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政 判 決 書
(2001)深中法行初字第14號
原告:惠陽市秋長鴻昌五金塑膠制品廠。地址:惠陽市秋長鎮鵬行北路20號。
法定代表人:王建新,該廠廠長。
委托代理人:田世國,廣東國政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李昌和,惠陽市秋長鴻昌五金塑膠制品廠職員。
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海關。地址:深圳市和平路1087號。
法定代表人:龔正,該海關關長。
委托代理人:宋革,該海關公務員。
委托代理人:徐彬彬,該海關公務員。
原告惠陽市秋長鴻昌五金塑膠制品廠不服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海關2OO1年4月2日作出的5313(2001)深調違字BOO7號行政處罰決定,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1年6月1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惠陽市秋長鴻昌五金塑膠制品廠的委托代理人田世國、李昌和,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海關的委托代理人宋革、徐彬彬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海關(以下簡稱深圳海關)5313(2001)深調違字B007號《處罰決定書》認定:惠陽市秋長鴻昌五金塑膠制品廠未經海關許可,擅自將保稅貨物塑膠粒540.723噸存放于惠陽石灣建筑陶瓷廠,致使上述保稅貨物脫離海關監管。為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第二條、第十三條(六)項的規定,決定科處罰款人民幣3萬元。
原告惠陽市秋長鴻昌五金塑膠制品廠(以下簡稱鴻昌塑膠廠)訴稱:1、被告在對原告作出處罰決定之前未告知原告有要求舉行聽證權利的行為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42條的規定;2、被告在1997年1月21日以原告在1995年1O月至1996年7月間以少報多進、進口不報、涂改手冊等手法逃避海關監管進口塑膠粒、棕櫚油、菜籽油總值2400萬元為由,對原告進行立案調查,原告雖因擴建而將保稅貨物塑膠粒540.723噸存放于惠陽石灣建筑陶瓷廠內,但被告在四年多且是在經兩次行政訴訟之后才認定原告違法并作出處罰決定,可見被告對原告的這一處罰是早已超過了法定時效和辦案時效的。據此請求:一、撤銷被告2001年4月2日作出的5313(2001)深調違字BOO7號處罰決定;二、由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
被告深圳海關辯稱:一、我關5313(2001)深調違字B007號《處罰決定書》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二、原告的訴訟理由依法不能成立。請求人民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我關所作的處罰決定。
被告向本院提交的證據材料有:1、《九龍海關調查局檢查(查驗)記錄表》;2、海關調查人員詢問鴻昌塑膠廠會計黃蓮的《談話記錄》;3、鴻昌塑膠廠遞交給九龍海關調查局的《報告》;4、2001深調審告A004號《海關行政處罰告知單》;5、國內掛號郵件收據;6、收寄掛號函件登記清單;7、深圳海關作出的5313(2001)深調違字B007號《處罰決定書》;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聽證暫行辦法》。
經庭審質證,原告對被告提交的證據及其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均無異議。本院確認被告提交的證據取得程序和收集方法合法,可以作為本案定案的依據。
本院根據上述有效證據可以認定以下事實:1996年12月2日,被告深圳海關(原名稱為九龍海關)在對原告鴻昌塑膠廠經營的保稅貨物進出口情況進行檢查時,發現原告未經海關同意擅自將保稅貨物塑膠粒540.723噸存放于惠陽石灣建筑陶瓷廠之后,即對該批塑膠粒予以查扣。此后,被告對該案繼續進行調查,但遲遲未作處理。2000年10月18日,原告以被告行政不作為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經審理后作出(2000)深中法行初字第123號行政判決,限令被告深圳海關三個月內依法作出處理。該行政判決宣判、送達后,因原、被告雙方均未提出上訴而發生了法律效力。2001年2月5日,被告向原告郵寄發出了2001深調審告A004號《海關行政處罰告知單》,在向原告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的同時,還告知原告可在收到告知單之日起三日內書面向海關提出申辯或陳述意見。同年4月2日,被告作出對原告科處罰款人民幣3萬元的5313(2001)深調違字B007號《處罰決定書》。原告不服,遂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
本院認為,被告深圳海關是國家的進出關境的監督管理機關,依法有權對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進行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第十三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人民幣三萬元以下的罰款:……(三)經營保稅貨物的儲存、加工、裝配、寄售業務,不按照規定辦理收存、交付、核銷手續,或者中止、延長、轉讓有關合同不按照規定向海關辦理手續的;……。”原告未經海關許可,擅自將其經營的保稅貨物塑膠粒540.723噸存放于惠陽石灣建筑陶瓷廠,致使該保稅貨物脫離海關監管的行為依法應受處罰;被告據此認定原告違反海關監管規定并科處罰款人民幣3萬元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聽證暫行辦法》第二條“海關聽證的范圍為取消或暫時取消企業的報關資格、吊銷報關員證書,對自然人處以1萬元以上、法人或其他組織10萬元以上的罰款以及海關認為有必要進行聽證的其他行政處罰”的規定,被告在對作為法人的原告作出罰款人民幣3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未告知原告有要求聽證權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故原告提出被告在對原告作出處罰決定之前未告知原告有要求舉行聽證權利的行為嚴重違法的主張缺乏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信;被告按照本院生效判決規定的期限依法對原告作出處理,其行政處罰程序合法,故原告提出被告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早已超過法定時效和辦案時效的主張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被告2001年4月2日作出的5313(2001)深調違字B007號《處罰決定書》認定的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合法,依法應予以維持;原告要求撤銷該行政處罰決定并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的訴訟請求無理,本院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維持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海關2001年4月2日作出的5313(2001)深調違字B007號《處罰決定書》。
本案訴訟費人民幣1,210元由原告惠陽市秋長鴻昌五金塑膠制品廠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一式二份,上訴于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吳 方 玲
審 判 員 張 小 妮
代理審判員 于 克 平
二○○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書 記 員 曹 子 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士XX等與濟南市XX區人民政府行政違法一審行政判決書
2020-05-08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被告對原告主張的事實和請求部分有爭議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勘驗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發還財物清單(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解除強制措施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送達犯罪嫌疑人)
2020-10-14糾正不當判刑裁定意見書
2020-10-14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院不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再審該案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延期審理建議書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沒收保證金復核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退還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銷毀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