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1)深中法行終字第17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國天誠深圳公司,住所地:深圳市紅寶路2號。
法定代表人:李克澄,經理。
委托代理人:許建中、肖亞文,該公司員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深圳市社會保險管理局,地址:深圳市彩田南路社保大廈13樓。
法定代表人:劉禮權,局長。
委托代理人:黃險峰,該局政策法規處干部。
原審第三人:文玉梅,女,漢族,1959年9月12日出生,住河南省舞鋼市米蘭干休一街2號院20號,身份證號碼:410412095909120028.
上訴人中國天誠深圳公司因工傷認定一案,不服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 (2001)深福法行初字第62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1年11月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中國天誠深圳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許建中、肖亞文,被上訴人深圳市社會保險管理局的委托代理人黃險峰到庭參加訴訟。原審第三人文玉梅經本院合法傳喚因故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根據原、被告的舉證并經庭審質證認定:劉西民是原告的員工。1999年9月27日凌晨,劉西民駕駛原告的粵B24763號大貨柜車行至324線629公里普寧路段時發生交通事故,劉當場死亡。經普寧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第99A1343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劉西民應負事故的全部責任。2000年6月19日,文玉梅以劉西民親屬身份向深圳市社會保險管理局提出對劉西民工傷認定申請。被告確認文玉梅符合作為死者親屬身份,并于2000年12月18日,以深社保傷認[2000]10124號《深圳市工傷認定書》認定劉西民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按規定支付。原告不服,向深圳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復議。2001年3月19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作出深府復決[2001]30號《深圳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深圳市社會保險局作出的深社保傷認[2000]10124號《深圳市工傷認定書》。原告仍不服,遂訴至本院。劉西民與文玉梅屬夫妻關系,有舞鋼市公安局證明該事實,并附案在卷。劉西民與原告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原告未為其辦理社會工傷保險手續。《深圳經濟特區工傷保險條例》于1993年12月24日經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并于1994年5月1日起施行;2000年1月11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并公布了《關于修改〈深圳經濟特區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被告作出上述認定適用的是修改前的《深圳經濟特區工傷保險條例》。原審法院認為,被告系工傷保險工作的主管機關,依法有權對是否屬于工傷作出認定,原告司機劉西民在為原告駕駛汽車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死亡,被告根據死者親屬的申請,認定劉系在工作期間發生交通事故死亡,符合修改前《深圳經濟特區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八項規定,從而援引了《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第七條第八項的規定;又因原告與劉西民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未為其辦理社會工傷保險手續,被告為此作出深社保傷認[2000]10124號《深圳市工傷人定書》,認定劉西民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并由原告支付。被告該認定書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本院予以維持。原告對第三人文玉梅持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證明其系劉西民妻子提出質疑,雖然公安機關不是婚姻登記機關,但公安機關系戶籍的主管機關,每個戶籍所載的內容均系戶主本人及其家屬情況(包括家屬之間關系)的真實反映,原告在沒有充分反證之前,本院對第三人文玉梅作為死者的親屬身份予以認可。原告認為劉西民對交通事故負全部責任,便認定劉西民的行為是犯罪行為,但原告至今未能提供任何能證明劉西民的行為是犯罪行為的證據,因此,原告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維持被告深圳市社會保險管理局于2000年12月18日作出的深社保傷認[2000]10124號《深圳市工傷人定書》。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原告負擔。
上訴人上訴稱:1、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嚴重錯誤:普寧市公安局第99A1343號《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劉西民在特大交通事故中造成5人死亡8人受傷的嚴重后果且對事故負全部責任,已充分說明劉不但違法而且已構成了“交通肇事罪”,依法應處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因其當場死亡,才免予處罰。故一審認定“沒有證據能證明劉西民有違法犯罪行為”是嚴重錯誤的;2、一審法院竟然篡改法律:故意將《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七條第八項中的“交通意外事故”篡改成“交通事故”,使該案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也使立法的本意完全發生了巨大變化! 