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2000)桂民二終字第122號
上訴人(一審被告):梧州三條鋼帶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梧州市新興二路對外加工區。
法定代表人:孫福禎,董事長。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中國銀行梧州分行。住所地:梧州市新興一路1號。
代表人:于長林,副行長。
委托代理人:曾昌隆,經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周榮,經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一審被告:梧州市對外經濟貿易公司。住所地:梧州市北環路12號。
法定代表人:葉少光,副總經理。
上訴人梧州三條鋼帶制品有限公司(下稱三條鋼帶公司)因借款擔保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梧民初字第1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 2002年8月2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張秀萍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黎天斌、張國華參加的合議庭,代理審判員張英倫、速記員勞曉芙擔任記錄,于2002年9月16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三條鋼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福禎,委托代理人唐保定,被上訴人中國銀行梧州分行(下稱梧州分行)的委托代理人曾昌隆、周榮到庭參加訴訟,一審被告梧州市對外經濟貿易公司(下稱外貿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訟爭一案,經一審法院審理認為:梧州分行與外貿公司簽訂的借款合同及與三條鋼帶公司簽訂的保證合同,是各方的真實意思表示,為有效合同。外貿公司得到借款后未依約還款,構成違約,依法應承擔違約責任。由于梧州分行貸款給外貿公司時外貿公司的帳戶上還有超過2000萬元的存款,足夠償還原欠梧州分行的 2000萬元舊貸款,故三條鋼帶公司認為外貿公司向梧州分行所借的2000萬元是貸新款還舊款不應承擔保證責任的理由不成立。保證合同第十二條第二款約定的“本保證合同的有效期為五年(1996年12月25日-1997年12月25日)”,該約定沒有違反法律規定,至于此條括號內注明的“1996年12月 25日-1997年12月25日”應確認為借款合同約定的還款期限,三條鋼帶公司在梧州分行 1997年11月28日、1998年2月18日、 2000年1月20日的催款通知書上確認催收行為并同意繼續擔保,因此,從2000年1月20日至梧州分行起訴沒有超過擔保的訴訟時效,三條鋼帶公司認為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限不明確,擔保的訴訟時效已過,不應承擔保證責任的理由不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以及《借款合同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并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判決:一、外貿公司償還梧州分行借款2000萬元;二、三條鋼帶公司對外貿公司的上述欠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案件受理費110010元,其他訴訟費22002元,合計132012元(梧州分行已預交)全部由外貿公司負擔。
三條鋼帶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1、一審以未經庭審質證的2000年1月20日催收逾期貸款通知書(下稱2000年1月20日催收通知)作為定案的主要證據,違反訴訟程序。 2000年1月20日催收通知是梧州分行于庭審后提交的,該證據沒有在庭審質證,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2、一審錯誤理解保證合同第十二條第二款的(1996年12月25日至1997年12月25日)為借款合同約定的貸款期限,根據這一條款保證合同的保證期限應為不明確的; 3、外貿公司1996年12月25日向梧州分行借2000萬元后,沒有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貸款,而是與梧州分行串通,用該借款償還1995年借梧州分行的 2000萬元,這一還舊款行為屬借新款還舊款,三條鋼帶公司依法不應承擔保證責任;4、一審認定三條鋼帶公司在2000年1月20日簽收2000年1月 20日催收通知沒有事實依據。2000年1月20日催收通知是梧州分行于一審庭審之后,即2002年3月29日,梧州分行在送其他催款通知書時夾在其中騙取三條鋼帶公司蓋章的,且2000年1月20日催收通知上的公章是2001年7月1日后啟用的新公章, 2001年7月1日之前不可能簽收該催收通知,因此,一審認定梧州分行在2000年1月20日向三條鋼帶公司催款與事實不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梧州分行在保證期間1997年11月28日向三條鋼帶公司主張權利后,保證的訴訟時效應是到1999年11月 29 日,梧州分行2001年12月18日起訴時超過二年訴訟時效,三條鋼帶公司依法應免除保證責任。請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駁回梧州分行對三條鋼帶公司的訴訟請求。
