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6)西民四初字第127號
原告TCL明創(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創公司)與被告弋東方、弋戈專利權權屬糾紛一案,本院2006年6月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于2006 年8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明創公司委托代理人張劉軍,被告弋東方、弋戈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明創公司訴稱, 2002年3月起二被告分別受聘于原告公司,弋東方任總工程師,職責開發新產品,弋戈任副總經理。2002年7月起本案所涉專利產品研發成功,原告多次組織相關人員對產品進行評審、認證,并將該產品作為原告的主導產品進行生產、銷售。之后,TCL集團收購了原告公司的股權,2006年原告在查帳中發現被告弋東方、弋戈利用職務便利,將本屬于原告的專利私自申請登記在其名下,侵犯了原告的合法利益。故訴至法院,請求1、確認專利號為 200320109827.3和200320109828.8的兩項實用新型發明創造專利權人為原告;2、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被告弋東方、弋戈辯稱,專利證書是專利權屬的證明,原告不能以單位出面做試驗和參與產品鑒定否認專利證書的效力,進而否認被告擁有的合法專利權;2005年1月10日被告和原告簽訂的“專利使用協議”中約定兩項技術的專利權人是被告;原告在股權變動前已知道并認同爭訟之專利屬于被告,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根據明創公司與弋東方、弋戈的訴辯主張,爭訟之兩項專利權的歸屬是本案爭議的主要焦點問題。
原告明創公司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
1、銷售合同,以期證明原告自2002年8月起開始銷售ZR5及FGB產品,且該產品為公司的主導產品,原告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銷售發票,證明內容同上。
3、ZR5型阻容吸收器及FGB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科學成果技術評審證書》,以期證明ZR5型阻容吸收器的完成單位為原告,專利技術應歸原告所有。
4、ZR5型阻容吸收器及FGB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試驗《檢驗報
告》各一份,證明內容同上。
5、勞動合同,以期證明弋東方2002年4月受聘于原告單位,職務是總工程師,其是利用單位的物資技術條件,由多名技術人員配合完成的專利技術。
6、申訴書,證明內容同上。
7、陜西省商務廳關于西安明創公司股權變更的批復,以期證明
原告名稱的變更情況。
8、ZR5型阻容吸收器及FGB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安裝使用說明
書,以期證明ZR5型阻容吸收器及FGB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專利技術應屬原告所有。
9、ZR5及FGB產品國家絕緣子避雷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協
議書,以期證明ZR5及FGB所涉技術是職務發明,成果歸原告所有。
10、ZR5型阻容吸收器裝配流程、工藝要求、材料明細、組裝設
計方案、檢驗標準及FGB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設計方案、檢驗標準,證明內容同上。
11、原告的工商檔案資料,以期證明ZR5型阻容吸收器及FGB
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專利技術的研發、設計、制造是在原告單位完成的,應屬原告所有。
12、西安盟創電器有限公司工商檔案,以期證明弋東方、弋戈
利用原告的專利技術組建了公司,損害了原告的權益。
13、相關費用支出憑證,以期證明原告投入了財力開發新產品,
本案所涉專利歸原告所有。
14、弋東方、弋戈起草的FGB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ZR5型阻容
吸收器企業標準,以期證明產品是原告研發的。
15、原告的會議紀要,以期證明ZR5型阻容吸收器及FGB復合
式過電壓保護器專利技術的研發、設計、制造是在原告單位完成的,應屬原告所有,是原告的主導產品。
16、相關圖紙,以期證明ZR5型阻容吸收器及FGB復合式過電
壓保護器專利技術除弋東方外,其他人也參與了設計。
被告弋東方、弋戈經對原告提交的證據質證后,對證據7無異議;對證據1、2、13真實性不認可,認為與本案無關;對證據3、4、5、6、8、9、10、11、12、14、15、16的真實性、合法性均無異議,但認為證據3、4、9是產品評審、檢驗,而非專利技術;證據5、6證明被告之一是原告的工程師,但不能證明發明創造是職務發明;除證據7外證據3—12、14均與本案無關聯性。
被告弋東方、弋戈為支持其抗辯主張,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
1、自控式阻容吸收器專利證書,以期證明被告是合法的專利權人。
2、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專利證書,以期證明被告是合法的專利權人。
3、2005年1月10日專利使用協議,以期證明雙方約定爭訟之專利屬于被告所有。
4、合作意向書,以期證明2005年3月合作各方已知專利屬于被告所有。
5、股權轉讓協議書,以期證明李益民與合作意向書上的簽訂人是同一人。
6、2005年12月26日通知,以期證明李益民為原告的董事長。
7、聘認書,證明內容同上。
8、 被告研究的相關材料(被告當庭出示,未向法庭提交),
以期證明訴爭技術是其研究。
原告經對被告提交的證據質證后,對證據1、2、4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上述證據不具有合法性、關聯性;對證據3真實性有異議;對證據5、6、7無異議;對證據8除對復印件、打印件的真實性有異議外,其余無異議,但對其證明內容不認可。
經合議庭評議,對原、被告提交的證據認證如下:
