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救助,又稱海上救助,是指利用外力對海上遭受的全部或部分船舶、貨物、旅客和貨物進行打撈,而不干擾該行為發生在任何水域的行為。(二)海上救助的構成要件有海上危險的。海上救助必須在海上或與海洋相連的通航水域進行。此外,獲救的船舶或其他財產必須處于實際危險之中。法律承認救助的對象。船舶是海上救助中最常見的對象。《海商法》特別規定,船舶是指該法第3條所指的船舶以及與之發生救助關系的任何其他非軍用或政府公務船舶。因此,在船舶間打撈的情況下,打撈方必須是《海商法》第3條規定的總噸位超過20噸的非軍事或政府公務用途的船舶和其他移動設備,另一方可以是非軍事或政府公務用途的任何船舶,包括內河船舶和總噸位小于20噸的小型船舶,船舶以外的財產應為海上財產,即任何非永久和無意附屬于海岸線的財產,包括風險貨物。所謂風險運費是指到達時的運費,因為運費的支付是以貨物到達目的地為基礎的。如果貨物不能安全交付,將不予付款。因此,收取運費的承運人構成損失。但是,海商法關于海上救助的法律規定,不適用于已經在海上設立的從事海底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或生產的固定式、浮動式和移動式海上鉆井裝置。海上救助的對象僅限于財產。搶救生命是一項人道主義行為,也是每個人的道德責任。因此,有關海上救助的法律制度不應適用于海上人命救助。但是,為了獎勵救助人的生命,如果海上財產的救助伴隨著人的生命的救助,人的生命的救助方也有權獲得應向財產救助方支付的一定份額的報酬。有一種自愿的營救行為。救援行為可能有所不同,但必須是自愿的,而不是基于現有義務。例如,船員向遇險船舶提供的勞動力,飛行員對船舶的指導,國家消防部門實施的消防和其他行政行為不屬于海商法上的救援行為。專業救援公司或專門為救援行動設計的船舶進行的救援不違反自愿原則。由于中國政治和經濟體制的原因,中國沿海地區的許多救援活動都是由國有船舶或在中國港口當局的指揮和控制下進行的。這種救助不違反救助的自愿性質,仍應根據海難法進行調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拿板磚砸老師,未成年將受到什么處罰
2021-02-10涉外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歸屬
2021-02-15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注冊公司需要提供的資料及步驟有哪些
2021-01-05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父母將房屋贈與子女沒過戶怎么辦
2021-01-07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