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
????
刑事判決書????(2007)昌刑初字第230號
???? 公訴機關北京市昌平區
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譚波,男,22歲(1984年4月6日出生),出生地
重慶市,漢族,高中文化,北京市吉利大學汽車學院2005級學生,住重慶市云陽縣寶坪鎮寶坪街道寶坪鎮小學宿舍。因涉嫌犯盜竊罪于2007年1月1日被羈押,同年1月17日被逮捕,現羈押于北京市昌平區
看守所。
????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以京昌檢刑訴字[2007]第170號
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譚波犯盜竊罪,于2007年3月7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實行獨任審判,公開
開庭審理了本案。被告人譚波到庭參加訴訟?,F已審理終結。
???? 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譚波于2006年12月31日19時許,在北京市昌平區北京吉利大學19號樓212宿舍,趁無人之機,持事先偷配的鑰匙進入該宿舍將徐銳(男,19歲)、黃家德(男,21歲)、張通(男,20歲)的三臺筆記本電腦竊走,被竊物品共計價值人民幣14 080元,后被抓獲。案發后,贓物均已起獲。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譚波的行為已構成盜竊罪,且數額巨大,提請依法懲處。
???? 被告人譚波在庭審中對指控的內容未提出異議,且有被害人徐銳、黃家德、張通的陳述,證人李同斌、楊武俊的證言,辨認筆錄,現場勘查筆錄、示意圖、照片,公安機關出具的被告人到案經過、接報案經過、工作說明,起獲贓物及清點工作記錄、扣押物品清單、指紋
鑒定書、價格
鑒定結論書、戶籍證明等證據在案佐證,足以認定。
???? 本院認為,被告人譚波無視國法,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民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應予懲處。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譚波犯盜竊罪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罪名成立。鑒于被告人譚波認罪態度較好,案發后贓物均已起獲,可酌予從輕處罰。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第六十四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 一、被告人譚波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罰金人民幣三千元。
???? (刑期從
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7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罰金于判決生效后30日內繳納)。
???? 二、公訴機關隨案移送:筆記本電腦三臺,分別發還被害人徐銳、黃家德、張通 ;黑灰色背包一個,發還李同斌;改錐一把,予以沒收。
????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當提交
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
????
???? 審 判 員 胡愛軍
????
???? 二○○七年三月十四日
????
書 記 員 田慧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