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人是保險法上的特殊權利主體。我國在保險法中明確規定了受益人,充分體現了尊重當事人民事權利的立法精神。但縱觀我國保險法,受益人制度及其相關的受益權、指定權、變更權并不完善。它與我國婚姻法、繼承法的銜接不是很順暢。在理論界和保險實踐中,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的關系備受關注,這是毋庸置疑的,而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之間的關系也非常重要。這三種關系大多反映了婚姻家庭、維護社會治安的關系。本文試圖從受益人及其相關權利的角度來探討這一問題,并分析我國保險法的缺陷及對策。1、 受益人及其相關權利(1)受益人是保險法上的權利主體。是保險合同的關系人,不是當事人。根據《法律詞典》的定義,受益人是“根據保險合同有權獲得保險利益的人”。臺灣《保險法》(定義<5>受益人)第五條本法所稱受益人,是指經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同意,有權要求賠償的人,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為受益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受益人是指在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有權要求保險金的人,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作為受益人。”。因此,受益人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法律詞典》和臺灣《保險法》是廣義的,不僅包括人身保險,也包括財產保險中的受益人。許多發達國家也使用廣義。然而,我國的保險法是狹義的,僅限于人壽保險。值得注意的是,我國2001年10月1日實施的《信托法》中所指的“受益人”,與《保險法》中的“受益人”有著本質的區別,故本文不將其納入。我國保險法對受益人的分類沒有明確規定。根據不同的標準,受益人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1上述法定受益人和非法指定受益人(指定受益人)的分類,是以法律對受益人的確定是否有明確規定為依據的。例如,根據我國《保險法》第六十三條規定,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也是法定受益人。如果沒有指定受益人,他有權受益。此外,人身保險中的被保險人是法定受益人。這是因為如果被保險人幸存,被保險人有權要求保險金。這種權利是由保險標的對被保險人的人身依賴性決定的。但是,可以通過指定受益人而放棄。指定受益人是指根據“有權指定的人”的意思確定的受益人。包括投保人、被保險人、其他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可以指定受益人。2原受益人、后受益人和法定繼承人按照受益順序可以分為以上三種。就像我國的繼承法一樣,沒有優先順序受益人,后一順序受益人可以獲得受益權。三。我國保險法對受益人的范圍和資格沒有限制。在現實生活中,受益人是自然人。然而,以受益人為單位的人身保險亟待規范。在一個案例中,武漢理工大學數學與物理系的年輕教師袁*軍在該校附屬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做兼職工程師。**1996年5月和1997年5月,公司向中國**保險公司武漢洪山分公司辦理了職工長壽還本保險。公司為每位員工繳納保險費700元(7份),人均最高保險額35000元(5000元/份)。1998年10月,該公司進行了一項水泥項目的技術試驗。考慮到參加試驗的技術人員與水泥機械接觸較多,人身風險較大,他們還為全體試驗人員投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每人保險費500元(10份),人均最高保險額為20萬元。參加考試的人之一袁×軍曾獲得23.5萬元的個人風險擔保。1999年3月30日,袁某到第一冶煉廠水泥廠檢查回轉窯運行情況時,頭部碰到轉爐槽座卡板,不治身亡。袁的家人和他的單位就誰將獲得23.5萬元的保險發生了爭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保險意識淡薄,袁某所在單位在購買保險時只征得了被保險人的同意,并未明確受益人。因此,根據我國《保險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保險金應當由有繼承權的袁家成員領取。本案的法律適用是毫無疑問的。引起廣泛關注的是,單位指定自己為唯一受益人是否恰當有效?就我國現行保險法而言,顯然是行之有效的。在本案中,保險公司辯稱,購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經濟補償和風險保障,不能獲得額外收入。**由于他人死亡,公司無法獲得額外福利,因此公司不能作為受益人獲得保險福利。事實上,上述抗辯理由來源于《保險法》中的“損失賠償原則”,但保險公司曲解了我國《保險法》的立法本意。這一原則只適用于財產保險,不適用于人壽保險。由此引發的另一個思考是:當單位是受益人時,死亡保險的受益份額是否應該受到限制?筆者認為,應通過修改《保險法》對單位的利益分享加以限制,增加對被保險人及其家屬權益保護的內容。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租合同有效嗎
2020-11-24再次鑒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0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申請工傷傷殘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何為商業銀行的合并,商業銀行的合并會產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03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