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
?。?004)皖民二終字第104號
法定代表人:王國友,主任。
委托代理人:黃中梓,安徽天貴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池州市中冠置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程蘭平,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吳成龍,該公司副經理。
委托代理人:徐三中,安徽九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池州市貴池區經濟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貴池經貿委)為與被上訴人池州市中冠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冠公司)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安徽省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池民二初字第2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2004年4月2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5月 2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貴池經貿委委托代理人黃中梓,被上訴人中冠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程蘭平及其委托代理人吳成龍、徐三中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02年7月,原告與池州市國土資源局簽訂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原食品廠地塊面積7972m2,以總價款1014277.56元的價格出讓給原告。此前原告即于2001年9、10月份取得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2002年8月18 日,原告取得了該出讓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同年11月7日,原告與貴池經貿委委托的劉孝彬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及拆遷補償協議,約定將8200m2(含出讓面積7972m2)地塊以綜合地價人民幣288萬元一次性買斷土地使用權,原告于2002年11月8日前將土地價款人民幣140萬匯往甲方(劉孝彬)帳戶,余款310461.44元在2002年11月14日前付清。乙方(原告)已付土地部門的出讓金、契稅等費用1169538.56元含在綜合地價288 萬元之內,由甲方收回,抵作綜合地價款后,甲方負責該地塊的拆遷安置,必須在2002年12月下旬將該規劃紅線范圍內地塊的1、2、3號樓交給乙方,其余部分在2003年5月底前完成。協議第五條還約定違約金50萬元。2002年11月8日、11日,原告兩次轉帳支付給被告貴池經貿委人民幣 1710461.44元。2002年12月5日,原告又與劉孝彬達成補充協議,約定,“現甲方(劉孝彬)因須于2002年12月下旬將原食品廠地塊規劃紅線范圍內地塊1、2、3號樓交給乙方(原告),垃圾清除、場地達到平整,甲方著手按合同規定和法律規定安排拆遷工作,相關拆遷安置費和拆除費由甲方承擔,拆除材料歸甲方變賣所有?!?003年1月24日、3月14日,原告向經貿委發出交地的函,要求經貿委盡快交地。2003年4月18日、6月25日,原告再次發出交地的函,并申請公證處對場地現狀進行了證據保全。
原審另查明,池州市毛巾被單廠系國有企業。2001年9月18日,原告與池州市毛巾被單廠簽訂了原食品廠地塊的土地轉讓協議。2002年10月,池州市毛巾被單廠進行改制,由貴池經貿委與劉孝彬簽訂協議,將毛巾被單廠整體轉讓給了劉孝彬,劉孝彬等遂成立了池州市杏花巾被有限公司。
