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不足六個月,應向工人支付相當于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勞動者的月薪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所在地區勞動者平均月薪的三倍的,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為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最長年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經濟補償基數按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計算。《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薪,應當按照勞動者應得的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補貼等貨幣收入。勞動者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如果工人工作時間不足12個月,則應根據實際工作月數計算平均工資。工人月工資與實際工資之間的主要差異在于各種扣除額和費用。到期工資:指未扣除社會保障、住房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的所有應付工資總額;實發工資:指實際收到的工資,即扣除的稅款、社保費、公積金等費用。由于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社會保險費、稅費等均為個人勞動收入的一部分,用人單位僅承擔代扣代繳義務。因此,扣除的部分實際上是工人的工資,應計入工資收入。在計算經濟補償時,應以不扣除社會保障和其他費用的稅前工資作為計算基數。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金是否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進一步支持企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用人單位推進勞動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安排相關人員,維護社會穩定。關于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如下:個人因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經濟補償、生活補貼和用人單位支付的其他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與用人單位關系,收入低于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3倍的,免征個人所得稅;超出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經濟補償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個人在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算征收個人一次性補償收入所得稅時予以扣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被宣告破產的,企業職工從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本通知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上述規定與本通知規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規定為準。以前已經發生但尚未進行稅務處理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也應按照本通知的規定執行。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終止勞動合同的補償是否為稅前”問題的回答。在實踐中,如果勞動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一般由用人單位繳納,因此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金應按稅前工資計算。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尋求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事爭議處理決定適用于什么人事爭議
2021-02-15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如何判斷股權受讓人的“善意”與“惡意” 及評判配偶單方轉讓股權的效力
2021-01-29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機動車拒賠第三責任險可行嗎
2020-12-03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