明,故本院僅對原告替被告支付的2024713.08元及被告收取店面款330000元這兩項損失要求被告賠償的請求予以采納;其余損失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則不予采納。被告提出要求對酒店財產進行清算的請求,因被告未提出反訴,屬于另一個法律關系,本案不予審理。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60條、第93條第1款、第107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下屬龍南縣城區農村信用社與被告曾紹軍于2004年3月6日簽訂的《關于投資續建“龍南縣龍海大酒店”項目協議書》。
二、被告曾紹軍歸還原告龍南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替其支付的款項2024713.08元。
三、被告曾紹軍歸還原告龍南縣農村食用合作聯社店面房款330000元。
四、上述二、三項相加后,被告應歸還原告2354713.08元,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二十日內付清。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內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被告曾紹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29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6576元,由原告負擔24518元,被告負擔22058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徐 軍
審 判 員 傅 忠
代理審判員 歐 軍
二○○八年八月十九日
書 記 員 王 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宣告破產用)
2020-10-1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用)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二審程序再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抗訴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扣押/解除扣押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準許拘役罪犯回家決定書
2020-10-14提請減刑/假釋建議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不起訴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