原告在多次催交土地未果情況下,遂于2003年10月具狀法院要求判令被告貴池經貿委、池州市毛巾被單廠、池州市杏花巾被有限責任公司立即交付原食品廠地塊規劃紅線范圍內其余部分,并承擔違約金50萬元及賠償損失20萬元,后在庭審中將損失請求變更為106475.61元。原審法院于2003年12月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貴池經貿委在庭審中辯稱:經貿委并非該土地使用權人,該土地的使用權已整體轉讓給了劉孝彬。根據土地出讓合同,在原告與劉孝彬簽訂合同之前已與國土資源局簽訂了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交付主體應是國土資源局。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劉孝彬僅負有交付1、2、3號樓的義務,另原告違約在先,對方應支付含地價在內的288萬元,但經貿委實收1710461.44元。原告負有先期履行的義務。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2003年12月2日,原告申請撤回對池州市毛巾被單廠及杏花巾被有限責任公司的起訴,原審法院于2003年 12月5日裁定準許。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與被告貴池區經貿委委托人簽訂的協議書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原告已在約定的期限內向被告支付了土地使用權轉讓款,被告也應在約定的期限內交付該塊土地。現被告未能按期交付,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即按合同約定支付違約金,另原告提出的損失請求依據不足,不予支持。該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一、被告池州市貴池區經濟貿易委員會于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將原食品廠地塊規劃紅線范圍內其余部分交付原告。二、被告池州市貴池區經濟貿易委員會于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支付原告貴池市中冠置業有限公司違約金50萬元。三、駁回原告池州市中冠置業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4400元,由原告負擔4400元,被告池州市貴池區經濟貿易委員會負擔10000元。
貴池經貿委不服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1、認證上遺漏證據。(1)中冠公司舉證其 2001年9月18日與毛巾廠簽訂了一份協議書,主要內容涉及本案爭議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和相關拆遷事宜,但判決故意遺漏該證據,致使案件事實認定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和錯誤,將中冠公司與毛巾廠簽訂的協議擱置一邊,將爭議土地使用權的權屬人毛巾廠擱置一邊,來認定爭議的土地使用權轉讓事實。(2)庭審中,中冠公司出示了上訴人的兩份授權委托書,其中一份有劉孝彬的個人承諾:“我負責承擔所簽定權利義務”,這份書證涉及到上訴人的代理人劉孝彬個人對爭議協議履行責任和本案當事人的確定,可一審判決對此只字不提。2、認證中錯誤認定事實。(1)中冠公司究竟與誰發生土地使用權轉讓的關系,這是本案的基點,爭議地塊土地使用權原屬毛巾廠,上訴人從來不是土地使用權人,為了幫助下屬企業改制,解決拆遷問題,上訴人委托受讓毛巾廠資產的劉孝彬與中冠公司簽訂一份協議,該協議得到毛巾廠的認可,土地使用權轉讓的當事人是毛巾廠和中冠公司,上訴人不是轉讓方,一審判決將土地使用權權屬人、與中冠公司簽訂協議的毛巾廠排斥在外,錯誤明顯。(2)庭審質證中,中冠公司僅出示了土地使用權證復印件,該復印件中涉及446m2為手記增加,均未出證單位印章,不符合證據規則的要求。上訴人代理人當庭就提出異議,但一審判決對復印件仍予認證,認定中冠公司“取得了該出讓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實屬錯誤。(3)中冠公司起訴要求交付 “原食品廠地塊規劃紅線范圍內其余部分”。其訴訟請求本身就含糊不清。經過舉證、質證、中冠公司仍未能說清,一審查證認證中也沒有說清其余部分究竟是多少面積,但判決書中仍然使用無確定的數字的“其余部分”,這恰恰證明一審認證不清。二、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一)本案爭議標的為土地使用權,是特殊物,受《土地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專屬調整,一審判決未適用專項法律十分錯誤。(二)《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土地使用權轉讓是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痹诒景钢猩显V人不是土地使用者,原使用者是毛巾廠。二OO二年十一月七日上訴人委托代理人劉孝彬與中冠公司簽訂了第一份協議。