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徽 省 高 級 人 民 法 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4)皖行終字第02號
上訴人(一審被告)懷遠縣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張孝成,縣長。
委托代理人崔懷遠,縣政府法制辦主任。
上訴人(一審第三人)張家林,男,1962年1月22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懷遠縣魏莊鎮胡巷村。
委托代理人崔松巖,懷遠縣鮑集鎮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顧道為,男,1962年4月8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懷遠縣古城鄉張八郢村。
被上訴人(一審第三人)懷遠縣淮河河道管理局。
法定代表人陳明龍,局長。
委托代理人李順昌,安徽卞和律師事務律師。
上訴人懷遠縣人民政府、張家林不服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顧道為訴懷遠縣人民政府水域灘涂權屬行政確認一案作出的(2003)蚌行初字第13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12月2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懷遠縣人民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崔懷遠,上訴人張家林及其委托代理人崔松巖,被上訴人顧道為的委托代理人劉金平,被上訴人懷遠縣淮河河道管理局的委托代理人李順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根據當事人舉證并經庭審質證認定:2002年10月21日,顧道為與懷遠縣淮河河道管理局簽訂一份《國有水土資源承包合同書》。該合同約定:顧道為承包位于懷遠縣境內劉橋閘北引河顧家段400米處的水域計20畝水面從事水產養殖,合同期限為2003年元月1日至2004年12月30日。同年1月23日,張家林向懷遠縣水產局提出辦理養殖使用證的申請,請求在符懷新河合徐高速公路大橋北段約500米處水域從事漁業養殖。2003年2月27日,該申請經懷遠縣水產局審核,懷遠縣人民政府批準。同日,該縣政府向張家林頒發了懷遠(國漁)養證[2003]第0002號《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該證載明,持證人使用水域面積為31畝,使用期限為三年,四至范圍:東至引河東大壩,西至引河西大壩,南至引河合徐高速公路橋北100米處,北至引河合徐高速公路橋北600米處。因該證所載水域與顧道為承包水域有部分重合,顧道為向蚌埠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2003年6月9日,蚌埠市人民政府作出蚌政復(2003)10號行政復議決定,維持懷遠縣人民政府頒發的懷遠(國漁)養證[2003]第0002號《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顧道為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第十二條第二款、第三十七條和懷發(1995)9號文件《中共懷遠縣委、縣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水利基礎產業的決定》的規定,訴爭的河道水域灘涂屬懷遠縣淮河河道管理局管理,顧道為與該局簽訂的《國有水土資源承包合同書》符合法律規定。顧道為認為懷遠縣人民政府向張家林的頒證行為侵犯其承包經營權,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規定,頒發養殖使用證的水域需經過規劃,而本案訴爭的水域未經規劃用于養殖,故被告頒證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合法,顧道為的訴訟請求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第1、5目的規定,判決撤銷懷遠縣人民政府頒發的懷遠(國漁)養證[2003]第0002號《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案件受理費100元,由懷遠縣人民政府負擔。
上訴人懷遠縣人民政府訴稱,1、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主要涉及水產養殖,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一審判決適用《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屬適用法律錯誤;2、一審判決認定懷遠縣人民政府在未經養殖規劃的水域頒發養殖使用證違反法律規定,卻又確認顧道為與河道管理部門簽訂的該水域承包養殖合同符合法律規定,顯然自相矛盾;3、顧道為與懷遠縣淮河河道管理局簽訂承包合同系民事法律關系,與縣政府的頒證行為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故顧道為不具有行政訴訟主體資格。
上訴人張家林訴稱,一審判決認定訴爭河道屬懷遠縣淮河河管理局主管沒有法律依據;水產養殖應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規定,一審判決適用《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和《中共懷遠縣委、縣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水利基礎產業的決定》,屬適用法律錯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顧道為辯稱,一審判決認定其與懷遠縣淮河道管理局簽訂《國有水土資源承包合同書》及懷遠縣人民政府頒發《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的事實清楚;一審判決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法》等多部法律、法規是根據案情需要,并無不當。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兩上訴人的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一審被告向一審法院提供的主要證據有:1、張家林向懷遠縣水產局提交的申請書;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申請表;3、張傳文、張濤的證人證言;4、懷遠縣水產局張貼的公示照片;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審批表;6、懷遠(國漁)養證[2003]第000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以上證明被告頒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
一審原告向一審法院提供的主要證據有:1、《國有水土資源承包合同書》及懷發(1995)9號文件《中共懷遠縣委、縣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水利基礎產業的決定》,以上證明原告與懷遠縣淮河河道管理局簽訂的承包合同合法性;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證明被告的頒證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上述證據均隨卷移交本院。
庭審中,當事人的質辯理由與一審無異,一審法院關于證據及事實的認定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顧道為與懷遠縣淮河河道管理局簽訂水產養殖承包合同,并已實際履行,其承包水域與懷遠縣人民政府頒發的懷遠(國漁)養證[2003]第0002號《水域灘涂養殖使用證》載明的水域有部分重合,懷遠縣人民政府的頒證行為與顧道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顧道為具有原告訴訟主體資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第十一條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頒發養殖使用證的法定職權。同時,根據該條規定,單位和個人使用國家規劃確定用于養殖業的全民所有的水域、灘涂的,使用者應當申請頒發養殖使用證。懷遠縣人民政府頒證所確定的水域為全民水域,但該縣政府無證據證明此水域是經規劃用于養殖的水域,且懷遠縣人民政府也無證據證明可以在未經規劃用于養殖的水域頒發養殖使用證,故懷遠縣人民政府的頒證行為缺乏法律依據。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并無不當。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100元,由上訴人懷遠縣人民政府、張家林各負擔5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周 輝
代理審判員 張志強
代理審判員 張紅柳
二 O O 四年 元月二十八日
書 記 員 鄧曉月(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起訴狀(公民使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刑事判決書樣式)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審判委員會討論案件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申請書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予取保候審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通緝令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調取證據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拘留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抗訴書(審判監督程序適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