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王某和李某自愿到縣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并在離婚協議書中寫明:雙方同意離婚,夫妻共同擁有的一棟三層樓房由兩個女兒共同擁有。雙方簽訂協議后,婚姻登記機關確認協議有效,并出具離婚證明。離婚后,男子李某食言,要求取消贈與,拒絕配合過戶手續。理由是,離婚協議中不動產屬于女兒的約定,實質上是男女雙方對女兒的財產捐贈。《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可以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前撤銷贈與”。現有財產未過戶到受贈人名下,產權也未過戶,故文麗可以取消捐贈。今年4月,王某和李某的兩個女兒起訴法院,要求被告李某立即履行離婚協議,并為兩個女兒與前妻王某辦理過戶手續。
庭審:
庭審結束后,法院判決李某、王某在30日內將房產轉讓給兩個女兒。法律分析:
離婚協議規定共同財產歸女兒所有,這是一種以解除雙方身份關系為目的的贈與行為。鑒于離婚協議的設定主要是為了解除雙方的婚姻關系,這種特定身份關系中當事人之間的有目的的贈與并不違反法律規定,具有一定的道德義務性質,也是一種約定。事實上,當雙方因離婚協議解除婚姻關系時,贈與財產的目的已經實現,因此贈與財產的行為不能依法任意撤銷。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規定:“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規定或者當事人因離婚達成的財產分割協議,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對男女都有約束力。當事人因履行上述財產分割協議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該規定有兩層含義:一是當事人在婚姻登記機關同意離婚,并就財產分割達成協議。第二,當事人向婚姻登記機關提交的離婚協議中關于財產分割的規定,以及作為離婚協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附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對離婚雙方都具有法律約束力。因此,男女雙方同意在離婚時捐贈財產。離婚登記后,受贈人有權要求贈與人辦理贈與財產的過戶登記手續,贈與人不得拒絕履行離婚協議的附隨義務,要求解除贈與。如果贈與人可以隨意撤銷贈與,則違反了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違反了簽訂生效合同的原則;三是惡意利用撤銷贈與達到離婚和占有雙方財產的目的,給子女或當事人造成經濟損失和新的精神損害原來的配偶,也加重了法院的訴訟負擔,因此社會負面影響明顯。離婚時雙方同意將共同財產贈與子女,這也是雙方就財產分割達成的協議。當事人一方沒有證據證明所達成的協議是欺詐或者脅迫的,不得依法變更或者撤銷。因此,被告人李某應無條件立即將財產轉移給其兩個女兒。拒不履行的,由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房屋不能轉租,房屋怎么轉租才合法
2021-02-14勞動法解雇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9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道路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3-15車禍老人因其他病死亡還賠錢嗎
2020-12-19法律規定公職人員違紀如何處分
2021-01-29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法定管轄分為哪幾種,裁定管轄有哪些
2021-03-11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拖欠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04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