此前二OO二年七月中冠公司已與池州市國土資源局簽訂了出讓合同,根據該合同第五條的約定,池州市國土資源局應于二OO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將爭議的土地交付給中冠公司,一審同時認定二OO二年八月中冠公司已辦理了爭議地塊的使用權證,按一審認定在上訴人簽訂爭議地塊使用權轉讓協議之前,爭議地塊權屬人就是中冠公司,交付地塊的法定義務人卻是國土資源局,上訴人與中冠公司的協議根本就不是土地使用權轉讓,事實上土地使用權人中冠公司為了有效使用土地,與上訴人訂立的是拆遷協議,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六條規定,中冠公司應當取得拆遷許可證,但中冠公司未取得拆遷許可證,按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款規定,上訴人與中冠公司簽訂的協議實屬無效合同,過錯責任在于中冠公司。如果按一審認為該協議為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該協議同樣無效,上訴人不是土地使用權權屬人,也不是土地使用者,相反,中冠公司作為土地受讓方卻是權屬人。三、一審判決程序上違法,直接影響到案件公正處理。(一)一審判決遺漏當事人。根據本案事實,土地使用權轉讓事實發生在中冠公司、毛巾廠之間,土地出讓事實發生在中冠公司和池州市國土資源局之間。土地交付義務人為池州市國土資源局,一審判決在處理中,未涉及上述當事人。(二)中冠公司在二審庭審時當庭提出撤回對毛巾廠、巾被公司的訴訟,一審法院當庭未準許,二OO三年一月五日一審法院送達一審判決書時同時送達準予撤訴的裁定書,上訴人認為這違反程序規定。中冠公司撤回對毛巾廠、巾被公司的起訴,實質上變更了訴訟請求,中冠公司起訴時是要求上訴人、毛巾廠、巾被公司三個被告承擔民事責任,撤回對毛巾廠、巾被公司的訴訟,實質上其訴訟變更為單獨訴訟,上訴人變為單獨被告,上訴人有權提出異議,進行救濟,包括申請追加,但一審將裁定與判決同時送達,實際上剝奪了上訴人程序上申請追加被告的權利,應當糾正。同時中冠公司當庭撤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行為應當在舉證期滿前提出,當庭撤訴應不予準許。一審法院偏袒中冠公司,請求二審法院予以糾正。四、一審判決顯失公平。根據一審的認定,中冠公司有義務支付288萬元轉讓款。但中冠公司舉證僅支付了1710461.44元,顯然還有1169538.56元轉讓費未支付,如合同有效,中冠公司也是違約在先,一審未采納上訴人的合理意見,判決顯失公平。
中冠公司未提交書面答辯狀,庭審中答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要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除確認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外,另查明;2001年9月18日,毛巾廠(甲方)與中冠公司(乙方)簽訂《協議書》,主要內容為:甲方原食品廠地塊約八千平方米,現狀是:一層破爛不堪的六、七十年代廠房和辦公平房。經甲乙雙方協商,就這塊地開發達成如下條款:一、甲方根據土地部門土地出讓評估價,將原食品廠地塊以綜合地價出讓給乙方(含土地出讓金、契稅等土地方面有關稅費),由乙方作為項目用地,開發建設。二、乙方根據甲方提供的資料和地形圖辦理有關土地出讓和規劃審批等其他相關手續。三、在政府有關手續辦結和審批后,乙方一次性支付甲方綜合地價款。四、乙方支付全部綜合地價款前,甲方應負責動遷該地塊的住戶和騰空辦公用房,將鑰匙交給乙方,乙方負責該地塊的拆遷。2001年10月9日,池州市規劃建設委員會給用地單位中冠公司頒發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用地面積8000平方米。2002年4月1日,毛巾廠與中冠公司經現場勘察,在宗地地籍圖上簽章確認J1至J12紅線范圍內為轉讓地塊。7月4日,池州市土地事務所評估該地塊總地價242.72萬元。8月6日,池州市國土資源局發給中冠公司建設用地批準書,批準用地面積7972平方米。8月8日,池州市發展計劃委員會批準中冠公司在該出讓地塊上的建設項目立項。8月18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局給中冠公司頒發了國有土地使用證,該證“使用權面積”一欄載明“7972 m2+446 m2”,“記事內容”一欄載明“注:J3‘—J6’為垃圾轉運站用地,不屬于出讓范圍,面積為446 m2”。11月7日,貴池經貿委出具如下《授權委托書》:“委托人:池州市貴池區經濟貿易委員會。受托人:劉孝彬。授權事項及權限:全權授權劉孝彬同志代表我委與池州市中冠置業有限公司簽訂原食品廠地塊土地使用權轉讓及拆遷補償協議,所簽合同權利、義務由劉孝彬同志對我單位負責;我單位對池州市中冠置業有限公司負責。”該授權委托書原件系中冠公司持有。另經貿委二審庭審中提交一份2002年10月31日內容基本同上的授權委托書原件,上面有劉孝彬所寫“我負責承擔所簽定權利和義務 劉孝彬 10月31日”字樣。
