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佛中法民二終字第627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何永駒,男,漢族,1963年1月30日出生,住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沙邊村沙邊后街三巷6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何永滔,男,漢族,1965年8月15日出生,住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沙邊村沙邊后街三巷1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鄧德邦,男,漢族,1965年9月26日出生,住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水藤村夏巷社攔巷二巷5號。
上列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羅晟、梁錦照,均是廣東盈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萬慶良,男,漢族,1946年8月3日出生,住江門市五福二街5座604房。
委托代理人朱小明,廣東海順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黃美娥,廣東海順律師事務所職員。
上訴人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因與被上訴人萬慶良股權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2004)順法民二初字第0065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查明:1998年12月7日,萬慶良與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投資開辦順德市樂從鎮永慶達印刷有限公司。2001年11月2日,萬慶良及其兒子因涉嫌職務侵占罪而被捕,后萬慶良被取保候審。2002年1月7日,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與萬慶良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書(下稱協議),約定萬慶良將全部股份作價 1952428元轉讓給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其中,協議第三條約定萬慶良自愿留存50萬元作為自協議簽訂之日起四年內不得從事該行業的信用保證金,四年期滿十天內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無息退還;第五條約定萬慶良及其妻子、兒子自協議簽訂之日起四年內不得從事與順德市樂從鎮永慶達印刷有限公司行業相同的任何工作及裝飾紙行業的任何工作。2003年1月14日,萬慶良對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提起訴訟,認為協議第五條顯失公平,要求予以撤銷。經一、二審法院審理,協議第五條被本院終審認定為乘人之危而被撤銷。2004年1月15日,萬慶良再次對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提起訴訟,認為協議第五條被撤銷,作為擔保條款的第三條自然也應撤銷,50萬元擔保金必須退還,故請求判令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立即退還股份轉讓金50萬元及利息(從2002年1月7日起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暫計至判決生效日止),并承擔全部訴訟費。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從雙方所簽訂的股份轉讓協議書來看,第三條“……甲方自愿留存50萬元作為自本協議簽訂之日起四年內不得從事該行業的信用保證金……”與該協議第五條所約定的“……甲方及其妻子、兒子自協議簽訂之日起四年內不得從事與順德市樂從鎮永慶達印刷有限公司行業相同的任何工作及裝飾紙行業的任何工作……”是相互聯系的兩個條款,萬慶良所作出的自愿留存50萬元作為四年內不從事該行業的信用保證金的行為對該協議第五條所約定的內容具有從屬性和補充性,具擔保的性質,它以協議第五條的存在作為前提,其目的在于保障萬慶良能更好地履行協議第五條所作的約定。鑒于該協議第五條已被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為乘人之危而被依法撤銷,為此,作為履行該條款而作出的擔保約定已失去存在依據,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應返還因該條款而得到的利益和承擔締約過失的責任——賠償受害人一方所受到的損失,向萬慶良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萬慶良主張有理,應予支持;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的抗辯無理,不予采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應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萬慶良返還500000元及支付利息(從2002年1月7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至清償之日止)。案件受理費10730元,由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負擔。
上訴人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不服原判,上訴稱:一、被上訴人萬慶良為贏取官司,偷換概念,在訴狀中稱50萬元股份轉讓金經一、二審訴訟作為顯失公平條款已被撤銷,其目的在于誤導法庭,對此,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在一審時已充分陳述,但一審視而不見。二、一審認為股份轉讓協議書第三條和第五條是相互聯系的兩個條款,萬慶良留存50萬元的行為以第五條的存在作為前提等等是完全沒有任何道理的。第三條與第五條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條款,對此,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在一審時已作詳細分析。第三條只是約定萬慶良本人自愿留存50萬元作為四年內不得同業競爭的保證金等,這與協議第五條約定的萬慶良及其妻子、兒子不得從事裝修紙行業毫無關聯。依照法律規定,協議書僅是作為股東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與萬慶良之間的事,雖說協議書第五條約定萬慶良妻子、兒子不得從事裝修紙行業有不嚴謹之處,但絕不影響雙方關于萬慶良禁止四年內從事同業競爭約定的法律效力。三、由于協議沒有約定保證金的利息計算,故一審判決計付利息沒有法律依據,退一步講,利息的計付也只能從起訴主張之日起計算。因此,上訴請求二審撤銷原判,駁回萬慶良的訴訟請求,全部訴訟費由萬慶良承擔。
被上訴人萬慶良答辯稱:一、協議書共有三方面的內容:1、萬慶良將股份轉讓給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第一至第三條);2、萬慶良出讓股份后應遵守的義務(第四至第七條);3、雙方的違約責任(第八條)。二、協議書第三條的文字是限定擔保范圍,協議書第四至第七條才是規定萬慶良的合同義務的條款。協議第三條在制作時已明確限定了該保證金的擔保范圍,只是作為協議四項義務中四年內不得從事該行業的這一項義務的擔保金,即是作為協議第五條確定的義務的履行擔保。因此,協議第三條根本不是獨立的義務性條款,如果說該條款也確定了萬慶良某項義務,則該項義務也只是從屬性的,是從屬于協議第五條義務的從義務。三、把握協議內容應綜合各條款的整體進行評判,不能孤立片面,專注于片言只字。由于協議第五條已被撤銷,萬慶良及其家人不必履行四年內不得從事本行業的義務,如果還以限定保證金范圍的條款中有四年內不得從事的片言只語而認為萬慶良仍有該義務,是故意不講道理的。如果協議中當時沒有約定第五條,可能就不會有保證金的約定。如果協議中確實漏寫了第五條,第三條便成了唯一條款,則萬慶良當初可能起訴要求撤銷這一條,但有了第五條情況就不同了,第三條的義務顯然只是處于從屬地位,萬慶良只需起訴撤銷作為主條款的第五條,而不是第三條的片言只語。因此,答辯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本案是股權糾紛,爭議的焦點是股權轉讓協議書第三條與第五條的關系是相對獨立的,還是相互聯系的兩個條款,第三條對第五條具有從屬性和補充性。從該協議書第三條和第五條的內容,結合協議的其它條款來分析,協議書第三條是對萬慶良自愿留存50萬元作為自協議簽訂日起四年內不得從事與公司相同行業的信用保證金,而協議書第五條的約定則是針對萬慶良本人及其妻子、兒子在四年內不得從事與公司相同行業的任何工作,這兩個條款內容具有重疊性,第三條限制的內容包含在第五條之內。因此,一審認定這兩條款是相互聯系的,第三條對第五條具有從屬性和補充性,具有擔保的性質是正確的。既然協議書第五條被本院認定為乘人之危而予以撤銷,則作為履行該條款而作出的擔保約定也失去存在依據,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應返還信用保證金50萬元及占有期間的利息給萬慶良。因此,一審判決是正確的,應予維持。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的上訴無理,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730元,由何永駒、何永滔、鄧德邦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鄭 振 康
代理審判員 吳 行 政
代理審判員 歐陽建輝
二○○四年八月二十三日
書 記 員 梁 碧 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宣告破產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律師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操作規程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
2020-10-14刑事辯護律師事務所函
2020-10-14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綜合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卷內目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詢問通知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刑事賠償復議決定書
2020-10-14刑事偵查卷宗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勘查證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緝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