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2005)滬高民二(商)終字第292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尤雨生,男,1941年9月1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紅松路175弄21號601室。
委托代理人曾琪、肖詠萍,均系上海市捷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中山北路2000號17層。
法定代表人田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張勇,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吳堅,國浩律師集團(上海)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堅,男,1968年12月13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張楊路2238弄16號302室。
委托代理人王劍烈、遲少華,均系上海中成永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尤雨生因與被上訴人上海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期公司”)、被上訴人陳堅期貨交易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5)滬二中民三(商)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05年11月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5年12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尤雨生及其委托代理人肖詠萍,被上訴人中期公司委托代理人張勇、吳堅,被上訴人陳堅的委托代理人遲少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 2001年8月12日,尤雨生與中期公司簽訂期貨經紀合同一份,約定:尤雨生委托中期公司按照其交易指令進行期貨交易;授權顧亞君為其指令下達人,資金調撥人為本人。作為期貨經紀合同組成部分的開戶申請表中載明:“通過下列何種途徑了解本公司:…(3)本公司領導或職員(請填姓名:陳堅)”,尤雨生在開戶申請表上簽字確認。客戶須知第二條規定:“期貨經紀公司不得接受客戶的全權委托,客戶不得要求期貨經紀公司以全權委托方式進行期貨交易。”尤雨生在客戶須知上亦簽字確認。同日,中期公司收到尤雨生繳納的開戶保證金人民幣3萬元后,為尤雨生開設了帳號為6675的保證金賬戶。自同年9月4日起,中期公司開始按照尤雨生下達的交易指令進行期貨交易。期間,尤雨生分別于2001年10月23日、11月22日、2002年8月13日、12月16日追加保證金人民幣 10萬元、50萬元、20萬元、75萬元。至此,尤雨生共劃入6675賬戶計人民幣158萬元。截止2003年3月18日,6675賬戶尚余人民幣 29396.36元,尤雨生簽收了當日的客戶結算報告。同月20日,尤雨生從上述資金賬戶提取人民幣29300元。
期貨經紀合同中載明的指令下達人是顧亞君,但交易過程中的實際指令下達人為陳堅。對于陳堅以顧亞君名義接受尤雨生委托下單、簽收客戶賬單,以及中期公司制作的客戶賬單均通過陳堅交予尤雨生的事實,各方均無異議。經查證,自2001年10月15日開始,由陳堅出示給尤雨生的客戶賬單上所記載的交易數據與真實的交易情況不符。
2002年8月23日,尤雨生與中期公司簽訂補充合同一份,約定:中期公司為尤雨生提供電腦自助委托交易或因特網自助委托交易;尤雨生進行期貨交易的最新資料,包括交易狀況、持倉狀況、資金狀況、是否需要追加保證金等,在自助委托系統中均有明確詳細記載,在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均視為中期公司已履行送達義務,尤雨生應每日及時查閱;尤雨生使用自助委托交易方式期間,原合同約定的委托方式及其它條款仍然有效。同時,尤雨生在電子化交易風險揭示確認書上簽字確認。隨后,中期公司以掛號信的方式將交易密碼寄交尤雨生。
4、陳堅在代理尤雨生交易之前,其本人亦在中期公司處開戶進行期貨交易,同時還代理中期公司的其他客戶進行期貨交易。
5、2003年11月21日,尤雨生就相同事由,以中期公司為被告曾向法院提起訴訟,經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終審,依法裁定駁回尤雨生的起訴。一、二審法院所作出的民事裁定認為:(1)關于法律問題。陳堅存在兩種身份,在尤雨生與中期公司簽約過程中是居間人,在雙方履約過程中是尤雨生的委托代理人。中期公司和陳堅本人均否認陳堅為中期公司工作人員,尤雨生僅以自己提交的開戶申請表為依據來認定陳堅系中期公司工作人員,不能成立。該案中亦無證據證明陳堅以中期公司代理人身份從事代理行為,故尤雨生所謂陳堅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的主張同樣不能成立。(2)關于損失承擔問題。