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政 判 決 書
(2004)路行初字第27號
原告郟桂英,女,1918年6月23日出生,漢族,臺州市人,住該市黃巖區管驛小區21幢1單元102室。
原告程彩蓮,女,1949年3月6日生,漢族,臺州市人,住址同上。
委托代理人潘晶林,男,1943年7月6日出生,漢族,臺州市人,住本市黃巖區城關橫街三區4幢201室。
被告臺州市黃巖區建設局,住所地黃巖區城關天長北路。
法定代表人戴冠福,局長。
委托代理人趙旭海,浙江桔洲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臺州市黃巖區人民政府,住所地黃巖區城關縣前街22號。
法定代表人董服標,副區長,系該區人民政府負責人。
委托代理人章穎芳,浙江桔洲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郟桂英、程彩蓮訴被告臺州市黃巖區建設局、第三人臺州市黃巖區人民政府為房屋拆遷裁決行政爭議一案,由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定本院審理。本院于2004年7月22日受理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9月1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委托代理人潘晶林、被告委托代理人趙旭海、第三人委托代理人章穎芳到庭參加訴訟,現已審理終結。
被告臺州市黃巖區建設局于2002年6月26日以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為申請人,倆原告為被申請人作出黃建裁字(2002)第29號《房屋拆遷裁決書》,指定倆原告于2002年7月15日前從座落于錦江居前應巷38號的2間二層樓房搬出,并將該房屋移交給申請人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裁決書還對倆原告的安置補償作出相應的裁決。
原告訴稱,屬原告所有的2間二層樓房雖屬被告頒發的拆許字(2001)第1號《房屋拆遷許可證》規定的拆遷范圍內,但該拆遷范圍的拆遷人是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該指揮部的內設機構??辦公室不具備拆遷人的主體資格,被告以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為申請人作出黃建裁字(2002)第29號《房屋拆遷裁決書》,屬申請主體錯誤、程序違法,要求本院判決撤銷被告作出的黃建裁字(2002)第29號《房屋拆遷裁決書》。
原告在起訴時向本院提供以下證據:
1、被告頒發的拆許字(2001)第1號《房屋拆遷許可證》及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對該指揮部辦公室的授權書,用以證明拆遷人是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而不是指揮部辦公室。
2、黃政發(2002)26號《關于調整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成員的通知》及(2002)黃行初字第32、33、34、37號及(2003)臺行終字第143號《行政判決書》,用以證明舊城改造指揮部是第三人設立的臨時機構,指揮部辦公室是指揮部的內設機構,不能作為拆遷裁決的申請人,其后果應由第三人承擔。
3、黃建裁字(2002)第29號《房屋拆遷裁決書》及起訴狀的特快專遞郵件收據,用以證明被告的具體行政行為存在,原告的起訴符合法定條件。
被告及第三人辯稱,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是具備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因當時正在審批過程中,故《拆遷許可證》的拆遷人暫定舊城改造指揮部,實際應由指揮部辦公室實施拆遷,故作為拆遷裁決申請人的主體是適格的,且該辦公室與第三人無隸屬關系。被告于2002年6月26日作出第29號《房屋拆遷裁決書》,原告于2004年7月22日提起訴訟已超過了法定的起訴期限,要求本院駁回原告的起訴。
被告及第三人在法定期限內未提供證據,庭審過程中提供下列證據:
1、黃巖區編委黃編(2002)24號《關于確定臺州市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為事業單位的批復》;
2、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的《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上述證據用以證明指揮部辦公室具備拆遷人資格,該辦公室與第三人無隸屬關系。
3、被告及第三人于2004年7月22日收到的(2004)路行初字第27號《應訴通知書》,用以證明原告于2004年7月份提起訴訟,已超過了法定的起訴期限。
在庭審質證過程中,被告及第三人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3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無異議,但證據1中已注明拆遷實施單位是指揮部辦公室,證明指揮部辦公室是符合申請人的主體資格。
原告對被告及第三人提供的證據提出異議,認為被告及第三人未在法定的期限內提供證據,在庭審過程中提供的證據應視為無效證據。
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1、2能夠證明房屋拆遷許可證中的拆遷人是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而不是指揮部辦公室。該指揮部是第三人設立的臨時機構,指揮部辦公室是指揮部的內設機構,不具備拆遷裁決申請人的主體資格,故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2,本院予以采信。原告提供的證據3能夠證明被告于2002年6月26日作出的拆遷裁決書未告知當事人的起訴期限,根據最高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1條之規定,原告的起訴未超過法定的起訴期限,故對原告提供的證據3,本院予以采信。根據最高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6條第2款之規定,被告及第三人無正當理由未在法定期限內提供證據,應視為沒有證據。被告及第三人在庭審中提供的證據1、2、3,即使在法定期限內提供,既不能證明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是該房屋的拆遷人(這已被黃巖區人民法院和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行政判決書所確認),也不能證明原告的起訴已超過法定的起訴期限。故對被告及第三人在庭審過程中提供的證據1、2、3,本院不予采納。
根據上述予以采信的證據,本院確認以下事實:被告于2001年9月30日向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頒發拆許字(2001)第1號《房屋拆遷許可證》,注明拆遷實施單位是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2002年6月26日,被告根據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的申請,作出黃建裁字(2002)第29號《房屋拆遷裁決書》,原告以該裁決書的申請人主體不符為由,于2004年5月15日向黃巖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該院申請,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該案移交本院審理。
本院認為,被告及第三人在法定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未能提供任何證據,應視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相應的證據。根據原告提供的證據,被告頒發的拆許字(2001)第1號《房屋拆遷許可證》中的拆遷人是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被告作出的黃建裁字(2002)第29號《房屋拆遷裁決書》將舊城改造指揮部辦公室作為拆遷申請人的主要證據不足。黃巖區舊城改造指揮部是第三人設立的臨時機構,該指揮部辦公室是指揮部的內設機構,均不符合獨立法人的資格,其后果應由第三人承擔。被告于2002年6月26日作出的黃建裁字(2002)第29號《房屋拆遷裁決書》沒有告知當事人起訴的期限,原告于2004年5月15日提起訴訟并未超過2年的法定期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1目之規定,判決如下:
撤銷被告臺州市黃巖區建設局作出的黃建裁字(2002)第29號《房屋拆遷裁決書》。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一百元,由被告臺州市黃巖區建設局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正本,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浙江省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時向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一百元,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交納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款匯:臺州市農行經濟開發區支行,帳戶:浙江省省級財政專戶結算分戶,帳號:900101040009646,執收單位代碼030101)。
審 判 長 彭 妙 富
審 判 員 陳 鵬
審 判 員 汪 華 富
二00四年九月十五日
代書記員 王 立 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律師事務所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一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撤銷緩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再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死刑(或者死緩)復核的審理報告(復核死刑、死刑緩期執行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送達回證(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出庭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不批準逮捕決定書回執
2020-10-14撤銷不(予)批準逮捕決定通知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變更強制措施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傳喚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知立案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