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
????
刑事判決書????
????(2007)渝五中刑終字第35號
????
????原公訴機關重慶市渝中區
人民檢察院。
????
上訴人(原審
被告人)何曉軍,男,1976年8月21日出生于重慶市萬州區,漢族,初中文化,農民,住(略)。2005年7月4日因本案被捉獲,同日被
刑事拘留,同月12日被
取保候審。2006年12月7日被逮捕。現押于渝中區
看守所。
????辯護人何廷華,重慶迪遠
律師事務所律師。
????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審理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何曉軍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一案,于2006年12月7日作出(2006)中區刑初字第932號刑事判決。宣判后,原審被告人何曉軍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
開庭審理了本案。檢察機關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指派檢察員肖德強、代理檢察員張毅出庭履行職務,上訴人何曉軍及其辯護人何廷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被告人何曉軍于2004年至2005年6月期間,租賃重慶市渝中區下徐家坡14號民居作為生產廠房,生產、銷售劣質飲料食品,銷售金額達人民幣93672元。2005年6月2日,該廠被重慶市渝中區質監部門查獲,繳獲庫存原料、成品以及生產設備總共價值人民幣150367元。被告人何曉軍于2005年7月4日被公安機關捉獲。
????上述事實,被告人何曉軍在開庭審理過程亦無異議,并有扣押物品清單,廠房、贓物的照片及銷售記錄,證人郭某某、熊某某、何某某、黃某、何某某、蒲某、陳某、賀某某、佘某某的證言;有關機關所作的
鑒定書等證據證實,足以認定。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何曉軍以營利為目地,違反國家產品質量法規,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數額較大,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檢察院指控成立。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四十七條之規定,判決:被告人何曉軍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原審被告人何曉軍不服,以其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沒有9萬多,其中有部分是從
廣東等地購進的合格產品,原審法院對其量刑過重,請求
二審法院依法從輕處罰等為由,提出上訴。
????其辯護人提出,上訴人何曉軍生產、銷售的9萬多元產品中,應剔除從外地購進后銷售的合格產品,何曉軍銷售的偽劣產品應為53999元,且上訴人何曉軍認罪態度好,請求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認為原審被告人何曉軍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事實有原公訴機關依法收集并經一審法院庭審質證的證據證實,該罪名成立。但原審判決認定何曉軍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數量和金額有誤,經核實應為52298元。根據上訴人何曉軍的認罪、悔罪態度,請依法從輕判處。
????經二審審理查明,原判認定原審被告人何曉軍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事實和證據與一審相同,但上訴人何曉軍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應為52298元,原判認定何曉軍生產、銷售的9萬多元產品中有其從外地購進并銷售的成品,該事實有二審辯護人提交的何曉軍從廣東進貨的相關證據證實,該證據經二審庭審質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何曉軍以營利為目的,生產、銷售劣質產品,且銷售金額已達52298元,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上訴人何曉軍及辯護人的辯解、辯護意見成立,本院予以采納。原判認定上訴人何曉軍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審判程序合法,但因認定其銷售金額有誤,致量刑失當,依法應予以糾正。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四十七條之規定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
撤銷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2006)中區刑初字第932號刑事判決書。
????二、上訴人(原審被告人)何曉軍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拘役二個月零十五日,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
????(刑期從
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6年12月7日起至2007年2月12日止。)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
????
????
???? 審 判 長 謝 鶴 樓
????審 判 員 謝 勛
????代理審判員 李 重 綦
????
???? 二00七 年 一 月 三十一 日
????
????書 記 員 梁 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