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2,13被告對其真實性不認可,因該證據與本案事實無關,本院不予確認;對證據3、4、 5、6、8、9、10、11、12、14、15、16的真實性、合法性被告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對該組的證據的關聯性因與被告提供的證據相互矛盾,本院不予確認;對證據7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對被告提供的證據1、2的真實性,原告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對其關聯性、合法性因該證據的形式、來源符合法律規定,內容真實,本院予以確認;對證據3原告對其不予認可,因原告并未提供相反證據,本院對其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予以確認;對證據4原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對證據5、6、7原告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對證據8原告除對復印件、打印件的真實性有異議外,其余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根據對原、被告提供的證據認定,本院經審理查明以下事實 :
2002年4月1日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與弋東方簽訂了一份聘用合同書,約定聘用弋東方為總工程師,合同期限自2002年4月1日起至2005年12月31日。弋戈為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2年9月29日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委托國家絕緣子避雷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ZR5—6B阻容吸收器、FGB—6P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進行檢驗。2002年11月25日全國電氣工程標準技術委員會導體及電氣設備選擇分委員會組織以專家技術評審會的形式對FGB型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進行了評審,并出具了編號(2002)電標技評字003號科技成果技術評審證書,該評審證書載明:成果完成單位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2003年11月4日弋東方、弋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自控式阻容吸收器和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兩項專利,2004年12月2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自控式阻容吸收器和復合式過電壓保護器實用新型專利權,專利號分別為:ZL200320109827.3、 ZL200320109828.8,上述兩項專利專利權人均是弋東方、弋戈,授權公告日2004年12月29日。2005年1月10日弋東方、弋戈與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就上述兩項專利的歸屬及使用簽訂了專利使用協議,協議規定:上述兩項專利的技術發明是弋東方、弋戈在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成立之前已經形成,專利權屬于弋東方、弋戈;上述兩項專利是在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成立之后申請并獲得通過,該兩項專利的專利權人弋東方、弋戈同意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生產及銷售利用上述兩項專利而開發的產品,生產及銷售的期限為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該協議還對其它事宜進行了約定。2005年8 月5日陜西省商務廳以陜商發(2005)291號文件同意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股權變更,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明創公司。同期西安明創電器有限公司在陜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進行了變更登記。之后,明創公司對爭訟之兩項專利權歸屬提出異議,遂訴至本院。
二○○六年九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烏 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分配基金用)
2020-10-14重新鑒定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卷內目錄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上級法院決定提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死緩期間故意犯罪核準執行死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傳票(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案卷封面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意見書
2020-10-14刑事拘留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鑒定人聘請書
2020-10-14延期審理建議書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其他對管轄有爭議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