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必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這是真的嗎?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締約過失責任,如何劃分不成立?!逗贤ā返谒氖l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一)以訂立合同為借口惡意協商的;(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信息的;(三)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締約過失責任是指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責任。根據自愿原則,當事人可以自由決定是否簽訂合同、與誰簽訂合同以及簽訂何種合同。為訂立合同,與他人協商不成的,不承擔責任。但是,當事人在協商合同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依照本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1以簽訂合同為借口惡意談判。所謂“借”,是指與對方根本沒有訂立合同的目的,與對方談判只是借口,目的是損害對方或第三人的利益,惡意與對方談判。例如,a知道B有轉讓餐廳的意圖,而a不想購買餐廳。然而,為了阻止B將餐廳賣給競爭對手C,a假裝和B談判了很長時間。當C買下另一家餐館時,a中斷了談判。后來,B以低于C.2的價格出售了這家餐館。訂立合同隱瞞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信息的。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合同無效原因的一方未通知對方的,在合同有效期內,該方應當對對方因信賴無過錯而遭受的損失承擔責任。三。其他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雙方根據誠實信用原則進行談判。有些談判成功或有些不成功并不奇怪。半途而廢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當事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終止談判,則是不正常的。損害對方利益的,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并賠償損失。例如,甲方向乙方保證,如果乙方努力積累經驗并打算投資15萬美元,將授予乙方特許經營權。在接下來的兩年里,乙方為簽訂本合同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始終堅信能從甲方獲得獨家許可證,當簽訂本協議的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后,甲方將通知乙方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乙方拒絕此要求,同時有權要求甲方賠償甲方為準備訂立合同所發生的費用。締約過失責任方應當賠償受害方。賠償以受害方的損失為限。這種損失包括直接利益的減少,如談判中產生的費用,以及受害方失去與第三方訂立合同的機會。
以上知識是小編的答案,只要雙方不簽合同,就不必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雙方是否只要不簽合同,就不必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分割,或者其他與法律有關的問題,你可以咨詢律師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1-02-03怎么證明調解書無效
2021-01-04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批單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24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