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蘇民三終字第0142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南京建鄴城鎮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茶南新村拓園13幢48號。
法定代表人吳凱波,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涂勇,上海市光明律師事務所南京分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王燕燕,上海市光明律師事務所南京分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林潤泉,男, 1948年1月2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朝陽區惠新南里二號院2樓1206號。
委托代理人柏尚春,南京蘇高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
上訴人南京建鄴城鎮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鄴開發公司)因與林潤泉專利侵權糾紛一案,不服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寧民三初字第09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6年10月16日立案受理,并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 11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建鄴開發公司委托代理人涂勇、王燕燕,林潤泉的委托代理人柏尚春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林潤泉訴稱:林潤泉是ZL00128214.X 號“變壓式排風道結構”發明專利的專利權人。2005年,其發現建鄴開發公司在位于南京市建鄴區集慶門大街36號工地中所使用的變壓式排風道結構產品已落入上述專利的保護范圍,且建鄴開發公司的使用行為未經合法授權,已構成專利侵權。請求法院依法判令:1、建鄴開發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行為,銷毀侵權產品; 2、建鄴開發公司賠償其經濟損失5萬元;3、建鄴開發公司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建鄴開發公司在一審庭審中答辯稱:1、建鄴開發公司沒有實施侵權行為或使用行為;2、建鄴開發公司提供了相應證據證明產品的合法來源,根據有關規定,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
林潤泉為ZL00128214.X 號“變壓式排風道結構”發明專利的專利權人,該專利申請日為2000年12月12日,授權公告日為2004年2月25日,目前仍合法有效。該專利的獨立權利要求為:一種變壓式排風道結構,由設置有進氣口的氣體排放管道、排氣導向管和氣流變壓部件組成,所述排氣導向管和氣流變壓部件均設置在所述氣體排放管道的內壁上,所述排氣導向管設置在所述氣流變壓部件對面或側面處的上述氣體排放管道的內壁上,所述排氣導向管與所述氣流變壓部件之間保留有排氣空間,所述排氣導向管的導流通道與所述氣體排放管道上的進氣口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流變壓部件兩側中的至少一側,與所述氣體排放管道相應一側的內壁保持有間隙,所述間隙是手能伸進去的間隙。
建鄴開發公司于1992年3月30日成立,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開發、經營;建筑材料、裝飾材料、金屬材料、五金交電、日用百貨、辦公用品銷售等。集慶門躍進村工程項目位于南京市集慶門大街36號,建設單位為建鄴開發公司。2004年9月10日,建鄴開發公司與鹽城市第七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建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一份。該合同第一部分“協議書”第一條“工程概況”約定:“工程名稱:躍進村地塊Ⅱ標段03、04棟及地下室、綠地防空地下室;工程地點:集慶門外躍進村;工程內容:土建、水電安裝、通風及附屬工程”。第二條“工程承包范圍”約定: “承包范圍:03、04棟土建、水電、通風及附屬工程、綠地防空地下室水電、通風工程”。合同第三部分“專用條款”第七條“材料設備供應”條款對相關工程材料設備由發包方或承包方供應沒有明確約定。
2005年9月23日,南京市公證處公證員王挺元、候逸應林潤泉申請,在南京市集慶門躍進村建鄴開發公司施工現場對現場及房屋的變壓式排風道結構進行了取樣、拍照,并制作了(2005)寧證內經字第70483號公證書,公證書所附照片共18張。
各方均一致同意以公證書中所附實物照片為侵權比對對象。從公證書所附照片可見,施工現場的變壓式排風道結構為:由設置有進氣口的氣體排放管道、排氣導向管和氣流變壓部件組成,排氣導向管和氣流變壓部件均安裝在氣體排放管道的內壁上,兩者之間保留有排氣空間。排氣導向管的導流通道與氣體排放管道上的進氣口相連通;氣流變壓部件兩側與氣體排放管道相應一側的內壁保持有手能伸進去的間隙。經比對,被控侵權產品的結構技術特征完全覆蓋了涉案專利的獨立權利要求。
另查明:1、七建公司與南京華亞環保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亞公司)于2005年6月30日簽訂了《合同書》,涉及產品名稱為變壓式排氣道,數量138個,單價120元,共計16560元。由華亞公司負責承運并負責指導安裝,雙方約定質量要求符合國標圖集的要求,驗收按建工標準要求;2、由建鄴開發公司建設的集慶門躍進村工程項目,位于南京市集慶門大街36號,躍進村地塊Ⅱ標段03、04棟及地下室、綠地防空地下室已經竣工。
一審的爭議焦點是:建鄴開發公司在其躍進村工程項目中所安裝使用的變壓式排風道結構的排風管道是否具有合法來源?
一審法院認為:
經庭審比對,被控侵權產品的結構技術特征完全覆蓋了涉案專利的獨立權利要求,已經落入涉案專利的保護范圍。為證明其有合法來源,建鄴開發公司提供的證據1即建鄴開發公司與七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僅能證明建鄴開發公司與七建公司就集慶門躍進村項目 03、04棟土建、水電、通風及附屬工程、綠地防空地下室水電、通風工程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這一事實,但該合同中材料設備供應條款對相關工程材料設備由發包方或承包方供應沒有明確約定,且建鄴開發公司的經營范圍內也包含建筑材料的銷售,故不能排除其在該項目中自行使用被控侵權產品的可能性。建鄴開發公司提供的證據2即七建公司躍進村項目部與華亞公司簽訂的變壓式排氣道購銷合同,建鄴開發公司未提供證據證明華亞公司的自然情況與合同是否實際履行的情況,也不能證明該合同項下的變壓式排氣道是否實際用于集慶門躍進村項目。據此,一審法院認為,建鄴開發公司有義務也有能力對在其建設項目中使用的變壓式排氣道的來源提供詳細、完整的證據,但卻消極履行義務,其提供的證據不足以形成證據鏈,無法證明集慶門躍進村項目現場所使用的變壓式排風道結構確系他人承建的事實,也無法證明被控侵權產品具有合法來源。
綜上,建鄴開發公司為生產經營目的,未經許可在其工程項目上安裝了落入涉案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產品且不能提供合法來源,侵犯了林潤泉的專利權,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林潤泉要求建鄴開發公司賠償五萬元,并同意適用法定賠償。一審法院根據涉案專利的類別、被告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依法酌情確定賠償數額。因躍進村項目已經竣工,涉案變壓式排風道結構已實際安裝并交付使用,予以銷毀不利于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對其銷毀侵權產品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但在確定賠償數額時將上述情況予以綜合考慮。據此,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五十六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一條之規定,作出判決:一、建鄴開發公司立即停止侵犯林潤泉擁有的 ZL00128214.X 號“變壓式排風道結構”發明專利權的行為,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二、建鄴開發公司在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賠償林潤泉經濟損失50000元。三、駁回林潤泉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案件訴訟費2010元,其他費用 200元,共計2210元,由建鄴開發公司負擔。
審 判 長 宋 健
審 判 員 徐美芬
代理審判員 顧 韜
?
?
?
二○○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書 記 員 黃 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申訴狀(公民提起申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或者不核準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一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檢察、審判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拘留決定書回執
2020-10-14××市××區人民檢察院執行逮捕通知書
2020-10-14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鑒定結論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訊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立案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回避復議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拘留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移送起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