二審庭審中,中冠公司陳述,1、2、3號樓用地已于2003年4月交付,其余部分已于2003年10月交付,對此陳述,經貿委不持異議。
本院認為,綜合上述事實以及貴池經貿委的上訴請求與理由,本案涉及三個合同關系,即2001年9月18日中冠公司與毛巾廠簽訂的協議、2002年7月中冠公司與池州市國土資源局簽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2002年11月7日中冠公司與貴池經貿委委托的劉孝彬簽訂的協議及同年12月5日的補充協議。由此而引發出本案爭議的焦點為:1、土地交付義務人是被單廠、國土資源局、劉孝彬還是貴池經貿委;2、一審是否遺漏當事人被單廠、國土資源局,中冠公司撤回對被單廠、巾被公司的起訴是否構成變更訴訟請求,一審法院準予撤訴是否違反法定程序;3、2002年11月7日中冠公司與貴池經貿委委托的劉孝彬簽訂的協議及同年12月5日的補充協議的性質及效力應如何確認,拆遷義務人是誰;4、中冠公司轉讓費是否付清,有無違約在先;5、原審適用法律是否錯誤。針對上述爭議焦點,本院作如下認定:
一、土地交付義務人應是貴池經貿委。本案第一個合同關系是2001年9月18日中冠公司與被單廠簽訂的協議,被單廠作為原食品廠地塊的使用權者,同意將該地塊約8000平方米出讓給中冠公司,此時的出讓方是被單廠。從該協議的內容看,無綜合地價款數額及支付時間和交地時間的約定,表明該協議只是雙方達成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及地上建筑物拆遷的意向性協議,雙方約定的拆遷義務人是中冠公司。根據該協議第二條的約定,中冠公司辦理了地價評估、規劃、報建、土地出讓審批等一系列手續,由此產生了第二個合同關系,即中冠公司與貴池國土資源局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出讓人是貴池國土資源局。受讓人是中冠公司。國土資源局作為法律授權的國有土地的管理者,同意出讓其管理的國有土地,并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形式明確出讓人和受讓人的權利義務,在其依約收取國有土地出讓金并發給受讓人《國有土地使用證》后,已履行了法定職責和合同義務。作為該出讓國有土地的占有、使用者,負有向受讓人交付的義務。此時的交地義務人,仍應是被單廠。2002年10月,因貴池經貿委將被單廠整體轉讓給劉孝彬,故產生了第三個合同關系,即 2002年11月7日中冠公司與貴池經貿委委托的劉孝彬簽訂的協議及同年12月5日的補充協議。2002年11月7日協議明確約定了出讓面積8200平方米、綜合地價款數額288萬元(其中1710461.44元于2002年11月14日前付清)、甲方(劉孝彬)負責該地塊的拆遷安置,必須在2002年 12月下旬將該規劃紅線范圍內地塊的1、2、3號樓交給乙方,其余部分在2003年5月底前完成。劉孝彬的簽約資格,直接來源于貴池經貿委的書面授權。根據經貿委授權委托書的內容,受托人劉孝彬所為行為的法律后果應由委托人貴池經貿委承擔。故經貿委負有按期交地的義務。由于約定的出讓面積已全部交付,中冠公司關于立即交付原食品廠地塊規劃紅線范圍內其余部分的訴訟請求在一審作出判決前已實現,只是遲延交付,本案所應解決的只是遲延交地的違約責任及其承擔者,故原審不應再做出交地的判決(判決主文第一項)。
二、一審未遺漏當事人,原審法院準予撤訴不違反法定程序。如前所述,由于被單廠與中冠公司簽定的是意向性協議,加之貴池經貿委將被單廠整體轉讓給劉孝彬,被單廠已喪失了繼續履約的資格和能力;國土資源局不是該出讓土地的使用者,不具有直接交付土地的義務;巾被公司是劉孝彬受讓被單廠之后與他人共同發起成立,本不是合同當事人,也無需承擔交地義務。中冠公司起訴時將被單廠、巾被公司列為被告,庭審中撤回對其起訴,是中冠公司處分訴訟權利,與變更訴訟請求不同,其訴訟請求并未做實質上的變更,原審法院依據原告的撤訴申請和案件審理的具體情況,裁定準予原告撤回對被單廠和巾被公司的起訴,不違反法定程序。
三、2002年11月7日中冠公司與劉孝彬簽訂的協議及同年12月5日的補充協議合法有效,拆遷義務人是劉孝彬。2001年9月18日中冠公司與被單廠的協議中約定“中冠公司負責該地塊的拆遷”,但在2002年11月7日中冠公司與貴池經貿委委托的劉孝彬簽訂的協議中已變更為“甲方(指劉孝彬)負責該地塊的拆遷、安置”,在同年12月5日的《補充協議》中再次明確“甲方著手按合同規定和法律規定安排拆遷工作,相關拆遷安置費和拆除費由甲方承擔”。從上述合同的內容分析,既包括土地轉讓,也包括拆遷安置,合同約定的內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實,為有效協議。貴池經貿委上訴所稱劉孝彬在授權委托書中簽有“我負責承擔所簽定權利義務”,該授權委托書系2002年10月31形成,并且原件為貴池經貿委持有,劉孝彬所簽內容只能在劉孝彬與貴池經貿委之間產生約束力;中冠公司依據劉孝彬提供的貴池經貿委2002年11月7日的授權委托書而簽定協議,劉孝彬在授權范圍內所為的行為,其法律后果當由委托人貴池經貿委承擔。
