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
(2000)海南行終字第34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麥賢武,男,一九六四年出生,漢族,東方市感城鎮人,現在東方市公安局巡警大隊工作,住東方市八所鎮東海路八巷私人住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方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許邦朝,市長。
委托代理人張亞雄,東方市人民政府法制辦主任。
原審第三人曾尉昌,男,46歲,漢族,東方市感城鎮不磨村人,現住東方市八所鎮第四小學附近私人住宅。
上訴人麥賢武因土地(宅基地)使用權確權行政爭議一案,不服東方市人民法院二000年三月二日作出的(2000)東行初字第6號行政判決,于二000年四月二十五日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二000年六月一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書面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爭議地位于東方市八所鎮東海路,東西長17米、南北寬4. 7米,面積為7 9.9M2,該地原系八所村民張發祥使用,1986年5月,曾尉昌以其侄子曾鴻良之名跟張發祥買下252.84 M2宅基地(其中包括爭議地79.9 M2)。1993年8月,麥賢武伯父生前立下遺囑將其自家宅基地中的200 M2贈與給麥賢武(包括爭議地79.9 M2)。麥賢武于1994年向土地局申請辦理土地使用證,并繳納了土地費483元及辦證、丈量費50元,并于1998年間蓋房時與曾尉昌發生爭議,東方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6月15日作出處理決定,認為雙方均無土地使用證,麥賢武土地來源不清,曾尉昌土地來源清楚,將爭議地79.9 M2使用權處理歸曾尉昌,對收取麥賢武的土地費作退還處理。原審判決認為:爭議雙方都沒有取得土地使用證。麥賢武的土地來源因其伯父已故,其遺囑缺少法定形式,沒有證明效力,且該地沒有取得合法手續,不能作為遺產繼承。曾尉昌雖與八所村民買地沒有依法登記,但鑒于目前本市區內此類情況較多,只要政府部門許可按有關規定辦理手續,應視為合法,東方市人民政府將爭議地79.9 M2使用權處理歸曾尉昌并無不妥。據此,判決維持東方市人民政府1999年6月15日作出的東府行決字(1998)第011號《土地權屬爭議案件行政決定書》。案件受理費100元由麥賢武負擔。
原審法院隨案移送的證據有:1、被告提交的《東方市八所城市公用建設用地證明書》、1985年6月7日八所管區與八所鎮政府簽訂的《補辦土地賠償證書》、1986年曾鴻良與張發祥簽訂的《斷賣土地契約》、東方市土地管理局在1998年9月11日分別調查張發祥、曾尉昌、麥賢武所作的調查筆錄及主持召開上述三方參加的協調會筆錄、東方市土地管理局1998年8月20目及8月25日兩次要求麥賢武停止施工、維持土地現狀的書面通知及送達回證;2、原告麥賢武提交的其稱其伯父麥篤全生前于1993年8月1日所寫遺言(該遺言第二條稱將200 M2宅基地劃給麥賢武建房)、東方市土地局1994年10月14日收取麥賢武土地費483元及丈量費50元的收款收據、其填寫的土地登記發證申請書;3、第三人曾尉昌提交的曾鴻良于1999年10月8日出具的書面證明書(稱宅基地是曾尉昌以其名義所購買)、其1994年11月8日填寫的土地登記發證申請書。
上訴人麥賢武上訴稱:1、1986年5月2日與張發祥買地的是曾鴻良,庭審中,被告未能舉證證明曾鴻良將土地轉讓給曾尉昌,因此,本案土地爭議的主體應是曾鴻良,被告以曾尉昌作為本案土地爭議的主體作出處理決定是錯誤的;2、被告認定曾尉昌土地來源清楚,認定上訴人土地來源不清,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第一、土地是曾鴻良與張發樣購買的,曾尉昌土地來源不清;第二、該地是國有土地,是島西林場的林地,而不是八所大隊的集體土地。即使是集體地,張發祥也無權出賣,而上訴人對該爭議地已向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用地登記申請,土地管理部門已收取了上訴人的土地使用費及辦證費,實際上上訴人與市土地局已形成合法有效的土地出讓合同關系,雖然東方市人民政府未將土地證頒發給上訴人,但責任不在上訴人,上訴人實際上已享有該爭議地的合法使用權。而曾尉昌在沒有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情況下,東方市人民政府將爭議地處理歸曾尉昌使用,違反法律規定;3、原審判決程序違法,一是超過法定期限作出判決;二是原審法院未采納上訴人提出的要求審判人員回避的申請,影響了案件的公正審理。請求二審法院作出公正合法的判決。
被上訴人東方市人民政府未提交書面答辯狀,其委托代理人口頭辯稱:曾尉昌在1986年以其侄子曾鴻良的名義跟八所大隊村民張發樣買下252.84 M2宅基地,其中的79.9 M2是現本案爭議地,該塊宅基地是八所大隊于1982年出讓給張發祥土地中的一部分,有1982年八所建委頒發給張發祥的《東方市八所城市公用建設用地證明書》可以證明,上訴人麥賢武稱其使用的20O M2宅基地是其伯父所贈,但未能提供任何的土地使用憑證。東方市土地局 1992年受理上訴人麥賢武的土地登記申請,開始由于工作人員大意,不知道其申請登記的宅基地存在爭議,后發現己停止給其辦理土地使用證。本府經調查認為上訴人麥賢武土地來源不清,曾尉昌土地來源清楚,故將爭議地處理歸曾尉昌。
原審第三人曾尉昌述稱:爭議地原是低洼水塘地、不是林地,1986年5月2日本人以侄子曾鴻良的名義跟張發祥買下252.84 M2宅基地,并于1994年向東方市土地局申報土地登記.1994年大水將上訴人麥賢武伯父的圍墻沖倒后,其乘機侵占了爭議地,當時張發祥已要求土地局進行處理,所以一直停止辦理發證至今.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上訴人、被上訴人及原審第三人在二審中均未提出新的證據材料。
本院對上述證據進行了全面審查。除上訴人麥賢武對最初原宅基地的性質及原告主體提出異議外。上訴人麥賢武、被上訴人東方市人民政府、原審第三人曾尉昌對原審判決確認的上述證據的效力和據此認定的事實均無異議。本院審查確認,原審法院移送的證據材料對本案相關事實有證明效力,可以作為本案認定事實的根據。原判認定主要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本院認為,上訴人麥賢武和原審第三人曾尉昌對爭議地均無合法使用權。上訴人麥賢武以爭議地是其伯父麥篤全生前所贈與的200 M2宅基地中的一部分為由主張使用權,但其伯父麥篤全未依法取得該地使用權,故其主張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原審第三人曾尉昌以其侄子曾鴻良名義在1986年5月私自跟八所大隊村民買地,雖未依法辦理登記,但其行為發生在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前,且此類情況在當地較普遍,東方市人民政府就此類問題已專門發文,根據具體情況可采取補辦用地手續等補救措施解決。東方市人民政府根據曾尉昌土地來源清楚及該地現狀直接將爭議之宅基地使用權確認歸其使用,并無不當,原審判決予以維持正確。上訴人麥賢武上訴理由不充分,不予采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麥賢武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潘文壯
審 判 員 龍籍忠
審 判 員 王東史
二000年七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藍海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市____人民法院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一)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保證書(取保候審的保證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調取證據材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綜合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假釋案件的報告(有特殊情況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鑒定人聘請書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扣押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緝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