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法如何補償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用人單位未簽訂合同的,違反《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第七條的規定,勞動者自一個月未簽訂合同的次日起,可以雙倍補償工資。如果補償期長達11個月,工人可以簽署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第(6)款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8條第(10)款的規定,勞動者也可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并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和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半年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支付;如果期限不足半年,應按半年支付。《勞動法》關于解雇補償標準的規定: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給勞動者。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所在地區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應當給予相當于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標準為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終止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補償,勞動者可以獲得補償。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即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此時,用人單位應根據員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但最多不得超過12個月。因病或非因工負傷終止勞動合同。即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此時,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相當于全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并支付不少于六個月的醫療補貼。大病和絕癥患者還應獲得額外的醫療補貼,或者大病增加部分不少于醫療補貼的50%,絕癥增加部分不少于醫療補貼的100%。勞動者不稱職的,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說,如果工人經過培訓或崗位調整后仍不能勝任工作,雇主應終止勞動合同。此時,用人單位應根據員工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相當于每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但如果員工未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則最多不得超過12個月,他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并要求雇主賠償他雙倍的工資。如果新《勞動法》未能簽訂勞動合同要求賠償,而雇主拒絕這樣做,勞動者可以咨詢lba的在線律師。當他需要法律服務時,請推薦律師:銅陵律師濟寧律師淄博律師安康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人闖紅燈被撞是誰的責任
2021-03-02在網絡罵人侵權嗎
2021-02-17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建議
2021-02-13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