四、中冠公司轉讓費已付清,沒有違約行為。按合同約定,中冠公司“以綜合地價款288萬元一次性買斷土地使用權(含土地出讓金、契稅和地上建筑物的拆遷補償等費用)”,中冠公司除在該合同簽定前已付給國土資源局 116.953856萬元并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外,另在2002年11月8日付貴池經貿委142萬元、11月11日付貴池經貿委290461.44 元,貴池經貿委出具了收款收據,中冠公司已按約付清了288萬元綜合地價款,沒有違約行為。貴池經貿委二審庭審中稱只收到284萬元(中冠公司直接支付的 1710461.44元和貴池國土資源局從收取的土地出讓金116.953856萬元中支付給貴池經貿委的絕大部分),尚有近4萬元沒有收到。即便貴池經貿委所述有4萬元未收到屬實,也與中冠公司無關。
五、原審適用法律正確。中冠公司已依法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和建設項目許可,本案不涉及土地出讓以及拆遷是否合法、土地使用權權屬爭議問題,貴池經貿委關于本案應受《土地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專屬調整,一審判決未適用專項法律十分錯誤的上訴理由,不應采納,本案糾紛的實質,在于未按期交付土地而產生的違約責任問題,原審判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并無不當。
六、關于貴池經貿委上訴所稱原審認證錯誤,即未認定2001年9月18日中冠公司與被單廠簽訂的協議及確認土地使用權證復印件的證據效力問題。首先,原審判決在另查明一段中已認定“2001年9月18日,原告與池州市毛巾被單廠簽訂了原食品廠地塊的土地轉讓協議”。其次,中冠公司提供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證》雖是復印件,但結合中冠公司與貴池國土資源局簽訂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交納土地出讓金的事實以及規劃、建設項目審批手續等一系列事實、證據,應認定該復印件的證據效力,并且該復印件中涉及446m2為手記增加的內容,與貴池經貿委該轉讓地塊不包括這446 m2的主張是相符的,與地籍圖和紅線圖的標示也是相符的。
七、關于遲延交地的違約責任。2002年11月7日協議及12月 5日的補充協議約定:2002年12月下旬將規劃紅線范圍內地塊的1、2、3號樓交給乙方,其余部分在2003年5月底前完成,確保乙方能夠順利開工建設。而實際交地時間,1、2、3號樓用地為2003年4月,其余部分在2003年10月才交付,均已遲延交付,構成違約,應按合同約定承擔違約金。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貴池經貿委的上訴請求與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 維持原審判決主文第二項、第三項和訴訟費負擔部分;
二、 撤銷原審判決主文第一項。
二審案件受理費14400元,由上訴人貴池經貿委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蘇沁
審 判 員 查名曰
代理審判員 王 矛
二00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書 記 員 張如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執行書
2020-10-14財產保全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民事起訴狀(公民使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本院決定提起再審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調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搜查證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健康檢查筆錄
2020-10-14×××公安局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立案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立案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