梧州分行辯稱:l、外貿公司1996年12月25日的還款不是貸新款還舊款,因在當日外貿公司的帳上還有22190685元,扣收利息后還有 19920717.97元,其貸的2000萬元不能視為已用于還舊貸款,即使是借新還舊也只是用了7萬多元,因此,三條鋼帶公司認為外貿公司所借的 2000萬元已用于還2000萬元舊貸沒有事實依據;2、保證合同約定的有效期五年,該約定實際就是對保證期間的約定,且梧州分行多次向三條鋼帶公司發出催收通知,三條鋼帶公司簽收后也沒有提異議,2000年1月20日的催收通知,是梧州分行于2000年1月20日發出的,至于三條鋼帶公司何時簽收雙方均無法確定,三條鋼帶公司認為在2000年1月 20日催收通知上蓋章是被欺騙也沒有事實依據,因此,梧州分行的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三條鋼帶公司以2000年1月20日催收通知沒有在一審庭審出示,認為一審訴訟程序違法也沒有法律依據,故三條鋼帶公司訴請免除保證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訴訟程序合法,請二審依法駁回三條鋼帶公司的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三條鋼帶公司為支持其上訴主張,在二審期間提供以下證據:①梧州分行2001年11月2日給梧州市人民政府的一份梧中銀司[2001]18號“關于我行對梧州三條鋼帶制品有限公司為梧州市對外經濟貿易公司擔保意見的函”,該函的主要內容為:“外貿公司1996 年12月25日所借2000萬元已到期,要求三條鋼帶公司繼續承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但三條鋼帶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同意繼續擔保”,證明在此之前三條鋼帶公司沒有同意再為外貿公司的2000萬元借款繼續擔保;② 2002年9月12日,三條鋼帶公司要求梧州市公安局證明其現用公章的雕刻時間的報告,以及梧州市公安局治安科的說明,證明三條鋼帶公司新公章是于 2001年7月1日后才啟用, 2000年1月20日催收通知回執上的公章不是2000年1月20日蓋的。同時申請對該催收通知的打印時間、梧州分行的蓋章時間以及三條鋼帶公司在回執上蓋章的時間進行司法鑒定,以證明該通知書形成及三條鋼帶公司蓋章的確切時間;③二審庭審后提供的二盒錄音帶及通過該錄音帶整理出來的文字材料,證明 2000年1月20日催收通知是在2002年3月29日,由梧州分行的信貸員將該催收通知夾在其他催款通知書中騙取三條鋼帶公司蓋上公章的。
梧州分行對三條鋼帶公司提供的證據①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據②的真實性也無異議,但認為2000年1月20日催收通知是在2000年1月20日送給三條鋼帶公司的,同時確認該通知書回執上的公章是2001年7月1日后啟用的公章。對證據③則認為,該錄音帶并未談及2000年1月 20日催收通知,且屬非法錄取,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本院認為:梧州分行對三條鋼帶公司提供的證據①、②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依法應予確認。由于梧州分行已經認可三條鋼帶公司新公章啟用的時間,再從 2 001年 11月 2日梧州分行的“梧中銀司[2001]18號函”的內容看,在2001年11月2日之前三條鋼帶公司不可能在2000年1月 20日催收通知上蓋章,而蓋章的時間應在2001年11月 2日之后,三條鋼帶公司主張不是在2000年1月20日蓋章證據充分,應予支持。由于已有證據證實
三條鋼帶公司不是在2000年1月20日蓋章,三條鋼帶公司申請司法鑒定的目的已沒有必要。證據③因沒有談及2000年1月20日催收通知和錄音的時間,三條鋼帶公司也沒有其他證據證明在2000年1 月20日催收通知上蓋章是被梧州分行蒙騙,以及在2000年1月2 0日催收通知上蓋章的時間就是2002年3月2 9 日,因此,三條鋼帶公司以該證據主張2000年1月20日催收通知是2002年3月2 9日梧州分行采取欺騙的手段取得的,證據不足,不予支持。
根據以上認定,本院確認本案事實為:1996年12月25日梧州分行與外貿公司簽訂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外貿公司向梧州分行貸款 2000 萬元,期限為一年,月利率千分之9.24,貸款用途為收購1200噸冷軋鋼帶出口,貸款本息由三條鋼帶公司擔保。同日,梧州分行、外貿公司、三條鋼帶公司三方簽訂一份保證合同,保證合同約定,”三條鋼帶公司對外貿公司向梧州分行所借的2000萬元及相應利息、費用,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三條鋼帶公司有權對外貿公司的資金和財產情況進行監督,合同第十二條第二款還約定,本保證合同的有效期為五年(1996年12月2 5日-19 9 7年 12月 2 5日)“。上述合同簽訂的即日,梧州分行依約將2000萬元貸給了外貿公司,外貿公司沒有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使用貸款,借款期限屆滿,外貿公司未能還款,梧州分行于1997年12月 28日和1998年2月 18日向外貿公司、三條鋼帶公司發出”貸款到期通知書“和”貸款逾期通知書“要求外貿公司歸還欠款、三條鋼帶公司承擔擔保義務,外貿公司及三條鋼帶公司在通知書上簽字蓋章,三條鋼帶公司在1998年2月18日通知書上簽署”同意繼續擔保“,而后梧州分行向三條鋼帶公司發出一份落款時間為2000年1月20 日的”催收逾期貸款通知書“,要求三條鋼帶公司履行外貿公司借款的擔保義務,三條鋼帶公司在注明有”保證履行擔保義務“內容的回執上蓋章,但沒有注明蓋章時間,2001年2月19日,梧州分行向外貿公司發出“催收逾期貸款通知書”,外貿公司在回執上蓋章承諾2001年12月31日前歸還欠款。由于外貿公司未能還款,三條鋼帶公司也沒有履行擔保責任,梧州分行于2001年12月 18日向一審法院起訴要求外貿公司償還 2000萬元借款,三條鋼帶公司對借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一審法院于 2002年 3月 5日開庭審理后遂作出上述判決。
另查明, 1996年12月23日,外貿公司在梧州分行的存款帳戶里記載的存款余額為22190685元, 25日該帳戶共發生七筆業務往來,按該帳戶記載的順序為,第一、二筆收利息共2269968元,余額為19920717.97元;第三筆為梧州分行放貸 2000萬元;第四筆外貿公司還款2000萬元;第五、六筆轉給康達公司共1700萬元;第七筆收利息 468499.28元。