3、被上訴人嚴重違法:(1)《深圳經濟特區工傷保險條例》第35條以及國家有關規定,死者親屬須在3個月內申請工傷認定,而劉西民的“親屬” 卻在距事故發生日己近9個月、超過法定期限近6個月的2000年6月19日向被上訴人申請,被上訴人受理該申請違法;(2)死者的親屬才有權申請工傷認定, 舞鋼市公安局所謂的“證明”不能證明劉西民與文玉梅婚姻狀況的真實性,而被上訴人未嚴格審查就接受所謂劉西民“親屬”文玉梅的申請,其過錯顯而易見。 請求:1、撤銷(2001)深福法行初字第62號行政判決;2、判令撤銷深社保傷認[2000]10124號工傷認定書;3、本案一二審的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被上訴答辯稱:修改后的《深圳經濟特區工傷保險條例》是2000年1月11日起才實施的,而劉西民是在該條例修改前發生的事故,因此本案應適用修改前的條例,而且現在并無劉西民構成犯罪的證據材料,故我局所作出的處理決定是符合法律規定的。一審判決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上訴人的請求是沒有法律依據的,請求依法維持原審判決。
原審第三人文玉梅未作書面答辯。
原審被告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證據材料有:1、《深圳市員工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2、2000年7月5日中國天誠深圳公司給市社保局就事故處理情況說明;3、1999年10月11日普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4、2000年6月19日文玉梅給深圳市社保局的《申請》;5、舞鋼市公安局出具的《證明》。
原審原告向原審法院提交的證據材料有:1、深社保傷認[2000]10124號《深圳市工傷認定書》;2、1999年10月11日普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3、2000年7月13日普寧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就交通事故責任給中國天誠集團深圳公司的說明函;4、深府復決[2001]30號《深圳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決定書》。
上述證據材料均已隨案移送本院。根據各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及其陳述,本院確認原判認定的事實無誤。
二審庭審中,上訴人針對上訴人提出文玉梅不具申請人資格問題向本院補交了劉西民的戶口簿、劉西民及尚鳳蓮和文玉梅的身份證、尚鳳蓮及劉西民女兒劉芳芳的《委托書》。這些證據材料均顯示劉西民與文玉梅屬夫妻關系。上訴人承認其在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的起訴狀中并未提出文玉梅不具備申請人資格的問題,而是在原審的庭審中才提出此問題的。上訴人對上述戶口簿及身份證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上訴人補交證據屬程序違法,且《委托書》的真實性無法肯定。本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確認被上訴人補交的證據的收集程序合法且內容真實,可以作為本案的定案依據。根據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及其陳述,本院確認原判認定的事實無誤。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作為工傷保險的主管部門,有權依法就工傷保險問題作出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的規定,上訴人以劉西民的行為“已構成了交通肇事罪”而提出的“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嚴重錯誤”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依法不予采納。被上訴人在本案一、二審提供的證據均己證實了原審第三人文玉梅與劉西民的親屬關系,而上訴人對此未能提供反證,且修改前、后的《深圳經濟特區工傷保險條例》的第三十五條均未規定“死者親屬須在3個月內申請工傷認定”,故上訴人提出的“被上訴人嚴重違法”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依法亦不予采納。因上訴人在其與劉西民的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并未為劉辦理社會工傷保險手續,而劉西民是在為上訴人工作的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死亡,符合修改前的《深圳經濟特區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第(八)項以及《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第七條第(八)項規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條件,故被上訴人根據劉西民親屬的申請所依法作出的處理決定正確,而原審依法判決維持該處理決定亦正確。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審判程序合法,本院依法予以維持;上訴人的上訴無理,本院依法予以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上訴人中國天誠深圳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吳 方 玲
審 判 員 黎 漢 泉
代理審判員 于 克 平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張 紅 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當事人的授權委托書(民事)
2020-10-14民事反訴狀
2020-10-14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恢復審理用)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案卷封面
2020-10-14拘留決定書回執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關于撤銷______號通緝令的通知
2020-10-14×××看守所收監執行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請復核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