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合同是否在中止期間生效?保險合同中止期間,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保險合同在中止期間也發生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保險費應當分期支付。投保人支付首期保險費后,除合同另有約定外,自保險人通知之日起超過30日不支付當期保險費,或者超過約定期限60日不支付當期保險費的,合同終止,或者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減少保險金額。被保險人在前款規定的期間內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但可以扣除到期的保險費。第三十七條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止合同效力的,保險人與投保人協商一致,補足保險費后,恢復合同效力。但自合同終止之日起滿兩年,雙方仍不能達成協議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保險人依照前款規定解除合同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返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
2。保險合同無效的原因。合同主體不合格。主體資格喪失是指保險人、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或者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喪失。例如,申請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或者不能依法獨立實施承包行為;保險人不具備法定條件,不依法設立;保險代理人沒有保險代理資格或者保險代理權。保險合同由上述主體訂立的,合同無效。
2。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使對方違背自己的意思表示的,構成不真實的意思表示。這里的欺詐,是指行為人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故意告知虛假情況,誘導失主錯誤表達意思的行為。比如,投保人在簽訂保險合同時,明知沒有風險就謊稱有風險,明知有風險就謊稱沒有風險。脅迫,是指一方以威脅對方人身、財產、名譽、榮譽受到損害為手段,強迫對方與自己訂立保險合同的行為。敲詐是確定可能的行為,并足以使對方違背自己的意愿與自己簽訂保險合同。
3。對象是非法的。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沒有保險利益的,其簽訂的保險合同無效。
4。非法內容。投保人投保的風險違法的,如違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保險合同中止期間,被保險人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因此保險合同在中止期間也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轉讓
2021-03-15終審判決一審法院會收到嗎
2020-12-20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家庭冷暴力
2021-03-05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開車自殺死亡是否屬于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3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車輛修理費過高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2-01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2020-11-15土地承包權繼承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21林場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1-18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