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著作權侵權案件屢見不鮮。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人的權利受到侵犯時,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那么,版權所有人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哪些損失呢?接下來,本文將詳細介紹著作權侵權賠償的范圍
在我國著作權案件的司法實踐中,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認定主要是貫徹綜合賠償原則和法律賠償原則。完全賠償原則是指著作權損害的責任范圍,應當以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造成的財產損失范圍為基礎,承擔全部責任。也就是說,侵權造成的損失應當得到充分賠償,賠償應當限于侵權造成的損失。因此,損失賠償的功能主要是一種補償,一種利益的“補償”和“填補”;因此,需要賠償受害者的全部損失或損害。在法定賠償原則下,當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和侵權人的違法行為無法確定時,損失賠償金額應當由審判綜合考慮各方面確定。一般而言,應考慮以下因素:(1)在正常情況下,原告可能遭受的損失或被告可能獲得的利潤;(2) 作品類型、合理的許可費、作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價值、權利人的知名度、作品的原創性等;(3) 侵權人的主觀過錯、侵權方式、時間、范圍、后果等
著作權的范圍侵權賠償
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范圍,按照全額賠償原則,是指著作權人因侵權而遭受的一切實際損失的范圍。任何侵權損失,無非是權利人現有財產的減少或損失,以及因侵權造成的現有利益的減少或損失。侵權損害賠償通常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除了版權造成的財產損失外,版權損害賠償還包括對版權人身和精神權益的精神損害賠償。直接損失,是指(一)因侵權直接造成的著作權使用費和其他利益的減少或者損失;2) 調查、制止和消除違法行為所產生的合理費用。3) 侵犯著作權人身和精神權益造成的財產損失。間接損失是指權利人在一定范圍內侵犯著作權的未來財產權益的損失。屬于《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其他重大損失”的范圍。造成受害人其他重大損失的,侵權人應當賠償損失。著作權的間接損失是由于權利人不能正常地將著作權用于商業活動而造成的。精神損害:著作權人身和精神權益的賠償主要指著作權精神損害的賠償。如果侵權人嚴重侵犯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利或表演者的人身權利,將責令侵權人向著作權人或表演者支付一定數額的精神損害賠償金,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版權侵權賠償范圍的相關法律知識。歡迎瀏覽
:
版權侵權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解決版權糾紛的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房東跑了房東來收房,租客怎么辦
2021-02-1034歲扶貧干部殉職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1-02-12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強制執行公證
2020-12-24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