首先,因陳堅偽造交易結算單誆騙尤雨生,尤雨生通過陳堅所進行的交易行為已不能真正體現尤雨生的真實意思,故尤雨生的交易損失與陳堅的違法代理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依法應由陳堅向尤雨生承擔賠償責任。其次,開戶申請表對陳堅身份的記載與事實不符,中期公司對此未提出異議,客觀上對尤雨生誤解陳堅身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雨生未能及時發現陳堅違法代理行為與此有關聯。鑒于此,中期公司對尤雨生的損失應酌情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補充賠償責任是在直接責任人不能滿足權利人賠償請求時,再由補充責任人承擔權利人相應損失的一種責任形態。由于尤雨生經法院釋明后堅持不向直接責任人陳堅主張權利,而徑直要求中期公司賠償,致使法院尚缺乏判定中期公司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前提。遂作如上裁定。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在于兩個問題,一是陳堅的身份認定問題,二是尤雨生的損失承擔問題。
關于陳堅的身份問題,尤雨生在本案中增補陳堅為中期公司“浦東業務部投資顧問”的名片為證據佐證其主張。然陳堅和中期公司均否認曾印制和出示過該名片。尤雨生為此申請對名片上的手寫文字進行筆跡鑒定,但因缺乏比對樣本而無法鑒定。故尤雨生的增補證據仍難以佐證其關于陳堅系中期公司工作人員的主張。關于損失承擔問題,應當從本案中同時存在的兩種不同法律關系予以確定。一、尤雨生與陳堅之間存在委托代理關系。根據查明的事實,本案糾紛的起因主要在于陳堅接受尤雨生全權委托代理期貨操作時以虛假賬單誆騙尤雨生,致使尤雨生未能及時了解真實的交易情況,最終造成交易保證金近乎虧空。因此,陳堅作為尤雨生的委托代理人依法應對其違法代理給尤雨生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考慮到尤雨生在開戶交易后的近兩個月期間,陳堅并未提供虛假賬單的事實,故法院酌情確定陳堅應對尤雨生全部損失的90%承擔賠償責任,其余部分損失由尤雨生自行承擔。二、尤雨生與中期公司之間存在期貨經紀合同關系。關于中期公司在本案中的過失及其與尤雨生損失間的因果關系,生效民事裁定書業已作出認定,該認定在本案中應繼續予以采納。由于中期公司的過錯僅是過失,其與陳堅并非共同侵權,加之尤雨生自身未能運用電腦自助交易系統及時了解真實的交易情況,導致損失擴大,法院酌情確定中期公司對陳堅承擔賠償責任的不足部分承擔10%的補充賠償責任。以上賠償額應以尤雨生投入的交易保證金總額158萬元扣減尤雨生交易結束后的保證金余額29396.36元后所得數額1550603.64元為基數,計算相應的比率。扣除尤雨生已提取的29300元,尚有余額96.36元,尤雨生可自行提取。據此,上海市第二證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六條第二款、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三十一條之規定,判決:一、陳堅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付尤雨生人民幣1395543.28元;二、上海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應對陳堅履行上述第一項償付義務不足部分承擔10%的補充賠償責任;三、對于尤雨生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本案一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 18951元,由尤雨生負擔人民幣1895元,陳堅負擔人民幣15350元,上海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1706元。
原審宣判后,上訴人尤雨生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稱:陳堅并非上訴人與期貨公司簽訂期貨經紀合同的居間人,也不是雙方履行合同過程中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陳堅的身份是中期公司的員工,上訴人完全有理由相信陳堅是期貨公司的員工。原審法院對上訴人經濟損失責任承擔問題的判定錯誤,陳堅是期貨公司的員工,即使其不是期貨公司的員工,其所作所為也構成表見代理,陳堅行為的后果依法應由其中期公司承擔。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判,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中期公司辯稱:陳堅不是被告中期公司的工作人員,他是居間人和尤雨生委托的指令下達人,本案不構成表見代理,對此生效民事裁定書已作出認定。尤雨生與中期公司于2002 年8月曾簽署關于使用電腦自助委托交易系統的《補充合同》,尤雨生可通過該系統每天查詢交易結果,并在規定時間內向期貨公司提出異議,但尤雨生直至起訴前沒有提出任何異議,故應當認為對交易結果的確認。尤雨生通過查賬,于2003年3月19日簽章確認了客戶結算報告。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客戶一旦簽字確認即意味著對交易結果承擔責任。請求駁回尤雨生的上訴請求。
