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朝霞不服登封市公安局治安管理處罰一案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4)登行初字第0018號
原告馮朝霞,女,漢族,1970年7月出生,住登封市大冶鎮冶南村,農民。
委托代理人馮松濤,河南群達
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登封市公安局。
負責人劉從德,該局政委。
委托代理人吳曉敏,男,登封市公安局法制科干部。
第三人景團然,男,漢族,1945年出生,住登封市宣化鎮,農民。
委托代理人梁鵬舉,男,1979年7月出生,登封市實驗中學教師。
原告馮朝霞不服被告登封市公安局2003年12月12日作出的登公字第0669號治安管理處罰裁決,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馮朝霞的委托代理人馮松濤,被告登封市公安局的委托代理人吳曉敏,第三人景團然及其委托代理人梁鵬舉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2003年12月12日,被告登封市公安局以原告毆打他人為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決定給予原告馮朝霞
治安拘留5日的處罰。原告不服,于2004年2月3日向登封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登封市人民政府經復議維持了登封市公安局的處罰決定。原告仍不服訴于本院稱:2003年11月19日晚,原告與第三人因瑣事發生糾紛,雙方互毆,后經被告處理,于2003年12月12日作出登公字第0669號治安管理處罰裁決。我認為該裁決存在以下錯誤:1、我與第三人發生糾紛后,第三人對我拳打腳踢,而我身為女性,與第三人力量懸殊極大,我只是照第三人的臉上很輕的打了一下,不可能會造成輕微傷。第三人沒有受傷,我的傷情嚴重,被告認定事實有誤。2、被告沒有向我送達告知權利通知書,該具體行政行為程序違法。綜上,請求法院依法
撤銷被告作出的第0669號治安處罰裁決。
被告登封市公安局辯稱:1、原告訴狀中稱,我局沒有向其告知權利的說法不符合事實。我局在對其作出處罰前,即2003年12月3日,已向原告履行了告知程序,有告知權利通知書及告知違法行為人權利筆錄為證;2、原告在陳述筆錄中已經說明了毆打第三人的事實:“1、景團然罵我,我他;2、我是他而不是打他;3、我他后,當時沒有流血,也沒有腫,也沒有紅”。我局根據原告的陳述以及證人證言,
法醫鑒定等證據認定原告確實有毆打第三人的事實,且其打第三人所致傷情與法醫鑒定證明的傷情和原告人的供述具有因果關系,因此原告訴稱第三人的輕微傷不是其所致這一觀點不能成立。綜上所述,我局對原告作出的處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程序合法,處罰適當,請求法院依法予以維持。被告在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交的證據材料有:1、2003年12月3日對馮朝霞的告知違法行為人權利筆錄。2、2003年11月22日對景春煥、景團然的詢問筆錄;2003年11月20日對馮朝霞的詢問筆錄;2003年11月2日對楊發圈的詢問筆錄;2003年11月24日對吳新村的詢問筆錄;2003年12月1日對陳建強、景銀芳的詢問筆錄。3、2003年11月20日登封市公安局法醫門診作出的法醫檢驗證明書。
第三人景團然述稱:我和原告不是互毆,登封市公安局對原告作出的處罰,事實清楚、處罰正確,請求法院依法維持公安局的處罰裁決。
經審理查明:原告馮朝霞與第三人景團然同在大冶鎮新市場內做生意,2003年11月19日晚,兩人因瑣事發生糾紛,原告對第三人進行毆打,經登封市公安局法醫門診鑒定,第三人所受傷害為輕微傷。2003年11月19日,被告登封市公安局接到報案后決定
立案查處,經過詢問雙方當事人及相關證人,查明上述事實后,于2003年12月3日向原告履行了告知程序。同年12月12日,被告以原告毆打他人為由作出登公字第0669號治安管理處罰裁決書,決定對原告拘留5日。原告不服,于2004年2月3日向登封市人民政府申請復議,2004年3月1日,登封市人民政府作出登政復決字(2004)第7號行政復議決定書,維持了被告的第0669號治安處罰裁決書,原告仍不服,訴于本院。
本院認為,原告馮朝霞毆打第三人景團然,造成第三人輕微傷情,侵犯了第三人的人身權利,違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應當受到處罰。被告登封市公安局作出的處罰決定證據充分,
適用法律正確,符合法定程序,應予維持。原告訴被告認定事實錯誤,程序違法的說法,缺乏相關證據,本院不予認定。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判決如下:
維持被告登封市公安局2003年12月12日作出的登公字第0669號治安管理處罰裁決書。
本案受理費100元,由原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
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及副本一式八份,上訴于河南省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宮向黨
審判員 張智勇
審判員 王金超
二00四年五月十五日
書記員 劉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