還查明, 1995年1月 14日,梧州分行與外貿公司簽訂一份借款合同,約定由梧州分行向外貿公司發放2000萬元貸款,借款期限為一年,同日,梧州分行與外貿公司、梧州市糧油總公司簽訂一份保證合同,約定由梧州市糧油總公司對外貿公司借的2000萬元貸款進行擔保, 1996年12月 25日之前外貿公司沒有歸還該筆貸款。
再查明:三條鋼帶公司的新公章經梧州市公安局批準于2001年6月 11日雕刻,2001年7月 1日正式啟用,原公章同時無效。
綜合訴辯雙方的意見,本院歸納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一審的審判程序是否合法;2、三條鋼帶公司應否承擔保證責任。
本院認為:梧州分行和外貿公司以及與三條鋼帶公司簽訂的借款合同、保證合同,主體合格,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均為有效合同。梧州分行依約履行了放貸義務,外貿公司未能依約還款,已構成違約,依法應承擔違約責任,由于梧州分行起訴時并未主張借款利息及違約金,一審以梧州分行的請求判決外貿公司償還 2000萬元,沒有違反法律規定,依法應予支持。
關于一審判決的程序是否合法的問題。本院認為:在一審的庭審后,一審法院出示梧州分行提交的 2000年1月20日的催收通知給三條鋼帶公司后,三條鋼帶公司對該證據的真實性、效力均作了充分的書面辯論意見,梧州分行也對三條鋼帶公司的意見進行了反駁,因此,一審以該證據作為判決依據并沒有違反訴訟程序,三條鋼帶公司認為一審沒有在庭審對該證據進行質證,違反訴訟程序沒有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關于三條鋼帶公司應否承擔保證責任的問題。本院認為:外貿公司 1995年的 2000 萬元貸款于1996年 1月 13日到期,從外貿公司 1996年12月 23日的存款帳戶余額上看,外貿公司尚有22190685元,其完全可以償還逾期借款,梧州分行也可以在外貿公司帳戶上扣收,但外貿公司并沒有拿該款去歸還逾期借款,梧州分行也沒有扣收,僅扣收部分利息,由此可見外貿公司和梧州分行并不打算用外貿公司帳上的存款來清償舊貸的本金。從外貿公司25日帳戶記載的順序看,第一、第二筆梧州分行扣利息后帳戶上的余額已不足2000萬元,此時外貿公司已無法償還全部逾期借款,在第三筆本案貸款 2000萬元進帳后,第四筆還 2000萬元,即是歸還了 1995年1月 13日的逾期借款本金,使外貿公司的原借款得到了清償,從一般的記帳習慣來看,可以認定兩筆款項的關系是先貸后還,外貿公司的這一行為符合以新貸款還舊貸款的特征,由于外貿公司還舊款的行為三條鋼帶公司并不知情,且舊貸款也非三條鋼帶公司擔保,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立合同當事人協議以新貸還舊貸,除保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外,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三條鋼帶公司依法得以免除保證責任。三條鋼帶公司認為1996年12月25目的借款已用來歸還舊貸款,主張免除保證責任的理由成立,應予支持。梧州分行認為外貿公司1996年12月 25目的貸款不是貸新款還舊款,三條鋼帶公司應承擔保證責任的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根據保證合同第十二條第二款約定“本保證合同的有效期為五年(1996年12月 2 5日一1997年 12月 2 5日)”,從該條款看,保證合同的有效期并不是雙方約定的保證期間,由于外貿公司以新貸還舊貸的行為已使三條鋼帶公司在實體上免除了保證責任,因此,雙方各自主張的保證期間和訴訟時效問題已沒有實際意義。
綜上分析,外貿公司以新貸還舊貸的行為,三條鋼帶公司已免除保證責任,故其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梧州分行抗辯主張三條鋼帶公司應承擔保證責任的理由不成立,一審判決外貿公司償還借款正確,但判決三條鋼帶公司承擔保證責任屬認定事實錯誤,本院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并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梧民初字第14號判決主文第一項及訴訟費的負擔;
二、撤銷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梧民初字第14號判決主文的第二項;
三、駁回梧州分行對三條鋼帶公司的訴訟請求。
二審案件受理費132012元(三條鋼帶公司已預交)由梧州分行負擔,梧州分行在簽收本判決書十日內,將負擔的二審案件受理費支付給三條鋼帶公司。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 秀 萍
代理審判員 黎 天 斌
代理審判員 張 國 華
二00三年六月十六日
(代)書記員 張 英 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產清算組債務人到期債權執行申請書(破產清算文書)
2020-10-14民事答辯狀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準許撤回上訴、抗訴用)
2020-10-14補充材料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發還財物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停止執行死刑意見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檢察意見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公安局凍結/解除凍結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犯罪嫌疑人訴訟權利義務告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勘查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搜查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