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定書
(2001)東中行終字第22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清海,男,1944年9月生,東營市河口區六合鄉小夾合村農民,住該村。
委托代理人劉立軍,男,漢族,1974年12月生,東營市東營清源法律服務所工作人員。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河口區六合鄉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李炳嶺,鄉長。
委托代理人徐波,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振江,男,1963年9月生,東營市河口區六合鄉黨委副書記。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公安局河口分局。
法定代表人逯學樹,局長。
委托代理人遲世義,男,1968年2月生,東營市公安局河口分局法制股股長。
上訴人李清海因訴河口區六合鄉人民政府、東營市公安局河口分局農業行政賠償一案,不服河口區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27日作出的(2001)河行初字第4號行政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1年7月10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李清海及委托代理人劉立軍,被上訴人河口區六合鄉人民政府委托代理人徐波、李振江,被上訴人東營市公安局河口分局委托代理人遲世義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根據被告舉證并經庭審質證認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九條第二款“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雖然原告李清海在提出行政訴訟的同時也提起了行政賠償訴訟,但原告所訴的行政行為發生在1998年11月11日。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實施前,即2000年3月10日前已屆滿的,其起訴期限應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三十五條的規定,故李清海的起訴屆滿時間為2000年2月12日 .而其于2000年12月29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所以已過起訴期限。對該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本院不再審查,因李清海的賠償訴訟請求缺少了被訴行政行為是否侵害了其合法權益這一必備法定要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十一)項的規定,裁定駁回李清海的起訴。
上訴人李清海上訴稱:我起訴沒有超過訴訟時效,一審裁定錯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原審裁定。
被上訴人河口區六合鄉人民政府答辯稱: 一審處理合法正確,應予維持。
被上訴人東營市公安局河口分局答辯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意見(試行)》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當事人對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做出的處罰或具體行為不服的,應當先向上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才能提起行政訴訟(復議前置原則),而上訴人李清海明顯違反這一原則,且已超過了訴訟時效。一審法院裁定駁回是正確的,應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原審認定事實清楚,上訴人李清海所訴的行政行為發生在1998年11月11日,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實施前,其起訴期限應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三十五條的規定計算,上訴人的起訴已過起訴期限,故一審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的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宋子美
審 判 員 侯麗萍
代理審判員 焦 偉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書 記 員 張曉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當事人的授權委托書(民事)
2020-10-14人民法院裁定書(準許撤回確認申請用)
2020-10-14撤訴狀(法人或其他組織撤回上訴時使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宣判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準許調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證據收據(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提請抗訴報告書
2020-10-14支持刑事抗訴意見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悔改書(因取保候審給法官)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