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賠償判決書
(2001)東中行初字第4號
原告王林生,男,1945年7月27日生,漢族,東營區辛店鎮西營居委會居民,住東營市嵩山路北段。
委托代理人郭清海,男,1963年10月26日生,漢族,住東營市科技二村。
被告東營市建設委員會。住址,東城府前街105號。
法定代表人任思坤,主任。
委托代理人歐陽蜀征,山東黃河口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林生訴被告東營市建設委員會拆遷行政賠償案,我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1年9月2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王林生及其委托代理人郭清海,被告東營市建設委員會委托代理人歐陽蜀征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林生在起訴狀中稱,原告于1994年11月取得了東土集建(辛商)字第283號《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 1997年在這塊土地上建平房一棟,面積300平方米,1998年建二層樓房一棟,面積630平方米,總投資90余萬元。二房屋均位于嵩山路以東,環衛路以北的區域。原告建房所使用的土地是集體所有的土地,原告對該二處房屋為合法原始取得,應得到法律的保護。被告作出限期拆除決定書后,原告自行拆除了部分房屋。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90萬元。
被告辯稱,原告未依據城市規劃法的有關規定領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其房屋屬違法建筑。被告所作的限期拆除決定書合法。《山東省城市建設房屋拆遷管理辦法》中亦無有關行政賠償之規定。故被告不應賠償。
原告向本院提供了以下證據:
1、一組照片。證明原告拆除了部分房屋。
2、三份房屋租賃合同。證明因房屋的拆除,使得原告預期應得的租賃費未能得到。
被告對以上證據發表以下質證意見:
對1號證據本身無異議,但原告要求被告賠償沒有法律依據。原告所建房屋是違章建筑,理應自行拆除。
對2號證據,原告所建房屋屬違章建筑,其用于對外出租不應受到法律保護。
本院確認原告所舉1號證據為有效證據。
經法庭審理辯論,本院確認以下事實:原告于1994年11月18日取得東土集建(辛商)字第283號《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并于1998年4月在嵩山路以東,環衛路以北(屬城市規劃區范圍)建設了300平方米平房,于1999年4月在該平房以北建設了630平方米二層樓房,以上建房均未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被告作出限期拆除決定書后,原告自行拆除了部分房屋。
本院認為,本院(2001)東中行初字第3號行政判決書已確認被告作出的東建拆字(2001)第11號限期拆除決定書合法。原告應依法執行該決定書,自行將房屋拆除。原告主張被告賠償因拆除該房屋給其造成的經濟損失,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五條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宋子美
代理審判員 焦 偉
代理審判員 張曉麗
二○○一年十月十二日
書 記 員 侯麗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上級法院準許撤回確認申訴用)
2020-10-14出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授權委托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按一審程序再審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執行死刑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發還財物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公訴意見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
2020-10-14拘留決定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證據材料收據
2020-10-14鑒定人聘請書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詢問證人筆錄
2020-10-14減刑申請書
2020-10-14傳喚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