被上訴人陳堅辯稱:其作為尤雨生的代理人盡管在交易過程中做假賬單給尤雨生造成了一定損失,但并非所有損失是其一人造成的,虛假賬單與交易損失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尤雨生對期貨交易風險應當清楚,而且可以通過自助系統查詢交易情況。尤雨生自己疏于監管,自身有過錯。請求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經處理查明,原審認定的事實及證據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一、陳堅的身份問題;二、上訴人的交易損失責任承擔問題。
關于陳堅的身份問題,相關生效民事裁定書認定,陳堅在本案中存在兩種身份,在尤雨生與中期公司簽約過程中是居間人,在雙方履約過程中是尤雨生的委托代理人。中期公司和陳堅本人均否認陳堅為中期公司職員,尤雨生僅以自己提交的開戶申請表為依據而認定陳堅系中期公司職員,不能成立。尤雨生所謂陳堅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的主張同樣不能成立。在本案審理過程中上訴人沒有提供相反的證據足以推翻上述生效裁定對此節事實的認定,故上訴人關于陳堅系中期公司員工,及陳堅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上訴人交易損失的承擔問題。上訴人尤雨生與陳堅之間存在委托代理關系。本案中上訴人尤雨生的損失的形成,主要在于陳堅在操作構成中以虛假賬單誆騙尤雨生,致使尤雨生未能及時了解真實的交易情況,造成交易保證金虧空殆盡。陳堅系尤雨生的委托代理人,并非中期公司的員工,其行為也不構成表見代理,因此,陳堅個人依法應對尤雨生承擔賠償責任。原審法院酌情確定陳堅應對尤雨生全部損失的90%承擔賠償責任并無不當。尤雨生與中期公司之間存在期貨經紀合同關系。由于中期公司與陳堅并非共同侵權,其在履行期貨經紀合同過程中沒有對相關的合同中的內容進行謹慎的審查,導致上訴人對陳堅的身份發生誤認,其行為存在一定的過錯,但這一過錯與上訴人的損失之間不存在之間的因果關系,且上訴人尤雨生對其代理人過于信任,自身未能運用電腦自助系統以及時了解真實的交易情況,導致損失擴大,故原審法院酌情確定中期公司對陳堅承擔賠償責任的不足部分承擔10%的補充賠償責任亦無不當。上訴人主張由中期公司直接承擔其全部損失的賠償責任,沒有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5,541元,由上訴人尤雨生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宋 航
代理審判員 ?史偉東
代理審判員 ?馬 弘
二OO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書 記 員 ?崔 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執業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業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業追求,在法學專業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憑借對國內經濟政策、社會動向的準確把握及現行法律的深刻領會,依托與各級司法部門、行政機關、行業協會、中外企業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在1年多的律師執業過程中,我經辦了大量的各類法律事務:成功辦理民事經濟案件30余起,在諸多業務中,我尤擅長公司、企業法律事務的處理,民商、經濟案件的仲裁和訴訟案件的代理。因此,我憑借自己嫻熟公司法、合同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勞動法等相關法律的優勢,先后內蒙古多家企事業單位的專職法律顧問。在承辦案件、擔任法律顧問或提供其它法律服務的過程中,我努力運用法律、智慧、勇氣、謀略和技巧,竭誠為顧問單位、委托人服務,維護了顧問單位的合法權益。執業2年多來,我通過自己“熱心、細心、精心、耐心”的法律服務,贏得了顧問單位和廣大委托人的一致好評!?
醫療事故鑒定申請書
2020-10-14上海市___人民法院案件執行情況告知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用)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____________執行回執
2020-10-14×××公安局銷毀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呈請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起訴書(單位犯罪案件適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樣式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